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作者:竹昂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引言價值創造一定是要對社會有貢獻和積極影響的行為,在曆史偉大的人物并不少。但是有那樣一人,憑借一己之力,創造出了流傳千古的詩篇不說,還改變了市場上紙張的價格,可謂是古代影響商品經濟發展和手工業作坊發展的第一人。

一首《三都賦》在街頭巷尾流傳開來,一個其貌不揚的讀書人在繁華的洛陽城名聲大噪,百姓争先購紙抄寫《三都賦》以供欣賞。

在消費水準和購買能力都比較低的古代社會,一羹一飯尚且沒有能夠被一搶而空,一頁白紙為何卻會被哄搶,甚至價格飛漲呢?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呢?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h1>

1.其貌不揚,天賦不夠

左思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天才,沒有蘇轼那樣第一次參加科舉便差點成為榜首的天賦,沒有嵇康那樣俊郎的外形和惹人注目的氣質,沒有賀知章那樣一生順遂,未遭受困難便平步青雲的運氣。

左思其貌不揚,家世貧寒,多次求學無果,甚至還被當時魏晉時期比較有名望的文豪譏不自量力。

但是左思不是一個喜歡和别人比較的人,他不善言辭,不喜歡交涉,唯獨喜歡文字,是以他放棄了阿谀奉承,放棄讓自己去融入上層社會,反而更加穩下心來研究文字和辭賦。

他也知道自己是一個天賦不夠的人,是以不曾放棄努力地學習,而且他并不認為自己寫的文章會比班固的文章遜色。他知道自己沒有天賦,卻從來不曾質疑過自己的努力和對文章的獨特見解。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2.才情顯現,一篇《三都賦》足矣

沒天賦,沒背景,沒有豐神俊朗的外貌,沒有善于交涉的技巧,左思又是如何在這漫漫曆史長河中留下自己的姓名的呢?

左思成名之路并不順暢,但是他也不着急獲得衆人的贊賞,正是這份戒驕戒躁的能力,讓他能夠整整花費十年時間構想《三都賦》,然後又花時間撰寫。

要知道在他之前,已經有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二京賦》問世樂,這兩個人都是漢朝名滿天下的大文豪,受到萬人敬仰,文章更是被千萬人反複翻閱。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但是所謂十年磨一劍,用時間和實踐打磨過的文章,被賦予了更加特殊的含義。光是構思一篇文章就花費了十年時間,然後左思又親自拜訪各古都,在實踐中擷取真知。

十多年過去,左思終于寫成了讓自己滿意的《三都賦》,從此默默無聞的寒門學子左思不在,多了一個才華橫溢的隐逸才子左思。十年一賦,左思最終被人看到了其價值,也讓自己寫的文章逐漸被認可。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h1>

1.洛陽紙張行業的發展情況

東漢時期蔡倫改造造紙術,極大地提高了産紙的效率,促進了造紙行業的快速發展。雖然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更加高效的造紙術,但是實際上兩漢時期由于造紙技術和經驗的缺乏,手工作坊數量較少,造紙成本是比較高的,紙張也并沒有得到普遍運用,兩漢時期仍然以竹簡為主要的書房工具,即使是皇宮之中也仍然是使用竹簡。

一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科學技術得到較大的發展,造紙經驗也足夠了,紙張這才得到了普遍運用。

尤其是西晉時期,造紙業是比較發達的,按理說,紙張價格應該在百姓的承受能力之内,社會生産率達到一定的程度,紙張的生産成本較低,又為什麼會出現洛陽紙貴的情況呢?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2.優秀文化富裕紙張的新價值

雖然西晉時期造紙術已經得到了普及,但是魏晉時期的印刷技術還并不成熟。《三都賦》在獲得成功後,不少文人,學子等等都想要能夠得到一份《三都賦》來欣賞學習。

但是在沒有批量印刷的條件下,印刷成本還非常非常高,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購買紙張來自己抄寫,是以,紙張的需求量便逐漸增大起來。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雖然西晉時期造紙術得到了普遍運用,但是畢竟生産力受到曆史條件的限制,生産周轉時間比較長,是以紙張的供給速度跟不上被消費的速度,造成了供不應求的景象。

而随着文人墨客對《三都賦》的推薦,越發擴大了《三都賦》的名氣,紙張的價格也就越來越貴,形成了洛陽紙貴這樣的佳話。而這個紙張價格增加,市面上流通的數量一直跟不上消費的數量而導緻供給量減少的過程中,有一個紙張的增值過程,這個增加的價值,就是《三都賦》帶來的文學欣賞價值。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3.供不應求的紙張展現世人對優秀人才和作品的認可

昔日左思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貧苦學子,但是一朝《三都賦》出,居然影響了洛陽紙張的價格,自己也稱為了廣為流傳,受人稱贊的文人。

而《三都賦》更是成為了受百姓喜歡的佳作,先不論辭賦這種文體本身的價值,辭賦是漢朝和魏晉時期最為主要的文學體裁,和唐詩宋詞是一樣的概念。有人質疑《三都賦》空有華麗詞藻而無實際上的意義,其實漢賦就是這種特點。

總之,在魏晉時期,《三都賦》确實成為了文人階級甚至平民百姓中被傳閱的優秀文章。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自古以來,中國古代社會就有愛才惜才的品德,這是對文化的尊重,對努力的推崇,是一種能夠鼓舞人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個人動力的精神。對優秀作品和才子的認可,是一種對優秀文化的認可,對比自己優秀的人的認可,是一種謙卑但是好學的态度,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美德。

左思的《三都賦》,百姓争先購紙抄寫,貴的到底是人氣還是才氣?一、左思無天賦?《三都賦》出方知其才情潋滟二、洛陽紙貴隻在一首辭賦之間

總結皆言左思沒有天賦,沒有才華,他隻是一介貧苦書生,在繁華的洛陽城,無人注意這個其貌不揚的書生。但是他十年一賦,整整十年不曾将重心從研究三個都城上轉移。

除了長久的堅持還有注意力,《三都賦》和他自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還是他立足實踐,親自踏訪三都,仔細聽取民間故事,實地考察。他已經不僅僅隻是個書生了,而是一個研究型學者,他的《三都賦》一出世便使得洛陽紙貴,這是多少大文豪都不曾達成的成就。一個沒有天賦的人未必不能成為天才,但是一個有才卻沒有能力守住天賦的人一定難以成功。

參考文獻:

1.《晉書.左思傳》

2.光明日報王兆貴《左思的逆襲》

3.《世說新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