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意甲聯賽長達7年後,曾經由孔蒂、文圖拉執教的巴裡隊,在5年内第3次跻身意乙聯賽的更新附加賽。世界杯的節奏與氛圍暫時與他們無關,巴裡球員已經将目光對準了即将在6月初迎來的對手,奇塔代拉。
其實,巴裡球員距離世界杯并非遙不可及,在閑來無事時,他們上任僅有一年、精通法語并學習過政治學的40歲少帥,還能給全隊講講12年前,那個偉大的德意志之夏。畢竟,法比奧·格羅索,這個繼承過意大利足球優秀傳統的巴裡隊現任主帥,曾經宛如開挂般地站在世界杯舞台的正中央。

格羅索如今是巴裡主帥
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安迪·沃霍爾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而對于12年前意大利的左後衛、繼承了意大利光榮傳統的格羅索而言,他在28歲時迎來的德國世界杯,就是由“15分鐘”擴大到15天的經典存在。
那時候,在意大利群星璀璨的中後場,格羅索的身旁可都是一些跨時代的名角:布馮、内斯塔、卡納瓦羅、贊布羅塔、加圖索和皮爾洛,而他身上擁有的标簽,僅僅是從低級别聯賽出道,踢過中場,善于助攻,效力過佩魯賈以及巴勒莫。在由約翰·福特撰寫的《意大利足球史》一書中,格羅索曾經的默默無聞,顯而易見:“說實話,就在2006年世界杯開始前,并沒有多少意大利球迷能把這個名字對号入座”。
偉左
那一年,裡皮從巴勒莫招入了4名球員,除了格羅索,還包括紮卡爾多、巴爾紮利以及中場巴羅内。在數量上僅次于5人的尤文圖斯和AC米蘭。
在“銀狐”的先期設想中,意大利出戰德國世界杯的主力邊後衛,就是左側贊布羅塔,右側紮卡爾多。不過,由于臨戰前贊布羅塔有傷在身,格羅索便臨危受命,在小組賽首戰與加納對陣時擔當首發左後衛,踢滿全場。但在第二戰面對美國時,裡皮并沒有改變初衷,預想中的贊布羅塔與紮卡爾多,終究出現在了首發陣容裡。這也是那屆世界杯上,格羅索唯一沒有出戰的比賽。
2006世界杯意大利隊陣容
如果沒有紮卡爾多災難性的表現,格羅索的德國之旅,或許就要以枯坐闆凳收場。但命運的情節卻是,布馮把守的大門被隊友紮卡爾多攻破了,而裡皮則在小組賽第三戰使用了左後衛格羅索搭配右後衛贊布羅塔的全新組合,直至世界杯決賽的最後一秒。
後來的故事,就是你耳熟能詳的1/8決賽補時造點、半決賽加時賽破門以及決賽罰入制勝點球了。在2010年4月接受采訪時,格羅索還談起過1/8決賽與澳洲的纏鬥,“那次摔倒可能有些誇張的成分”,他如是回憶道,“但到了比賽最後時刻,大家都非常疲憊,我絕不是佯裝倒地,因為我與尼爾确實發生了身體接觸”。
對陣澳洲,格羅索補時造點
12年前的那個夜晚,意大利隊與德國隊相遇,威斯特法倫球湧入了65000人,雙方上演了巅峰對決。戰至加時賽,在第104分鐘裡皮用皮耶羅換下佩羅塔後,當時意大利隊在場上已堆了4名前鋒:吉拉迪諾、托蒂、亞昆塔、皮耶羅。而在中場,意大利隻剩下2人:皮爾洛、加圖索。
半決賽對陣德國,意大利的首發
在第119分鐘的角球進攻時,格羅索預感到了皮爾洛神出鬼沒的傳球,他先是往前邁了一步,然後又後退了兩步,等待着機會的到來:“沒錯,安德烈亞就是這樣,即便他沒有看着你,皮球也還是會在完美的時機傳過來”。
刹那之間,格羅索并沒有望向德國隊的大門,由于視線被阻擋,他自稱隻是想象着球門的遠角,然後直接左腳轟門……
那是一道無法被阻擋的弧線,格羅索抽出的圓月彎刀,從巴拉克、拉姆、凱爾以及萊曼的手邊瞬時劃過,無可挑剔,猶如空刷一樣地墜入球網。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在搖頭晃腦地沖向意大利的替補席時,癫狂的格羅索幾近失控般地念念有詞。沒辦法,足球與命運的纏繞,就是這麼讓人神魂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