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每年出幾部爛到無人問津的甜寵劇,仿佛是國内電視劇市場的硬性KPI。

祝緒丹和邢邵林的一部新劇,本應也是其中一員。

豈料,由于祝緒丹在裡面女扮男裝的樣子,實在過于雷人,倒使得這部劇在滑進資源回收筒前,至少還被嘲了幾句。

妝容嬌滴滴,神态怯生生,睫毛彎彎,唇瓣粉嫩。

卻硬演出一副怕别人發現自己女兒身的樣子。

而,全劇裡竟然無一人發現。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截圖來自b站UP主@莉莉子追劇

可能這劇有什麼特殊的世界觀設定,其中一個設定就是劇中人類的智商處于窪地。

但,劇情設定場景是IT公司。

而由于核心部門不招女生,女主祝緒丹就女扮男裝去應聘。

?是以我們看到一些不公平問題,就是苟起來迎合它是嘛。

飄一般不會去苛責偶像劇老套,但設定可以老套,思想至少不能迂腐。

畢竟此類糖水劇的主要閱聽人是年輕女性,這類電視劇,是可以輕松地塑造她們的性别觀的。

更何況這部劇性别觀的迂腐展現,遠遠不止于此。

當女主以男生的形象,遞給男主一塊紙巾。

你猜怎麼着?這男主拿來,一看上面印着幾朵小花,忙不疊地丟了,罵罵咧咧道——

這男的怎麼這麼娘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像惹了什麼髒東西似地。

說實話現在市面上印花紙巾很常見,也從來沒有印着女性專屬。

如此誇大性别刻闆印象,“娘”字挂口邊,實屬不必。

看這劇,常讓飄感到分裂——

女主扮了個寂寞的男裝,實際是不舍棄“女主的尊嚴”,即女主就得漂亮可愛、妝容嬌豔。

而男主罵了個滑稽的“娘”,實際是選擇性眼盲、愚弄觀衆智商。

至于把性别氣質規定得如此森嚴,不可僭越的劇。

還要打“女扮男裝”的噱頭,完全是滑稽。

國内影視史上從來不缺女扮男裝扮得好的。

不信今天聊聊——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動辄拿天海佑希林青霞之類的頂配來說事,未免太欺負人。

我們先說一類較低的女扮男裝合格水準——

信服感。

即,有一定說服力,當劇裡其他人認不出你時,起碼觀衆不會覺得眼瞎。

近年一些小制作的古偶、輕喜劇裡,就有扮得像樣的。

好比古偶《女世子》裡的韓十一。

可算是讓人感受到了,真正足夠忽悠周遭的男裝水準。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無論從妝容扮相說——

不但舍去了女明星半永久的嬌豔欲滴的妝容。

還直接上了古裝男頭套,誠意足夠。

扮相貼合,神态也到位。

韓十一是自幼頂替自己亡弟的定國公世子,身份設定是纨绔子弟。

尤靖茹在表演上,诠釋了起定國世子的跋扈氣。

全無刻闆印象裡,小女子耍狠的嬌憨态。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演起有錢公子的輕浮好色,透出些憨氣油膩。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甚至連醉态,都不露女相。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而另一位姐,《少年遊之一寸相思》的女主張雅欽的男裝就更卷了。

為了扮好糙漢盜賊,不止戴上頭套,還做了倒模,直接把原生的女性輪廓糊得嚴實。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這不比很多半永久妝容男扮女裝舒适?

為什麼她們有差別?

除了尊重觀衆智商,更有一層是,這些演男戲,就好好扮男裝的演員們。

看到性别之前,她們先看到的戲。

作為演員,她們看到了世界上有很多比恪守性别氣質、展現性别魅力更重要的事。

相較之下,那些演男子,卻難舍展現漂亮美麗妖娆的女演員們。

釋放的銀幕信号,無非是:你看,哪怕打扮得再男孩子氣,也難掩我從骨裡透出的女性嬌媚。

如果我們的影視審美,比起欣賞劇的完整度、角色扮相的貼合度,更在乎女演員扮角色時夠不夠女人,夠不夠嬌媚。

那麼這種,女扮男裝,不是在演戲,而更近乎一種變裝play。

是連合格都算不上的。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而合格之上,就是優秀,甚至是魅力型的了。

這一類拿捏的,往往是雌雄莫辨的氣質。

雌雄莫辨為什麼進階?

