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正傑 高焓 陳仕傑 圖/校方提供

在教育改革力度空前的大背景下,佛山市高明區及時回應人口和區域對公辦學位的需求,加快優化教育布局,推進均衡發展,穩步提升教學品質。
近五年來,高明區、鎮兩級共投入約40億元,新改擴建25所中國小和幼稚園,新增學位約1.5萬個,完成18所學校運動場改造提升和宿舍配套完善工程,為教育高品質發展提供硬體支撐。
減負提質 全面落實“雙減”措施
國家頒布“雙減”政策後,根據佛山的部署,高明即時暫停學科類教育訓練機構審批,試點開展暑假校内托管。秋季學期起“5+2”(每周5天,每天2個學時)推行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兩個“全覆寫”(非寄宿制學校全覆寫,有需要的學生全覆寫)。還組織開展新學期校外教育訓練機構“雙減”專項巡查,查處周末違規進行學科教育訓練的機構2家。
高明區教育局教育一股股長劉楊介紹,“雙減”主要涉及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此外,還通過提升校内課後服務水準,滿足學生素質拓展的需求。高明區通過加強“五項管理”督導,落實“雙減”工作,落實教育重點工作,營造良好的校内外減負環境。
“雙減”新政之下,校内課堂教學應該做出何種變革?高明實中、滄江中學、西江新城一小等學校探索“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在區教研部門指導下逐漸成熟,今年共舉辦6場全區“線上+線下”教改成果展示推廣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科内涵發展。
“新政倒逼教師課堂改革熱情。”高明一中附屬國小校長鄧惠姬表示,“雙減”減負不減質,分階段有所突破。9-10月該校重點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如通過集體備課,以老帶新的形式把“雙減”措施落實到每一位教師。接下來,11月将平衡學生作業量與質,如下午的拓展課堂,既有教師輔導課堂練習,也有素質拓展類的社團活動,同時加強家校溝通,鼓勵家長助力讓學生能均衡成長。
線上線下齊出力 助推教育資源均衡化
讓孩子在家門口入讀優質學校,是不少家長的期盼。如何破解高明教育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滿足人民群衆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期待是高明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必答題。高明緊抓教研、課改和集團化三大抓手來破題作答。
從鄉鎮前往市區參加教研活動,來回車程也要一個多小時,怎樣才能讓教師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教學上?高明彙集全區骨幹教師力量,建設高明區智慧教研平台,搭建全市第一個“線上教研中心”,将傳統的線下教研活動搬到線上,借助網際網路縮短空間距離,教師不出校園也能同步研讨,還能邀請專家跨區域指導。
線上讨論的教學火花如何在實踐中落地?高明推動教研力量下沉,讓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近年高明陸續建立16個中國小學科教育研究基地,為全區教師提供交流平台,旨在打造高明教師專業發展的“孵化器”、學科課程的“資源庫”。在教研基地内,來自區域不同學校的教師定期聆聽基地學校的公開課,從教學實踐中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經驗;定期開展校際教學研讨,在磨課、讨論和比賽中取長補短,在課題讨論和同課異構中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此外,高明還創新“名師移動工作站”“學科流動工作坊”等新型教科研模式、開展區級教研員定點聯系幫扶薄弱學校、基地學校到聯盟學校送教送研等活動,發揮基地學校的示範輻射作用。繼續實施學科教研基地學校“以強帶弱”和教研員“聯點指導”等機制,開展靶向幫扶教研,組織“教研訓”一體化活動,推動學校和教師持續改進學科課堂、教學備考中存在的問題。
如何打通不同學段的學生培養路徑?高明一中與區内3所國中(其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國小組建高明一中教育集團。高明一中作為龍頭學校,将推動實作集團内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進小初高一體化管理模式。目前,高明一中教育集團已被認定為首批市級優質基礎教育集團建立對象。
今年聯考,高明高中考生特控線上線率、“雙一流”高校錄取人數均取得曆史性突破,大學上線率連續三年位居全市前列。中考上提前批最低控制線人數增加了5.8%,600分以上人數占比穩步提升,給優學高明添注了更多現實注腳和前景信心。
教育提質更新 助力引才留才
“十四五”時期,高明将迎來巨大的發展新機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産業優化更新離不開人才集聚、紮根。教育是民生之基,如何能夠引才、留才,為引進人才解決子女教育的後顧之憂,這對高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針對引進人才随遷子女就讀,高明持續優化企業員工子女入學的優待政策,今年共落實192名符合條件的企業子女享受企業所在地或居住地戶籍生或政策性借讀生待遇,企業提出的入學、轉學需求滿足率達100%。此外,高明還根據學位提供情況和企業實際,協助有入學需求的企業解決插班就讀學位368人,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員工适齡子女均得到妥善安置。
高明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擴大公辦學校學位增量、區級統籌撬動存量、層級錄取注冊等方式,提供2192個公辦國小學位、1644個公辦國中學位用于解決随遷子女入學問題,去年同比分别新增406個、267個。此外,還發揮區級統籌優勢,将楊和鎮、明城鎮、更合鎮等公辦國中剩餘學位用于協助解決荷城街道企業人員子女積分入學問題,今年基本滿足所有進行積分申請的企業員工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問題。
另外,高明還深入企業,為員工解讀子女入學政策、調研子女入學問題。微視訊、政策解讀手冊、30條招生熱線……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開展暖企惠民服務,加強招生政策宣傳和答疑。
在提品質、撬存量的基礎上,高明持續推進學位擴容,中國小基建按下加速鍵。九年一貫制的高明區第一中學實驗學校投入使用,努力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紀念中學、更合中學學生宿舍改造完畢、城區8所公辦國小田徑場完成提升改造,提升“顔值”,讓孩子在操場上快樂奔跑。全區校園安全保衛實作一鍵式報警、安全島防撞、人臉識别、高清視訊、陽光食安等系統“五個系統全覆寫”,用科技為學生安全保駕護航。
根據高明區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初步規劃,預計未來五年高明将新改擴建一批學校和設施項目,預計新增公辦中國小學位約9000個,用優質學位增量為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李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