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90後”職場“圓桌會”:我們這樣樹“三觀”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90後”職場“圓桌會”:我們這樣樹“三觀”

視訊記者:楊子春、郝傑、吳鴻波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題:“90後”職場“圓桌會”:我們這樣樹“三觀”

新華社記者王明浩、白佳麗、尹思源

在今年的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教育訓練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叮囑年輕幹部,牢固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使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應事業發展需要。

在時代大潮下,從渤海灣畔到邊疆沙海,從基層村委會副主任到國企部門副經理,中國的“90後”們開始在職場嶄露頭角,在新征程中留下奮鬥的足迹。今天,他們隔空“圍坐圓桌”,進行了一場關于“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的“三觀”“圓桌會”讨論,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如何珍視這份“權力”?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90後”職場“圓桌會”:我們這樣樹“三觀”

漫畫:陳駿基

【參會人員】

姓名:陶甯

職務:天津市商務局市場建設處三級主任科員

出生時間:1991年

【我的故事】

别人逛街“買買買”,回家拎着衣服包包,我“逛街”是工作,成果就是敲出了8000多字的調研報告。

去年為了給天津“夜經濟”加油打氣,推動夜間街區複商複市,我幾乎走遍市區各大夜市,參與策劃實施了3個月300多項拉動消費活動。今年春節為了研究節日打折促銷活動,我又逛遍了周圍大小商場。

雖然我是機關年紀最小的一位,但權力的背後,怎麼與商家、企業保持“親清”關系,我有自己的信念來源。

6年多前,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街道辦事處負責棚戶區的拆遷。面對天津市區内最大的一片棚戶區,我每天挨家挨戶走訪動員,處理沖突、解決糾紛。從那時我就發現,幫百姓辦事,哪怕算錯一點面積都會影響百姓很大利益,因而我始終堅守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切為了百姓的利益”。

【我的“權力觀”】

不在于自己有什麼權力,而在于自己做了多少事情。珍視這份權力,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心上,把“小我”融入“大我”,就是我的“權力觀”。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90後”職場“圓桌會”:我們這樣樹“三觀”

姓名:趙嘉琦

職務: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孫家硙村駐村工作隊隊員

出生時間:1990年

我在孫家硙工作已經第5個年頭了,當初跟着工作隊到村裡,就體會到了權力的重量。

我們當時調研村裡的扶貧工作,發現村裡沒有産業、村容村貌較差,于是就向上級機關申請了40萬元幫扶資金。随着第一批、第二批資金陸續到賬,錢怎樣精準花在貧困戶身上?怎樣真正幫到每一位困難村民?——一個個問題擺在了我和同僚們面前。

慢慢地我開始明白,基層工作不僅需要有想法,還得能落實。

當然,落實的成果也“美得很”!村裡豎起了47盞路燈,廢棄國小改造成了村民教育訓練學校,建立了8座草花大棚,21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去年全部脫貧。

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壓力、是動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年輕的力量體會到權力的重量,更應該時刻檢討自身,看看有沒有把權力用在正确的地方。

初心怎樣凝為“政績”?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90後”職場“圓桌會”:我們這樣樹“三觀”

姓名:李羽晖

職務:天津港中煤華能煤碼頭有限公司科技資訊部副經理

過去,煤碼頭和智能化可不沾邊,要想讓碼頭上的皮帶機、翻車機和推料機有序運轉,需要3個人完成。駕駛員在用鐵皮做成的司機室裡操作機器,冬天倍兒冷,夏天倍兒熱。

因為大學畢業後我也曾經是一名碼頭勞工,是以很清楚基層工作的不易。為了改變勞工們的工作方式,我和同僚們開始改進傳統皮帶機沿線抑塵技術等技術難題。現在,隻需要一名操作勞工就可以讓3台“龐然大物”安全有序運轉。

