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瀾先生是一位特别有趣的人,他酷愛美食,博學多才,他的美食著作我都讀過,字裡行間總能感受到對生活的熱愛,生活态度的積極。
他是一位真正潇灑的人。
活着。
大吃大喝也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
以下是他老人家的文字,我轉發!
螺的貴族當然是巨型的響螺,它的殼可拿來當喇叭吹,故叫響螺吧?響螺會不會自響呢?在海底叫了沒人聽到。田螺倒會叫,花園中的蝸牛也會在下雨之前或晚上叫。
把響螺劏片,油泡之,為最進階的潮州菜。響螺的内髒可吃,因為鑽在殼的尖端,故稱之為「頭」。潮州人叫響螺吃,如果餐廳不把頭也弄出來的話,就不付錢了。
小型響螺當今在菜市場中也常見,并不貴,可能是大量人工養殖。請小販為你把殼去掉,加一塊瘦肉來炖,是非常滋陰補腎的湯,喝時加兩三滴白蘭地味道更佳。
外國進口的很多冷凍響螺肉,已去殼,覺得更便宜,用來炖湯也不錯。
響螺的親戚東風螺,身價賤得多,但也十分美味,看你怎麼炮制,像辣酒煮東風螺就非常特别,已成為一道名菜,這一功應記當年「大佛口餐廳」的老闆陳啟榮,是他首創的。
更便宜的螺,就是田螺了。和其他親戚不一樣,它長在淡水裡,有人耕田,就有田螺吃。近來這個想法也不同了,種谷時撒大量農藥,連田螺也殺個絕種。
加很多蒜茸和金不換葉子來炒田螺,最好吃。從前廟街街邊小販炒的田螺也令人念念不忘,但是遇到田螺生仔的季節,吸田螺肉吃下,滿口都是小田殼,非常讨厭。
新派上海菜肉塞田螺改正這個毛病,大師傅把田螺去掉子和其他内髒,隻剩下肉,再加豬肉去剁,最後塞入田螺殼裡去炒,真是一道花功夫的好菜。
法國人吃的田螺,樣子介乎中國田螺和蝸牛之間,大家卻笑他們吃鍋牛,其實螺的一種,生長在花園裡,亦屬淡水種。法國人的吃法多數是把蒜茸塞入田螺中,再放入爐裡焗,但也有挖肉去炒的做法。
日本有種螺,蘋果般大,叫為「蝾螺Sazae」。伊豆海邊最常見,放在炭上烤,肉挖出來吃,海水和螺汁當湯喝,是下酒的好菜。至于把螺肉切片,冬菇等蔬菜再塞入殼中炮制的叫「殼燒Tsuboyaki」,沒有原粒烤麼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