天天看點

三國志戰略版吳國十二虎臣,幾乎“零廢将”,實力堪稱一流

在三國之中,蜀有五虎将、魏有五子良将,隻有吳國是比較特殊的。吳陣營雖然有十二虎臣,但他們單純從武力屬性,也許和五子将有的一批,但和五虎将卻不是一個檔次的。是以,十二虎臣在曆史上并不出名,僅有極少數武将能為人所知,如甘甯、周泰、黃蓋等。

可就是這麼一個并不出名的組織,卻是江東基業的開創者和守護者,是吳國得以在三國中分羹的基石。在三國志戰略版中,似乎也有意增加了吳國的武将強度,十二虎臣從四星到五星,幾乎個個都不是廢将,是真正意義上的零廢将陣營。

三國志戰略版吳國十二虎臣,幾乎“零廢将”,實力堪稱一流

東吳十二虎臣緣分組合分析

1.十二虎臣由來

“十二虎臣”的說法,源自于《三國志》。也許是作者陳壽想偷懶,把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甯、淩統、徐盛、潘璋、丁奉等十二個骁勇善戰,并在吳國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武将,合并到了一個章節之中,并冠名“江表之虎臣”。後來,即有了江東十二虎臣或東吳十二虎臣的說法。

2.虎臣緣分組合分析

三國志戰略版本應将“十二虎臣”列為同一緣分系統,但不知何故,按照星級的不同,特地作了兩個緣分,分别是四星的“吳越猛士”緣分組合,和五星的“江東虎臣”組合,硬是把十二兄弟給拆散了。且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在這些組合中,如太史慈本非十二虎臣,卻列入了“江東虎臣”的組合中,着實是太人性。

三國志戰略版吳國十二虎臣,幾乎“零廢将”,實力堪稱一流

兩種緣分組合内的武将雖有不同,但組合加成幾乎一緻,都是增加防禦屬性。江東虎臣組合,增加防禦值20,吳越猛士增加防禦值12。除了防禦值加成上的差距,還有一點,即江東虎臣組合可免疫水戰,但該特性可忽略不計。

3. 隊伍搭配思路

大虎臣:甘甯、太史慈、周泰

戰法搭配:周泰——盛氣+箕形陣;甘甯——橫掃+瞬發戰法;太史慈——當鋒+折沖

隊伍特點:利用虎臣搭配,疊加防禦值,在周泰和太史慈保護下,最大限度為甘甯提供輸出空間。

三國志戰略版吳國十二虎臣,幾乎“零廢将”,實力堪稱一流

小虎臣:蔣欽、徐盛、韓當

戰法搭配:蔣欽——瞬發控制戰法;徐盛——瞬發傷害戰法;韓當——瞬發傷害戰法

隊伍特點:成本效益高,瞬發戰法多是A級戰法,且三個武将對戰法的需求基本一緻,無腦搭配即可。

小虎臣的後續使用

大虎臣不必多說,至今仍是戰場最活躍的隊伍。說人手一支有點恐怖,但從抽卡機率上講,要比蜀魏兩陣營更易擷取。搭配的難點在于太史慈這個環節,當鋒和折沖是兩個擷取難度較高的戰法,虎臣弓失去這兩個戰法,在穩定性上要大打折扣。

重點是小虎臣,又被稱為小吳弓。一般玩家認為,該隊伍也就在一二賽季玩玩,實際上并非如此。刀筆吏不止一次說過,三國志戰略版的戰法要比武将更重要,小吳弓更是如此。後續賽季,給這隊搭配五星戰法,可玩性一樣很高。

三國志戰略版吳國十二虎臣,幾乎“零廢将”,實力堪稱一流

首先是因為江東虎臣的武力成長值并不低,基本都是在1.8以上。即便是四星在滿紅加成下,武力值也要比部分白闆五星更高。在五星戰法的加持下,和五星白闆是完全有能力一戰的,比如盛氣淩敵、橫掃千軍等戰法,都适合小吳弓。

除了以上提到的十二虎臣,像黃蓋、程普、淩統等五星将,也是使用率相對較高的。沒削之前的程普,白闆武峰陣即可戰滿紅。削了之後的滿紅程普,依舊可以獨當一面。而黃蓋可加入赤壁之戰組合,淩統更是吳騎的标配。

至于陳武、潘璋、董襲、丁奉等四星武将,也可嘗試小吳槍陣容。雖然不是S級兵種,但在一賽季照樣可以用。尤其是潘璋,雙不辱使命的玩法,可增強隊伍控制能力。

以上是刀筆吏關于十二虎臣的分析,可以說吳國陣營,是三國志戰略版裡真正的零廢将陣營。從四星到五星,幾乎個個有用,搭配方式更是靈活多變。至于為什麼吳陣營如此厲害,也許策劃是江東人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