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夥計,來條鲅魚嘗嘗吧!現在便宜18塊錢一斤”。時間進入十月末,青島的天氣一下子仿佛入冬一樣。天氣雖然涼了,但海鮮口感好啊!在冷水裡長大的海貨肉質緊密,鮮度高,這也是北方貨要比南方貨貴的一個重要原因。
逛海鮮市場久了,你會發現買海鮮和吃海鮮都要講究季節性。在青島當下新鮮墨魚正在大量上市,價格從15~30元一斤不等。可能很多人聽聞價格,感覺不出來有多麼便宜,但你要從“品質”上來區分,在墨魚汛期時,不僅塊頭大而且新鮮度高,畫面中墨魚“金銀透亮”,一看就是剛捕撈上岸不久,如果是死的或者泡過水墨魚,顔色發白,而且很壓秤,吃起來的口感也不同。
相比淡水魚,海魚最大優勢除了“鮮”還有肉多。在市場裡,不少老人将新鮮海貨,如:蛎蝦、鲅魚、墨魚等等海貨,剔除肉刺後包餃子、做混沌肉餡用。很多人開玩笑說,為啥青島大嫚長得俊、小哥長得帥,這跟常年吃海鮮有關系。
這個季節旅遊人少,海鮮自然不貴。“野生”海貨是當地人首選。鼓眼魚、鲳魚、刀魚、扒皮魚、蛤蟆魚···。能叫出名字來,都是當人首選。外地人購買海鮮講究“個頭大、好看敞亮”,很多願意買養殖海貨,就拿常見本地刀魚來說,本地刀魚肉厚、眼睛比南方刀魚要小一圈,頭、嘴巴也要小一點,尾巴短,身上基本是銀白色的,沒有那種發青的特别亮的光澤,也沒有背脊上的突出。
天氣逐漸變冷,是吃海鮮囤貨最佳時節。這幾天青島的天氣陽光明媚,漁港碼頭裡不少拉着小車的大叔、大媽,一筐50斤的海貨,一個人買有點多,很多都是大夥兩家分着買。價格便宜,新鮮度高。最近蔬菜價格倍漲,海貨不僅能吃新鮮的,還能曬成魚幹,存儲方式多樣,是個難得的“廉價”食材。
新鮮的小鲳魚,售價9塊錢一斤。鲳魚是野生海貨,市場裡一年四季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是禁漁期打牙祭必不可少的美味。個頭小的适合油炸,1斤多大小價格都在百十塊左右,清蒸後肉質鮮嫩,沒有養殖金鲳魚有“土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