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佛山高明:优化教育资源 推进均衡发展

文/梁正杰 高焓 陈仕杰 图/校方提供

佛山高明:优化教育资源 推进均衡发展

在教育改革力度空前的大背景下,佛山市高明区及时回应人口和区域对公办学位的需求,加快优化教育布局,推进均衡发展,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近五年来,高明区、镇两级共投入约40亿元,新改扩建2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学位约1.5万个,完成18所学校运动场改造提升和宿舍配套完善工程,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硬件支撑。

佛山高明:优化教育资源 推进均衡发展

减负提质 全面落实“双减”措施

国家颁布“双减”政策后,根据佛山的部署,高明即时暂停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试点开展暑假校内托管。秋季学期起“5+2”(每周5天,每天2个学时)推行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非寄宿制学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还组织开展新学期校外培训机构“双减”专项巡查,查处周末违规进行学科培训的机构2家。

高明区教育局教育一股股长刘杨介绍,“双减”主要涉及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此外,还通过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素质拓展的需求。高明区通过加强“五项管理”督导,落实“双减”工作,落实教育重点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内外减负环境。

“双减”新政之下,校内课堂教学应该做出何种变革?高明实中、沧江中学、西江新城一小等学校探索“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在区教研部门指导下逐步成熟,今年共举办6场全区“线上+线下”教改成果展示推广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科内涵发展。

“新政倒逼教师课堂改革热情。”高明一中附属小学校长邓惠姬表示,“双减”减负不减质,分阶段有所突破。9-10月该校重点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如通过集体备课,以老带新的形式把“双减”措施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接下来,11月将平衡学生作业量与质,如下午的拓展课堂,既有教师辅导课堂练习,也有素质拓展类的社团活动,同时加强家校沟通,鼓励家长助力让学生能均衡成长。

佛山高明:优化教育资源 推进均衡发展

线上线下齐出力 助推教育资源均衡化

让孩子在家门口入读优质学校,是不少家长的期盼。如何破解高明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是高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高明紧抓教研、课改和集团化三大抓手来破题作答。

从乡镇前往市区参加教研活动,来回车程也要一个多小时,怎样才能让教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学上?高明汇集全区骨干教师力量,建设高明区智慧教研平台,搭建全市第一个“线上教研中心”,将传统的线下教研活动搬到线上,借助互联网缩短空间距离,教师不出校园也能同步研讨,还能邀请专家跨区域指导。

线上讨论的教学火花如何在实践中落地?高明推动教研力量下沉,让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近年高明陆续建立16个中小学学科教育研究基地,为全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旨在打造高明教师专业发展的“孵化器”、学科课程的“资源库”。在教研基地内,来自区域不同学校的教师定期聆听基地学校的公开课,从教学实践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定期开展校际教学研讨,在磨课、讨论和比赛中取长补短,在课题讨论和同课异构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此外,高明还创新“名师移动工作站”“学科流动工作坊”等新型教科研模式、开展区级教研员定点联系帮扶薄弱学校、基地学校到联盟学校送教送研等活动,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继续实施学科教研基地学校“以强带弱”和教研员“联点指导”等机制,开展靶向帮扶教研,组织“教研训”一体化活动,推动学校和教师持续改进学科课堂、教学备考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打通不同学段的学生培养路径?高明一中与区内3所初中(其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组建高明一中教育集团。高明一中作为龙头学校,将推动实现集团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小初高一体化管理模式。目前,高明一中教育集团已被认定为首批市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创建对象。

今年高考,高明高中考生特控线上线率、“双一流”高校录取人数均取得历史性突破,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中考上提前批最低控制线人数增加了5.8%,600分以上人数占比稳步提升,给优学高明添注了更多现实注脚和前景信心。

佛山高明:优化教育资源 推进均衡发展

教育提质升级 助力引才留才

“十四五”时期,高明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新机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离不开人才集聚、扎根。教育是民生之基,如何能够引才、留才,为引进人才解决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这对高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引进人才随迁子女就读,高明持续优化企业员工子女入学的优待政策,今年共落实192名符合条件的企业子女享受企业所在地或居住地户籍生或政策性借读生待遇,企业提出的入学、转学需求满足率达100%。此外,高明还根据学位提供情况和企业实际,协助有入学需求的企业解决插班就读学位368人,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适龄子女均得到妥善安置。

高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扩大公办学校学位增量、区级统筹撬动存量、层级录取注册等方式,提供2192个公办小学学位、1644个公办初中学位用于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去年同比分别新增406个、267个。此外,还发挥区级统筹优势,将杨和镇、明城镇、更合镇等公办初中剩余学位用于协助解决荷城街道企业人员子女积分入学问题,今年基本满足所有进行积分申请的企业员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问题。

另外,高明还深入企业,为员工解读子女入学政策、调研子女入学问题。微视频、政策解读手册、30条招生热线……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开展暖企惠民服务,加强招生政策宣传和答疑。

在提质量、撬存量的基础上,高明持续推进学位扩容,中小学基建按下加速键。九年一贯制的高明区第一中学实验学校投入使用,努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纪念中学、更合中学学生宿舍改造完毕、城区8所公办小学田径场完成提升改造,提升“颜值”,让孩子在操场上快乐奔跑。全区校园安全保卫实现一键式报警、安全岛防撞、人脸识别、高清视频、阳光食安等系统“五个系统全覆盖”,用科技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根据高明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初步规划,预计未来五年高明将新改扩建一批学校和设施项目,预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约9000个,用优质学位增量为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斯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