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3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正式釋出,遼甯喀左發現世界最大早白垩世暴龍化石。這是我國古生物兩代科學家在全國各地尋找了40多年的物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科普價值,專家初步将其命名為“喀左中國暴龍”。
暴龍類是一類特殊的肉食恐龍,由虛骨龍類演化而來,其早期體型較小,化石發現于中國,北美和歐洲的晚侏羅至早白垩世地層中;而晚白垩世個體巨大的暴龍科化石則主要分布于東亞和北美,它們頭骨碩大,後肢粗壯,前肢卻極度退化。發現于遼甯喀左縣早白垩世九佛堂組中的喀左中國暴龍代表晚期的個體較大的霸王龍類,體長達10米。化石頭骨和腸骨的特征不同于其它暴龍,故代表一新屬種,種名“喀左”表示化石産自遼甯喀左。

出土的喀左中國暴龍頭骨(作者攝)
霸王龍是一種兇猛的食肉恐龍。生存于白垩紀晚期。是已知最大的陸生食肉類動物之一,體長11-12米,僅頭部就有1.35-1.45,最大頭骨1.58米長,身高達4米。頭骨沉重,高而側扁,具有兩個很大的眼前孔,眼眶呈橢圓形。牙齒極為發達。在齒骨、髃骨和前關節骨之間有粗大的活動韌帶固着痕迹,頸骨較短,有9至10個頸椎,其構造特點是短寬型。肩帶退化,肩胛骨細長,而肱骨短小,長僅有肩胛骨的一半。前足退化細弱,僅有二指,亦可能殘存第三指。
霸王龍腰帶非常發育,結構極為緊湊,不僅腸骨與薦椎緊密愈合,坐骨與恥骨的遠端也彼此貼合在一起;其恥骨遠端擴粗呈足狀突,而坐骨遠端為棒狀。這樣粗壯的腰帶結構,表明其後肢活動強烈。霸王龍主要生活在丘陵區,以植食性的爬行動物為主要的捕食對象。由于周圍生活環境的變化,霸王龍在晚白垩世最晚期時絕滅了。最早出土的化石是1902-1905在美國被發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我國新疆、河南也發現了此類恐龍的化石。
據悉,這具霸王龍化石的發現純屬偶然。2009年3月23日,一名在讀的遼甯大學的學生崔岩到大城子鎮小城子村花果山上散步,無意中在采石場發現了骨化石,随即上報縣國土資源局。縣國土資源局從業人員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實施了保護,并當即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主管部門負責人根據經驗一下就認定這是一塊很重要的化石标本。3月24日,經現場勘查,發現了大量從山崖上滑落下的化石标本。喀左主管部門負責人在3月25日上報給當時的遼甯省化石資源保護管理局孫永山局長。孫率領化石局的專家和沈陽師範大學的周長付博士一行7人來到恐龍産地的現場。經鑒定,認為肯定是肉食性恐龍,但究竟是何種恐龍,當時專家也難以判斷。于是在3月26日他們把這一發現上報給了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當天下午,季強、姬書安兩位古生物專家就趕到喀左。經現場勘查、鑒定,季強研究員非常激動地說:這就是他的老師和他為之苦苦尋找了半個世紀的“霸王龍化石”,是我國兩代古生物學家孜孜以求的夢想,終于在遼甯喀左發現了!
喀左中國暴龍骨架(作者攝)
經過半年的精心挖掘,該恐龍85%的部位基本都挖掘出來了。經過精心修複,恐龍的骨骼全部呈現,這是一個非常罕見、體态完整的化石标本。9月13日,正趕上朝陽市舉辦首屆國際化石節。縣政府利用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喀左縣人民會堂召開了建縣以來,規模檔次最高的一次新聞釋出會。向來自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世界頂級的古生物專家和國内著名的古40多位生物專家,國内各主要新聞媒體記者以及日本亞洲新聞中心,香港鳳凰電台等10餘家電台,釋出了這一重大發現。當晚,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中,用長達7分鐘的時間向全世界報道了這一震驚古生物界的科學成果。
喀左(右)中國暴龍遼西甲龍(左)複原圖(姜岩松繪制)
經專家證明,“喀左中國暴龍”擁有罕見的完整體态,不僅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早白垩世霸王龍,而且比美國出土的恐龍“蘇”(蘇,編号 FMNH PR2081,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儲存最完整的一具雷克斯暴龍化石)的年代早5000—6000萬年。它的發現結束了恐龍“蘇”的稱霸時代,印證了喀左“龍鄉之名”。進一步證明中國是世界上霸王龍類最主要的演化地之一,霸王龍科可能起源于亞洲,并縮小了早白垩世霸王龍類與晚白垩世霸王龍科在個體大小方向上的差異。這對深入探讨遼西熱河生物群的組成面貌、生态環境以及其古地理、古環境、古氣候分布等都有重要價值。
目前,“喀左中國暴龍”産地6.3平方公裡區域已納入國家重點化石保護集中産地;“喀左中國暴龍”國家地質公園正準備申報世界級地質公園。喀左中國暴龍為研究霸王龍科的起源提供了珍貴材料,該新屬種已顯示出霸王龍科的特征,進一步論證了中國是世界上霸王龍類最主要的演化地之一。“暴龍處于生物鍊頂端,數量非常少,能變成化石的更少,是以非常難找,很珍貴。”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說,暴龍屬于恐龍中的“祖宗”類的。專家認為,喀左發現的暴龍才是霸王龍的直系祖先類型,霸王龍統治時期至少從距今1.2億年的早白垩世就已開始,中國遼西可能是霸王龍類的真正起源地。
喀左中國暴龍的發現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首先,進一步完善了我們對暴龍類早期演化的認識,并為研究暴龍科的資源提供了珍貴材料,該新屬種以顯示出暴龍科的特征,進一步證明中國史世界上暴龍類最主要的演化地之一。暴龍科可能起源于亞洲;其次,暴龍類在早白垩世時身體已經向巨大化發展,進一步縮小了早白垩世暴龍類與晚白垩世暴龍科在個體大小方向上的差異;第三,喀左中國暴龍是遼西熱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獸腳類恐龍,它的發現對深入探讨熱河生物群的組成面貌,生态環境以及其古地理分布亦有重要價值。第四,提供了在中國山東發現的著名的諸城暴龍的可能祖先。(文哥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