不是強調某種刻闆特質。

而恰恰在于其中有一種無視性别的胸懷和魄力。

女性異裝的最動人的美,并不是模仿男人越像越好。

而是在她們展示出氣宇昂軒的風度時,眼眸流轉,又流露出一絲溫潤的感性,于是使得氣質更為包容、柔韌、多層次。

如林青霞、天海佑希,這些真正把雌雄莫辨的美玩到頂配的美人。

她們在诠釋中性化氣質時,有一共同點,即——

她們并不會因為具有男性氣質,就去否定、閹割女性氣質。

使一種美真正具備審美價值的東西,一定是它背後的理念。

而,當一種美以捧一踩一、厚此薄彼為理念,它怎麼可能打動人心。

一定會多少透出令人不适的狹隘感。

這幾年大面積崩塌的“姬圈老公”人設,原因也在此,她們是誤解了雌雄莫辨審美理念的典型。

一個明明眼裡寫滿閱曆和故事的中年女演員,卻偏生要閹割掉自己身上的韻味和複雜的自我,去cosplay一個刻闆的扁平男性形象。

其結果,就會有一種類似漫雪姐般的滑稽感。

如果一個女性在追求中性氣質的同時,否認女性氣質。

那不是進階,其實就是厭女。

因為比貶低一種性别更誅心的,是直接就看不起一種性别氣質。

也難怪很多女性想不明白這個問題。

因為社會對與女性氣質的污名化,是潛移默化到可怕的。

前不久的“病媛”事件就是一個典型。

它深刻展示了,與女性相關的詞彙,多麼容易背上負面意義,且無人為其平反。

“拼多多名媛”以及“佛媛”事件之後,有媒體立刻借勢這股厭女情緒,直接拼湊幾個小紅書美女部落客的患病筆記,生造新的熱詞:病媛。

而很快,“病媛”事件的女主出來抛物料澄清,自己确實做了手術,也沒化妝,照片并非擺拍,是報平安所用。

順帶,新聞中被拼湊的兩個女性,也抛出病例,表示自己是被造謠的。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真相令人尴尬,媒體灰溜溜删新聞,但無法改變的是,“媛”字徹底淪為一個嘲諷詞。

從精緻講究,跳躍到對女性拜金炫耀無知的嘲弄。

病媛事件,展現了由污名化女性詞,到成為污名化某一種女性氣質的過程——

将女字邊的字眼,負面的意義放大,作為某類惡行的代名詞。

從此,人們但凡看到該詞,就會無視其正面的含義,一步三跳到它最陰暗的部分。

很多女明星喜歡被人誇爺。

但卻沒想過,當一個社會叫女性爺是誇,叫男性娘則是罵的時候。

這其中暗含的邏輯,是多少應該令人所不齒的。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事實上,一個人給人感覺雌雄莫辨,已經是結果。

是其呈現出的結果。

那麼什麼是内在核心?

包容、融洽、廣闊。

除了女扮男裝,早年的喜劇則更喜歡以男扮女裝作為逗笑人物。

似乎有一種刻闆印象是,隻要男性的形象搭載了女性氣質,就一定會産生一種滑稽性。

這簡直是天大的誤會,因為這種滑稽性的産生,根本不在于男兒身女子氣。

而在于演員演的,全是刻闆印象中,有意醜化了的女性特質——

扭捏、做作、撒潑、無知、吵鬧、胸大無腦、過分在意自己外貌。

這些銀幕形象,展現了男性叙事對“娘”的天然排斥和恐懼。

但,當男演員放下成見去演繹女性氣質時,其實根本不會産生滑稽的效果。

甚至是能産生一種神秘廣闊的美感的。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飄還是那個觀點,當我們感受到一種美時,可以先想想它産生的機制,再追捧、模仿。

永遠比盲目地把任何一種看似美的東西,奉為标準拿來限制他人有正面意義。

雌雄莫辨美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其實無非就是平等和自由。

一切氣質皆平等,人人有成為自己的自由。

這些雌雄兼備的美人形象,以美告訴觀衆一個道理——

在成為某一種性别之前,先成為自己比較重要。

把一個人看做男女之前,把TA看作一個具體的人更重要。

而人的具體氣質其複雜幽微,是很難以男女概念一刀切去劃分的。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生怕讓人看不出!女扮男裝應聘程式員追愛,我用腳都想不出這劇情

雌雄莫辨美象征着一個不被性别規訓捆綁的,健康多元的審美世界和生活方式。

在那裡,女人不必一定隻能以女人的方式活着。

男人不必一定隻能以男人的方式活着。

任何一種氣質都不必成為某種标榜。

反之,任何一種氣質也不會成為低人一等的象征。

人人都不必否認某一種性别氣質。

也不必否認某一種高濃度的性别氣質追求者。

我們欣賞、向往雌雄同體的美時,真正該向往的,其實是這種美背後,人人可以不受規訓地探究自我的健康世界。

雌雄同體并不是美的圭臬,自我才是。

因它再怎麼進階。

其實也不會比一個人有選擇地營造自己的氣質,以及氣質的濃度進階。

審美在于視界,但視界源于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