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過一個“海軍夢”
你是否為中國航母的成就
深感震撼和自豪
那麼
你不會不知道
這些都離不開他的努力
他就是劉華清
2011年1月14日,中國現代“海軍之父“”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逝世。

為什麼被冠以“中國航母之父”?
“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我國對航母作過可行性研究,我也為此做了一些工作。”
看到這張照片了嗎?
它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在參觀美國的裝備時,美方不讓靠近,劉華清将軍就踮起腳尖觀察。
與航母第一次結緣:
劉華清第一次與航母結緣可以推到1970年,當時他54歲。那一年距離劉華清加入海軍已有18年。
但不久之後,由于一系列變故,劉華清的“航母之夢”也擱淺了。
1970年的擱淺,并未冷卻劉華清對航母火熱的心。
他用兩天時間寫出了《關于海軍裝備問題的彙報》,“呈報鄧副主席并毛主席”。
“這似乎是不應由我過分擔憂的事,但是,我今天還是一個海軍戰鬥員,不管怎樣,還有一份責任感,有責任建議。”
航母在他心頭的分量重千斤:
1982年,劉華清被任命為海軍司令員,以往從外圍觀察和思考的航母在他心頭的分量大不相同了。
1987年,劉華清說:
“中國搞航空母艦,目的不是為了和美國、蘇聯比賽,主要是用于解決對台鬥争需要、解決南沙群島争端和維護海洋權益等方面的任務,平時還可以用于擴大維護世界和平的政治影響。顯然,海軍有了航空母艦,海軍的品質就會發生大變化,海軍的作戰能力也将有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軍威、國威。”
那一年,劉華清71歲。
“航母從開始論證研究到完成建造,初步形成戰鬥力,一般總得20-30年時間,就是現在抓,中間不斷線,也得到2010-2015年前後才能形成戰鬥力,也就是說,從現在起,在我這個海軍司令任期内不上它,以後按五年一個任期,要到第五任司令看能否用上了!”
的确,在2011年8月10日,中國第一艘航母舉行首次海試。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甯”艦正式傳遞海軍。
隻是,2011年1月14日,劉華清在北京逝世,沒能看到這一幕。
現在中國的航母正如您所願!
1月13日,中國海軍航母遼甯艦編隊順利完成跨海區跨年度訓練和試驗,并傳回青島航母軍港。
中國航母的風采:
殲15艦載戰鬥機發射飛彈。
殲-15艦載戰鬥機起飛。
航母編隊在海上航行。
新版"航母style”
中國航母
大國重器,砺劍深藍
責編 | 宋莉
©中國青年網
(原創版權請背景聯系)
我們隻提供稀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