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業風雲變幻之時,花房集團近日趕赴港股IPO。
這個聽起來稍顯陌生的公司,旗下擁有花椒、六間房等直播平台。招股書顯示,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通過幾家公司共持股38.21%,為花房集團第一大股東,這也意味着,繼三六零、360數科、魯大師後,周鴻祎又一個IPO要來了。
在花房集團沖刺IPO的背後,也聚集了一衆VC/PE。據不完全統計,自成立至今,花房集團已至少完成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奇虎360、宋城演藝、策源創投、高原資本、文化中心基金、芒果文創基金等,其中宋城演藝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Global Bacchus Limited,持股37.06%,為第二大股東。
不過,此時的直播行業競争格局與數年前已大相徑庭,YY從歡聚集團剝離,投向百度,歡聚集團被傳私有化、回港等;虎牙與鬥魚合并被叫停,市值持續縮水;港交所直播第一股映客從百億市值落至20餘億,并不斷尋找新的增長曲線;陌陌則改名摯文集團,轉型社交+……老牌直播平台還沒來得及站穩腳跟,快手、B站等短視訊平台、社交平台的直播産品也紛至沓來,姗姗來遲的花房集團又該如何逆襲?
營收依賴直播,花椒挑大梁
根據招股書資料,花房集團主要由2006年上線的PC直播平台六間房、2015年上線的花椒直播以及2020年收購的海外平台HOLLA Group三條業務線組成。

花房集團産品矩陣
論入局時間和産品表現,六間房或許是YY、快手、抖音前輩,而誕生于千播大戰期間的花椒直播,也曾因“撒币”大放異彩。但如今,若不是花房集團赴港IPO,網際網路圈對這家公司的關注度很少。
與其他直播平台相似,花房集團的營收主要來自直播業務。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8個月,花房集團的收入分别為19.93億元、28.31億元、36.84億元、29.6億元,其中,直播部分扛起營收大頭,2018-2020三年來直播部分的收益都占總收入的99%左右,2021年前8個月,直播業務營收占比微降至97.5%,社交網絡和其他業務貢獻約7400萬元。
南都記者注意到,從營收貢獻的角度看,花房集團依賴花椒直播,而花椒直播是其2018年合并而來。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花椒的直播收入為19.76億元、21.66億元、28.26億元,分别占直播總收入的99.2%、76.5%、76.7%。截至2020年和2021年8月31日止8個月,花椒的直播收入分别為18.04億元和22.3億元,占比還在75%以上。
此外,從2019年起,花房集團經調整淨利潤轉正,2019年、2020年、2021年前8個月淨利分别是2.11億元、3.67億元、2.6億元。
競争加劇,監管從嚴
對比同行們2020年的營收業績,花房集團落于下風。映客2020年的總營收為49.5億元,是花房的近1.4倍;歡聚集團、陌陌等營收都超百億元,是花房的3倍有餘。
不過據招股書顯示,沖擊IPO的花房集團,也不是完全沒有底氣。一方面,直播營收仍然呈現高增長狀态,同時直播平台主要成本之一主播成本在營收中的占額也從2018年的74.6%縮減到66.1%(2021年前8個月),正向增長勢頭良好;另一方面,根據艾瑞咨詢報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個月,花房集團的收益在中國的所有線上社交娛樂直播平台中排名第三,移動裝置端累計下載下傳量排名第一。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8個月,公司有3.72億名注冊使用者,平均月活躍使用者為5990萬。
業内人士指出,雖然從月活以及下載下傳量等次元,花房集團旗下直播産品都位列賽道前列,但使用者使用直播産品的需求是陪伴和“殺時間”,這也意味着花椒和六間房的競品不止包括直播産品,同時也包括以抖音和快手為主的短視訊平台、遊戲社交平台以及音頻平台等。越來越多諸如TikTok、B站、Facebook等大廠正在加速進入直播以及實時音視訊互動賽道,在某種程度上會加劇市場競争的激烈程度。
也就是說,花房集團面臨着“橫有品類的夾擊,縱有新舊的碰撞”的競争格局,此外,相關部門對直播行業的監管越來越嚴,花房集團的内部也有最需要重視的内容監管問題。
今年6月29日,花房科技因六間房網站内的某主播在表演中存在低俗的表演行為被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處以1萬元的行政處罰,在此之前,六間房直播也曾因平台涉嫌低俗網絡直播表演被網友舉報并罰款。
采寫:南都記者 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