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奧哈納等人正在澳洲的“東部深淵”區域,考察那裡的深海動物。他們于5月中旬出發,迄今已經發現了很多千奇百怪的生物。奧哈納認為,其中大約三分之一是新物種。
考察隊大緻上沿着澳洲海岸的平行線行進,定期潛入海中,發現了各種動物。來自昆士蘭博物館的考察隊成員梅裡克·伊金斯(Merrick Ekins)說:“在我們捕獲的動物中,主要是數以千計的海蛇尾(又名陽遂足)和海星,一隻“丁丁蟲”(曳鰓動物門)和很多海參。此外還有上百隻的同一種海葵,如果浸泡在乙醇中,它看起來就像一筒衛生紙。”
深海動物往往顯得奇形怪狀,不同于我們經常在海洋中看到的大多數動物。生活在海面附近的魚類和甲殼類動物是進化史上比較年輕的物種,而深海動物則更為古老。生活在水深4000米以下(這就是對深海區的定義)的大多數動物,其祖先在進化史上所處的年代要早得多。它們看起來像史前動物,因為他們本來就是。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奇特的深海動物。
<h1>無臉魚,又稱雙臀魚</h1>

“無臉魚”又稱“雙臀魚”,是深海怪異生物的代表。似乎每一次我們探索深海,都能發現新的奇特物種。科學家蒂姆·奧哈納(Tim O’Hara)說:“這魚看起來像有兩個臀部。”
<h1>海蜘蛛</h1>
這是一隻海蜘蛛。拜托,它就是一堆拼接起來的管子,對吧?沒錯。海蜘蛛通過它們的殼狀體表進行呼吸,但其呼吸隻是被動交換氣體。它們在各個細胞内消化食物,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它們通過腿部的運動來促使血液循環,而腿部的運動是利用單細胞肌肉完成的。海蜘蛛幾乎不算是動物,它們的生命形态實在太原始了,但我們還是把它們算作動物,因為它們已經存在了4.25億年,是現存最古老的節肢動物之一。
如果更喜歡蠕蟲而不是蜘蛛,沒關系!蠕蟲來了。
<h1>Opheliid蠕蟲</h1>
多毛蟲是蚯蚓和水蛭的大表哥,哦不對,應該是表叔祖。隻不過它們看起來更加可愛些。
<h1>Syllid蠕蟲</h1>
這種動物采取出芽生殖方式,就好比是在你脖子上長出一個肉芽,然後它慢慢長成你的孩子。是不是很酷?
<h1>Polynoid蠕蟲</h1>
這個小東西可能看着人畜無害,但那些刺其實很尖銳。它還能把口腔彈射出去攻擊獵物……讓人聯想到電影《異型》。
<h1>肉食性海綿動物</h1>
這些可能看起來像蠕蟲,但實際上是海綿動物,肉食性海綿動物。它們用身上的刺毛來捕獲獵物,然後通過它們的細胞緩慢消化。它們的獵物基本上是單細胞生物,但這并沒有令人感覺更加舒服。
<h1>棺材魚</h1>
現在來點更加可愛的東西:萌萌的棺材魚。它的身體膨脹了起來,因為它在保護自己。棺材魚會利用水,使身體膨脹,好讓它更難以被捕食者吞下。很不錯的生存政策。但棺材魚癟下去的時候,就不那麼可愛了(下圖)。
<h1>癟下去的棺材魚</h1>
臉似乎占了身體的大部分,更加怪異的是,它利用魚鳍在海底“行走”。但大多數時候,它隻是靜等獵物靠近,很像它的親戚安康魚。
<h1>龍魚</h1>
龍魚也屬于不那麼可愛的動物。這已經算是最“和藹”的龍魚照片了。龍魚身上有微小的光點,模拟了天上的星光。在夜晚浮到海面進食的深海動物,會誤把這些光點當成星光,于是朝龍魚遊去,自投羅網。照片中的紅色龍魚擁有更加聰明的捕食政策:它用紅光照亮周圍。為什麼是紅色?因為陽光的紅色波長無法抵達深海,是以大多數深海動物都不具備看見紅光的能力,它們也就看不見紅色龍魚靠近。
<h1>三腳架魚</h1>
三腳架魚無論如何都看不見龍魚靠近,因為它就是個瞎子。但它不需要用眼睛看,因為它是坐等獵物送上門。它之是以叫做三腳架魚,是因為它有長長的刺,用來在海底支撐身體。它靜止不動,嘴巴大張,希望微小的生物會順着水流自動進入它的嘴巴。
<h1>Neolithodes-cf-bronwynae岩蟹</h1>
為免過于專注魚類,我們再介紹一種看起來吓人的甲殼類動物。這種岩蟹及其十足甲殼類同胞未必生活在深海區。一些在較淺的海域被捕獲,但很多都是深海動物。它們生活在很深的海域,而且離大陸架非常遠,是以看起來不像生鮮超市裡的那些螃蟹。
<h1>Munidopsis antonii铠甲蝦</h1>
這種白色的铠甲蝦就像是普通的龍蝦被切掉後半身并塗成白色。和大多數的深海動物一樣,它看着也挺有喜感,但不知怎麼地令人隐約感到不安。
翻譯:于波
來源:Popsci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台,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