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鍵時刻,劉華清幹的三件大事

9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劉華清同志誕辰100周年。習近平出席并講話,劉雲山出席,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主持。

關鍵時刻,劉華清幹的三件大事

習近平在講話中說:“劉華清堅決落實鄧小平同志關于軍隊要“消腫”的訓示和中央軍委關于軍隊精簡整編的決定,上司起草了軍隊精簡整編方案;參與上司調研論證軍隊改革工作,組織拟制加快和深化軍隊改革的工作綱要。他着眼于建設強大海軍,主張海軍裝備建設的指導思想要從數量型向品質型轉變、從沿岸型向近海型轉變,使海軍裝備水準有了很大提高。”

習近平指出,劉華清堅決貫徹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堅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堅持黨對軍隊絕對上司,發揚老紅軍光榮傳統,確定軍隊建設正确方向”,“他重視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建設,規劃群組織研制高新武器裝備,推動軍隊裝備現代化和國防工業建設”。

“‘文化大革命’後期,他就向鄧小平同志呈送了關于海軍裝備問題的彙報,提出海軍裝備發展的重大建議。擔任海軍司令員後,他認為海軍‘改革尤為迫切’,上司海軍進行各方面改革。”習近平說。

座談會上,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張克儉,中央軍委委員、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房峰輝,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湖北省代省長王曉東先後發言。

劉華清改革開放後曾曆任海軍司令員,中央軍委委員、副秘書長,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位。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2004年出版的《劉華清回憶錄》中他說:“回想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這幾年,我花精力最多、下工夫最大的還是幹部工作、軍事鬥争準備和發展裝備三個方面。”

幹部工作

“從嚴治軍,從進階上司機關嚴起,從進階幹部嚴起”

關鍵時刻,劉華清幹的三件大事

“古稀之年又換上了綠軍裝。”

1987年11月,由鄧小平“點将”,時年71歲的劉華清離開工作了7年的海軍司令員崗位,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秘書長。

據《黨史博覽》記載,在一次小型會議上,鄧小平指着劉華清對時任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時任總後勤部部長洪學智等人說:“調他來,就是抓現代化,抓裝備。”

談到恢複軍銜制,重新評授軍銜時,鄧小平曾說:“這是個得罪人的事情。我來得罪吧,不把這個沖突交給新的軍委主席。”“我們不解決這個問題,是交不了賬的。”

1988年4月至5月,劉華清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工作,收納了很多意見。他曾撰文回憶:“機關編制,雖經幾次簡編,但越減機關人越多”;“不少幹部現在不是想評什麼軍銜,也不是想提級多拿點錢,而是在想第二次就業時的後路”。

幾經論證,《關于加快和深化軍隊改革的工作綱要》在1988年6月釋出,其中,對黨委上司制度、教育訓練、幹部工作和人事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改革。

1990年,在“八五”計劃調研期間,劉華清把軍隊改革和建設的指導原則概括為“六個必須”:必須繼續貫徹穩定部隊的方針;必須重視軍隊的品質建設;必須下決心收縮攤子;必須突出建設重點;必須加強集中統一;必須堅持勤儉建軍的方針。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劉華清晚年曾回憶“減人收攤子”遇到的困難:“一旦具體到撤銷哪個機關,麻煩就來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難協調統一。”“現在不動,今後10年,肯定還得調整,而且難度會更大。”

之後,《中央軍委關于“八五”期間軍隊建設計劃綱要(草案)》公布。劉華清在多個場合向進階幹部宣傳:“調整改革必然會引起思想波動,涉及一些機關的利益變動,觸及一些同志的個人利益”,“從嚴治軍,從進階上司機關嚴起,從進階幹部嚴起”。

1992年,劉華清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作為軍委副主席,協助軍委主席江澤民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政事兒”注意到,鄧小平在一次談話中曾說:“主席要有助手,就是副主席、秘書長。我比較傾向這次加一個副主席,搞一個新秘書長,作為澤民同志的主要助手。”

發展裝備

“中國不發展航母,我死不瞑目!”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劉華清的一生,曾多次強調建構現代化國防力量的緊迫性。

他先後參與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号”等多項重點工程的研制工作,并力主發展航空母艦,他曾說,“中國不發展航母,我死不瞑目!”