8年前,我所在的部門是全國勞模孔祥瑞曾經工作過的地方,部門每一位勞工身上都有一股不怕吃苦的精氣神,這種精神變成了我的“初心”,一直陪伴着我。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港考察時提出:“要志在萬裡,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如今的天津港,正在為打造更多碧水藍天,提升裝置智能化水準、建設綠色港口,我也要攻克更多技術難題。

【我的“政績觀”】

勇于淘汰落後的生産方式,勇于迎接挑戰,謀求轉型發展,這就是我的“政績觀”。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90後”職場“圓桌會”:我們這樣樹“三觀”

姓名:周龍

職務: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膘爾托闊依鄉黨委委員、組織幹事

出生時間:1992年

在我們帕米爾高原深處的膘爾托闊依鄉,沒有遠洋而來的貨輪,隻有貧瘠的土地和層疊的山峰。

面對山區經濟發展曆史欠賬多的現狀,從2016年開始,我和同僚們把幫助老百姓脫貧緻富、就業就學作為工作的主要方向。我們知道,隻有老鄉的腰包鼓起來、孩子的夢想變真切,困擾這裡千年的貧困才能徹底消除。

在我和同僚們的努力下,鄉裡持續改良牛羊品種,借助山區既有牧業,走特色畜牧産業發展的路子。同時鼓勵婦女發揮傳統刺繡技能,依托刺繡合作社、服裝加工作坊增加緻富途徑。教育也緊跟經濟發展的步伐,實作了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全覆寫。

作為奮戰在邊疆一線的基層幹部,從擺脫千年貧困到走向鄉村振興,讓這裡的百姓越來越富裕就是我的“政績觀”。

所愛如何彙成“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90後”職場“圓桌會”:我們這樣樹“三觀”

姓名:王琪

職務:陝西省禮泉縣袁家村村委會副主任

出生時間:1993年

我是土生土長的本村人,本來大學畢業後進入央企,會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路,但2019年回家時村委會主任的一番話,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迹。

當時村委會主任說,村裡鄉村旅遊發展勢頭正好,就缺年輕人的新思路。要不要回家工作讓我着實糾結了一番,父母給我打預防針,說回來後面對的就是鄉裡鄉親的瑣事,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很想為它做點什麼。

猶豫了幾個月後,我毅然辭職回鄉,成為咱們這個“年度旅遊總收入超過10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鄉村旅遊“樣闆村”村委會委員。

現在,盡管每天需要調解村民間的沖突、解決遊客和商戶的糾紛,甚至還要幫遊客拍視訊、找孩子,但我卻樂此不疲。這不,今天幫幾位跳舞的阿姨拍短視訊,就是我的“工作”之一!

【我的“事業觀”】

這一年多的工作讓我更加确定,在一件件“瑣事”中為家鄉的鄉村振興增磚添瓦,服務好袁家村的每一位村民,是一份榮耀的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90後”職場“圓桌會”:我們這樣樹“三觀”

姓名:于浩然

職務:天津市紅橋區西沽街道公共安全辦公室四級主任科員

很長時間以來,天津市子牙河畔的北菜園“城中村”因為管理權限不清,成了一塊“飛地”。去年,天津着力落實“飛地”基層社會治理屬地化責任,我所在的西沽街道将這裡納入了管理範圍。

過去這裡環境又髒又亂,一下雨就積水,居民生活非常不便。“城中村”居民困難多、訴求也多。為此,我和社群網格員一起逐門逐戶登記訴求、解決沖突,慢慢地,和居民感情越來越深。

去年8月,天津下了一場暴雨,我覺得北菜園的居民可能需要幫助,于是天還沒亮就趕到了現場。我們用了近3個小時走訪完片區的空巢老人等重點人群,他們安全了,我們也就安心了。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這是我微信的簽名,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精神來實作自身價值、創造美好的人生,就是我了解的“事業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年輕幹部無論是立身處世還是從政幹事,首先要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不斷追求“我将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境界。

前路浩蕩,未來可期。許許多多“90後”幹部立于熱愛的土地上,時間為證,奮鬥不止。(參與采寫:于濤、李亞楠)

來源: 新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