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世界拍攝中華對角羚第一人葛玉修:隻要走得動,就繼續拍下去

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道

在生态環保攝影圈有位叫“老葛”的人,他鑽山穿林,爬冰卧雪,風餐露宿,背着相機行走在青海高原的壯美大地上,這一走是25年。“老葛”本名葛玉修,山東曹縣人。1995年以來,葛玉修利用業餘時間,自費前往青海湖260多次、三江源25次、可可西裡15次,共拍攝圖檔10萬餘幅。

對話世界拍攝中華對角羚第一人葛玉修:隻要走得動,就繼續拍下去

6月5日,在青海省西甯市舉行的2021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葛玉修與奧運冠軍許海峰、央視主持人鞠萍等人一道,被評為2021年度生态環境特邀觀察員。海報新聞記者在現場見到了葛玉修,他告訴記者,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環境保護中,為我們國家的生态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對話世界拍攝中華對角羚第一人葛玉修:隻要走得動,就繼續拍下去

葛玉修将自己拍攝的野生動物自費制作成宣傳卡片,并免費發放

世界拍攝中華對角羚第一人

在葛玉修身上,記者看不出其曾有青海銀監局任紀委書記、擔任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等一系列的經曆——隻看到他對野生動物純粹的熱愛。

對話世界拍攝中華對角羚第一人葛玉修:隻要走得動,就繼續拍下去

雪中拍攝

為了與記者分享拍攝野生動物的故事,68歲的葛玉修做了216頁的PPT。在展示他所拍攝的中華對角羚、斑頭雁、雪豹、狼、湟魚等動物時,葛玉修彷佛有談不完的話,“我之前僅僅是喜歡,但現在成了一種責任了。”

1995年,葛玉修第一次聽到普氏原羚這個物種,“當時普氏原羚僅存不到300隻,比大熊貓數量還要少,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1997年11月下旬,葛玉修與朋友一起去布哈河口拍攝大天鵝,半路上碰見7隻褐黃色的動物排成一線跳躍着狂奔。他舉起相機拍了下來,後經專家認證,他所拍攝的動物就是普氏原羚。

對話世界拍攝中華對角羚第一人葛玉修:隻要走得動,就繼續拍下去

葛玉修拍攝的中華對角羚

對話世界拍攝中華對角羚第一人葛玉修:隻要走得動,就繼續拍下去
對話世界拍攝中華對角羚第一人葛玉修:隻要走得動,就繼續拍下去

“當時是膠片拍的,這是掃描件,雖然不清楚,但這張照片跟我上過二十多次中央電視台,也上過美國、英國的電視台。這是中國第一張,也是世界第一張普氏原羚的照片,我一不小心成了拍到普氏原羚的第一人。”葛玉修說。

為了拍攝到普氏原羚珍貴的圖檔,葛玉修經常穿梭在青藏高原廣袤的無人區,風餐露宿,挨餓受凍,曾遇到過野狼群威脅,“狼群正在追一隻羊,離我最近的狼隻有30米,幸虧沒有被發現,我才‘狼口脫險’,若是被發現了,我今天也不會坐在這和你交流。”

這些年,随着人們保護意識的增加,普氏原羚的種群數量恢複到2000多隻。葛玉修認為,這種隻有中國有分布的羚羊應該有個中國名字。2004年8月,葛玉修在尋求專家的意見後為普氏原羚起了一個中國名字——“中華對角羚”。

“你看它的角非常對稱,是羚羊裡邊長得最漂亮的一種。是以,我叫它中華對角羚。”

後來,“中華對角羚”的名稱也得到了官方的認可,2009年12月,葛玉修被剛察縣政府聘請為“中華對角羚保護站榮譽站長”,被很多人親切地稱為“中華對角羚”之父。

被7隻小斑頭雁當做親人

葛玉修拍攝野生動物,追求的是紀實風格。為此,他一次次在青海湖畔駐紮蹲守。“我曾經3次到青海湖中間的一個島,最長的一次呆了7天7夜。”這期間他隻能靠自帶的幹糧和礦泉水果腹,“我沒有喝一口熱水,沒吃一口熱飯。”

在這座小島上,他救助了7隻被魚鷗追趕的小斑頭雁。小斑頭雁極通人性,被細心照料喂養兩天後就對葛玉修萦繞腳踝。

“小家夥把我當成他的親人,我走到哪跟到哪,我在前面走,他在後面;我坐在那兒,它們趴在我的身上。”葛玉修告訴記者,“你可以想象一下,它們一直跟着我,我想拍張照片都比較費勁。”最後,葛玉修跳到水裡,小斑頭雁立馬跟遊過來,他迅速按動快門,留下了小斑頭雁戲水的珍貴照片。

對話世界拍攝中華對角羚第一人葛玉修:隻要走得動,就繼續拍下去

與斑頭雁合影

7天後,接葛玉修的船隻到了,沒成想小斑頭雁一路鳴叫着追趕過來,趴在他腳邊不動。看着小斑頭雁邁動着寸長步子的小腿追來,葛玉修心中萬般不舍,第三次送别小雁。最後他急步登船離島,隻見幾隻小斑頭雁撲打着翅膀跌跌撞撞滑進了水裡,向船遊來。小斑頭雁的身影變得越來越小,葛玉修從望遠鏡中看見,兩隻小斑頭雁還站在礁石上向船的方向眺望。

“生命是偉大的,不管強悍還是弱小,都應受到尊重。”經過與7隻小斑頭雁的相處,葛玉修對生命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在二十多年的拍攝中,葛玉修也看到使人不忍目睹的畫面:破碎的鳥蛋、死亡的中華對角羚、鳥巢被毀的棕頭鷗等等。這些令葛玉修心疼不已,他呼籲社會能夠更多的關注生态環境的保護工作,“保護生态環境,保護人與動物共同家園不僅靠政府,也要靠大家的共同參與和行動。”

隻要走得動 就繼續拍下去

6月5日,在青海省西甯市舉行的2021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葛玉修與奧運冠軍許海峰、央視主持人鞠萍等人一道,被評為2021年度生态環境特邀觀察員。

“能夠當選觀察員,是大家對我的信任和肯定,我會繼續宣傳、傳遞生态環保的理念,做好觀察員觀察、監督的職責,發揮自己的能動性,盡可能做好觀察員。”葛玉修對海報新聞記者坦言,當選觀察員自己也感到了壓力,“我要把這種壓力變成動力,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環境保護中,為我們國家的生态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對話世界拍攝中華對角羚第一人葛玉修:隻要走得動,就繼續拍下去

葛玉修已拍攝10萬餘幅野生動物照片

随着年齡的增大,不少人在問葛玉修:你還要繼續拍下去嗎?

“我無法停下自己的腳步,隻要我還走得動,我就多拍點。”他告訴記者,“我希望讓國人能夠像我們了解、熟悉非洲的野生動物一樣,了解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我國的野生動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