“1980年5月通路美國時,主人安排我們參觀了‘小鷹’号航空母艦。其規模氣勢和現代作戰能力,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劉華清曾在回憶錄中寫道。

關鍵時刻,劉華清幹的三件大事

劉華清參觀“突擊者”号航母

擔任海軍司令員期間,劉華清力主造航母,解決“望洋興歎”難題。1986年,他說,航母總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總要考慮;1987年,劉華清提出,搞航母,不能等。财力不夠也要早論證。

他還給發展航母設定了時間表:“七五”開始論證,“八五”搞研究,用15至20年左右的時間對平台和飛機的關鍵課題進行預研,2000年視情況上型号,到2000年後形成戰鬥力。

1999年,中國購買了瓦良格号,2002年3月抵達大連港。2005年4月,開始由中國海軍繼續建造改進。

“航母上馬,‘走’也放心了。”2005年春節前夕,劉華清欣聞航母立項,連道三聲,“好哇,好哇,好哇!”

除了航空母艦,核動力潛艇也一直挂在劉華清心頭。

據長征出版社《海軍司令劉華清》一書披露,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核潛艇事業曾經遭遇困境:由于海軍訂貨減少,核潛艇制造廠面臨後繼無艇、生産斷線的危機。

1990年4月7日,劉華清陪同江澤民來到海軍某試驗基地和核潛艇造船廠視察。劉華清表明了核潛艇面臨的現實:“核潛艇從這條完了以後就已經斷線,實際上,現在的配套廠都已經斷線了。

“這個問題怎麼辦?”“核潛艇不能斷線!”劉華清話音剛落,江澤民當場拍闆:“我明白了,心有靈犀一點通嘛,你點一點我就知道了是什麼意思,不能斷檔!”

當晚,江澤民提筆為核潛艇部隊題詞:“加強核潛艇部隊建設,壯我國威,壯我軍威。”

1991年6月中旬,海軍召開第三次核潛艇上司小組會議,決定核潛艇部隊從10月1日起正式擔負戰備值班任務。在劉華清的努力下,中國核潛艇研制順利推進。

軍事鬥争準備

“隻要對方先開第一槍,就堅決殲滅他!”

關鍵時刻,劉華清幹的三件大事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進入中央軍委工作後,劉華清曾多次提出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尤其要增強海洋領土意識、注重經略海洋。

1988年3月,中國曾與越南發生“赤瓜礁海戰”。

當年2月,越南當局多次派船抵近中國永暑礁偵察、騷擾,并企圖派人登礁。

3月13日,越南三艘艦船到達赤瓜礁附近海域抛錨。中國海軍編隊當即向越軍喊話:“這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你們立即離開!”同時立刻向中央軍委報告。

據報道,劉華清得到報告後,對海軍指揮員說:“隻要對方先開第一槍,就堅決殲滅他!”

雙方一直對峙到14日清晨,越南武裝運輸船不顧中方一再警告,悍然派出幾名特工,攜帶繩索,遊到礁盤上,還将越南國旗插到中國官兵面前。

面對挑釁,反潛班長杜祥厚一步跨上前去,将越南國旗拔起扔進海裡。敵方人員揮拳朝杜祥厚打來,反被杜祥厚順勢卡住脖子,按倒在水裡。

另一個越軍士兵端起槍,瞄向杜祥厚,就要開槍時,502艦副槍炮長楊志亮沖上前去,将其槍管往上一托。這時,另一個越軍士兵開槍将楊志亮左臂的骨頭和動脈打斷。

槍聲一響,雙方艦船、人員互相開槍、開炮。越南604号船很快中彈起火,其餘兩艦中彈後逃走。中國海軍擊斃敵登礁人員20餘人,俘虜9人。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海戰”過程中,劉華清一再強調:“能上的島、礁、沙、灘都要上,沒有人的礁也要上,不能僅僅滿足剛奪回來的6個島、礁。咱們奪得越多,就能為今後解決南沙問題增加更多的籌碼!”

3月15日,中國海軍官兵奪回了東門礁;3月25日,又奪回清碧礁。至此,中國海軍在6個礁上進駐了部隊,打破了中國在南沙沒有立足之地的局面。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報記者 許騰飛 實習生周聞韬 校對:陸愛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