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美術史話45丨詩仙絕唱 翰墨飄香

點選上方“文化遠近”可以訂閱哦

四川美術史話45丨詩仙絕唱 翰墨飄香
四川美術史話45丨詩仙絕唱 翰墨飄香

# 簡 介

唐林,美術史學者,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四川曆史研究院學術委員,四川省及成都市非遺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個人獨著《四川美術史》上、中、下三冊(共320萬字),大多為北大、清華、人大以及國圖、首圖、上圖等著名大學和省市的圖書館館藏。曾獲《兒童文學》翻譯獎、巴蜀文藝獎等。

李白書法·冠蓋京華

在魏晉隋唐時期,書法藝術走向曆史上一個不可企及的巅峰。

書聖王羲之在會稽山陰蘭亭作“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王獻之千年碑拓也“行世小楷無出其右”的《洛神賦》;還有如行雲流水般的“三希”《伯遠帖》《快雪時晴貼》《中秋貼》;狂草一筆率意颠逸的張旭、懷素;千餘年書學典範的顔真卿與柳公權“顔筋柳骨”,都是書法浪潮上一個個浪頭。

四川美術史話45丨詩仙絕唱 翰墨飄香

▲ 《快雪時晴貼》王羲之

四川這一時期既有在蜀留下墨迹的顔真卿等書法大家,也有走出四川的李白、武則天等書法家。

李白,那個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大詩人。詩被吟誦了千年,其書法卻隻有一幅《上陽台貼》流傳了下來。

那是在大唐天寶三載。李白剛剛經曆過“禦手調羹,力士脫靴”的長安翰林生活,而後被貶出長安,那個“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太白,現在終于不用去管什麼上朝與“雲想衣裳花想容”的事了。此時的李白隻是一個帶着詩與酒流連于花與月之間的仙人,去做一場詩書、美酒、明月與灑脫的夢。

那是在一個樹葉蕭蕭的秋天,失意卻也灑脫的李白,遇上了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的杜甫,以及名落孫山卻仍抱有雄心的高适。三人一路踏遍大好河山,走出個一日千裡、走出個虎虎生風、走出個恍如隔世。盡管各有大志,如今卻是起于青萍之末,天下大勢間“濟蒼生”“輔社稷”“安黎元”依舊記在心中,也還願意在自由灑脫裡“詠山水”“羨神仙”“歌俠客”“尋友人”。

在愚公移山的王屋山陽台宮,李白尋訪友人司馬承祯,但自遠方一葉扁舟逍遙而來的李白,在灑脫與輕狂中卻掩不住内心的沉重,時光荏苒,曾經出蜀遊曆時結識的友人,如今已然仙去隻留下幾幅山水畫。忘不了曾經意氣風發出蜀的日子,隻不過終究是逝者如斯夫,于是就有了《上陽台貼》這個李白唯一流傳于世的墨迹。

四川美術史話45丨詩仙絕唱 翰墨飄香

▲ 《上陽台貼》李白

筆鋒攜墨飛舞紙面,一撇一捺一提一折,“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寥寥幾字草書一如李白這一時期豪放灑脫的詩歌風格,這不是“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的凄涼落寞、也不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狂傲不羁、更不是“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奉承恭維,而是大唐盛世風流之下,那獨酌千杯酒飲那萬古愁的落寞與曠達交織的沖突。

文章光焰萬丈長的李白卻隻留下了這一幅傳世墨迹,但就連這幅《上陽台貼》都充滿了傳奇一般的收藏經曆,先後經北宋時曾入宣和内府,後歸賈似道,元代經張晏處,明藏項元汴天籁閣,清代先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前前後後僅是在其上留有鑒藏印與後紙就有十幾人,更是還有諸如宋徽宗、元書法家歐陽玄、清乾隆等留有題跋和觀款。

詩酒年華,書畫人生,詩仙筆墨亂灑就是詩書史上一座永恒的豐碑,一代一代傳承的錦繡華章,李白與他的作品,早已被時間醞釀成月光與中華文化。

//

The End

文 | 唐林 編寫 | 小駱 設計 | 木子 圖檔 | 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