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多國政要、專家學者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展現了中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願同國際社會共同建設更加美好世界的堅定決心,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不斷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事業。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法學教授埃萬德羅·卡瓦略說,習近平主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重申了中國對開發中國家發展議程的承諾,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發展領域的生動展現。中國一直是以多邊主義和國際法為基礎、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的倡導者和推動者。“最重要的是,中國一直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倡導更具包容性和民主性的多邊主義。”
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幹事任明輝說,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展示了中國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支援開發中國家、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的50年。相信中國将不斷加強全球衛生政策對話交流,推動将公共衛生安全置于國際議程優先位置,共同建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曾擔任歐盟地區委員會秘書長的格哈德·斯塔爾對習近平主席關于堅決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的論述印象深刻。斯塔爾認為,這一主張同歐盟的立場相似,中國支援建構多極化世界,這非常重要。
委内瑞拉卡拉沃沃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路易斯·德爾加羅說,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強調了中國對維護聯合國憲章、公平公正的國際秩序和多邊主義的堅定承諾。習近平主席倡導不同文化、意識形态和制度的國家應攜手合作,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具有重要意義。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主任胡裡奧·裡奧斯說,“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得到聯合國高度認同,這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當下,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維護多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和世界多極化。
哈薩克斯坦教育科學部科學委員會東方研究所進階研究員葉爾金·拜達羅夫說,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攜手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呼籲特别令人關注,這一倡議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哲學意義,全人類應為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行動起來,開展有效合作,為人類的共同命運和共同未來負起責任。
中歐數字協會聯合創始人克勞迪娅·韋爾諾蒂說,中國呼籲在多邊層面就全球問題加強磋商與合作,這備受歡迎,特别是在目前民粹主義擡頭的情況下,國際社會需要合作來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挑戰,并減輕新冠疫情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土耳其安卡拉博斯普魯斯海峽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穆罕默德·埃内什·貝謝爾說,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保持全球供應鍊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活力,是中國對全球和平與發展的重要貢獻。
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大學公共政策學教授貝爾胡特斯法·科斯坦蒂諾斯說,長期以來,習近平主席一直是維護多邊主義的重要倡導者,相信廣大國家将同中國共同努力,進一步維護多邊主義。
法國巴黎法中友好協會副主席利亞齊德·本哈米說,50年來,世界見證了中國的和平發展和對全人類福祉的貢獻。中國始終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踐行多邊主義,緻力于使聯合國成為促進多方對話和世界各國尋求解決方案的有效架構。
埃及前駐華大使阿裡·希夫尼說,中國始終尊重國際法,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中國用實際行動傳遞了全球化理念,這就是讓我們彼此開放、互利共赢,一起發展并取得成功。
孟加拉國議會外事常務委員會委員卡茲·納比爾·艾哈邁德說,中國的和平發展為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作出巨大貢獻。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等正在包括孟加拉國在内的許多國家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沙特阿拉伯智庫科研與知識交流中心研究員法哈德·阿爾梅尼亞伊說,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合作共赢、攜手共進。中國在發展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領域取得顯著成就,并大力推進綠色發展領域的國際合作,為全球減排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世界糧食獎基金會名譽主席、美國駐高棉前大使肯尼斯·奎恩說,中國承諾參與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糧農發展等一系列聯合國項目,為應對全球性挑戰以造福全人類提供了切實前景。
古巴國際政治研究中心進階研究員愛德華多·雷加拉多說,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清楚地表明,中國政府重視全球治理,正在國際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扮演關鍵角色。中國就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向國際社會發出了強烈資訊。
德國柏林普魯士協會名譽主席福爾克爾·恰普克說,中國在聯合國這個多邊舞台上一直展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新冠疫情期間,中國捐贈和出口許多疫苗,這是中國願與全人類和衷共濟的具體展現。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為全球經濟複蘇貢獻了巨大力量。中國還是世界和平發展的捍衛者,這對世界具有深遠意義。(參與記者:陳威華、趙焱、馮俊偉、陳俊俠、張遠、徐永春、汪平、鄭思遠、施洋、陳占傑、葉心可、胡冠、王海洲、吳丹妮、朱炜、徐烨、王瑛、張繼業、張代蕾、劉春濤、潘麗君、林朝晖)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