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懷念我的舅舅

作者:慕廷民

當我寫完這篇文章,擡起頭,一定還會想起舅舅的樣子,經過病痛之後的輪廓,那麼清晰,似乎又那麼遙遠。這時,我才能夠真正意識到:舅舅真的去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從我記事起,舅舅就是滿頭銀發,他慈祥而威嚴,一直都被我視為榜樣。他是一個強人。強人的身上有他比一般人的優秀處,也有被一般人不可了解處。他大氣,也霸道,他痛快豪爽,也使勁用狠,他讓你尊敬也讓你畏懼,他關心他人,卻極少流露自己的感情,他剛強自負不能容忍居于人後,但生活的磨難卻讓他内心寂寞。

俗話說“養兒像外舅”,雖然和舅舅的年紀差距太大,和舅舅離得太遠,但是從小母親總是會和我講起舅舅,講舅舅是我的榜樣,講舅舅是村裡走出去的第一個幹部,他十幾歲就參加工作,從縣裡到市裡,一步一步都是靠他過人的能力和膽略。

真正開始和舅舅近距離接觸是我上高中的時候,我和母親住在離學校很近的舅舅家,每天放學,我都會在門口的報箱裡給舅舅拿去今天的報紙,舅舅會用很渾厚的聲音和我講着國家大事。下午吃過飯,我在院子裡看書,舅舅就會一個人在院子散步,他很少和我說話,每一次走到我身邊時,都會注視我很長時間,然後又安靜地走開。有時我一個人在家時,他會悄悄地走到我的房子裡,坐下來問問我在學校的事情,給我講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有一年的冬天,榆林的雪下的很大,每天早上,母親都會早早地起來,給我做好早點,然後去舅舅住的院子裡掃雪。等我吃完早點準備出門的時候,舅舅就已經從外面鍛煉回來了,腦血栓之後,舅舅一直頑強地接受着各種治療,進行着高強度的鍛煉,他一輩子都那麼要強,一輩子都不願意讓别人看到他生病的樣子。

在舅舅面前,我們做晚輩的會永遠放松。他雖然走路不友善,但是他的思維永遠都是那麼的年輕活躍,不論任何話題,他都會滔滔不絕地和你聊起來。一生從政的他,話裡永遠都有政治家般的遠見卓識和開闊視野,永遠都充滿了智慧。

近幾年,自己來到西安讀書,和舅舅接觸的機會又多了起來。這讓我感到在舅舅的眼裡,我已經從一個小孩兒上升到可以和他平起平坐談人生談事業的階段了。也許是舅舅突然意識到自己老了,他總是會和我講起母親小時候苦難的童年,兩歲時沒了媽,從小光着腳長大。很多次他都囑咐我,要好好孝順母親,有機會了應該給母親寫本傳。每次想起這些,我的心裡都會異常地難受,我知道,舅舅雖然老了,病魔纏身,可是他的心裡,一直牽挂着自己遠在家鄉的妹妹,牽挂着我。

晚年的舅舅,脾氣變得格外暴躁,他很容易情緒激動,一開口就會罵人,親人們充滿了不解和厭煩,可是我知道,舅舅是孤獨的,十多年疾病的纏繞,讓他一個曾經叱咤風雲的人,幾乎變得半身不遂,十多年中,先後有兩個兒子離他而去,晚年喪子的凄涼,又豈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了的?然而,他像所有的陝北漢子一樣,一次次地挺着腰杆,默默承受着生活給予他的不公和災難。

舅舅的愛是大愛,雖然沒有點點滴滴的關懷,但是他的愛卻嚴肅、剛強、博大精深。他充滿坎坷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記載了家族命運的大典,不論任何時候讀起,都閃爍着睿智的光芒,讓我擷取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兩個月前,母親來西安看望病重的舅舅,我送母親至舅舅家,老人無力地躺在床上,好像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衰老了,渾身上下消瘦得隻剩下一團皮,那個在我眼裡曾經威風凜凜、龍骧虎嘯的漢子,此刻像個無助的小孩兒。他拉着我的手,用微弱的聲音說:“舅舅不行了,舅舅不行了”。一瞬間,我的眼淚奪眶而出,這麼些年積壓在心裡的情感讓我的心裡翻江倒海地難受。

4月25日晚上,我再去醫院看望舅舅,我去時,舅舅剛從剛從昏迷中醒來,他渾身插滿了管子,母親告訴我,舅舅好幾天都沒有吃東西了,隻有靠每天輸一些營養液,舅舅用瘦骨伶仃的手,又一次緊緊地握着我,這一次,我感覺舅舅是在用盡自己所有的力氣來握我,他轉過頭很自豪地對照顧他的護工說:“這是我外甥”,誰知道,這竟是舅舅留給我的最後一句話。他一直死死地握着,握了很久很久。當時我一言不發,想必讓老人失望了。我不是不願意說,而确實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怎麼說。人生苦短、命運無常,在這樣一個經曆了太多磨難和變故的老人面前,我知道,所有的安慰都是蒼白的。

再後來,不斷地聽到舅舅病危的消息,好幾次我都想再去醫院看看舅舅,可又怕人去多了給舅舅添亂,那段時間,我最害怕的就是接到母親的電話,每天晚上我都要發資訊給母親,問問舅舅的情況,我在心底裡祈禱,祈禱舅舅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樣,躲過這一劫。

5月1日的下午,我在家中午休時夢見舅舅去世了,我一下子從夢中驚醒,身上驚出一身虛汗,我的心裡隐約有種不祥的預兆。六點多鐘時,接到母親的電話,她聲音沉重地告訴我,舅舅去世了,時間是下午四點四十六分。我趕緊趕往舅舅家,一進門就看到了擺在客廳中間的遺像,那一瞬間我才真正意識到,舅舅不在了,真得不在了。

在舅舅治喪期間,我一個人坐在舅舅曾經躺過的床上,盯着客廳裡舅舅的遺像發呆。我無數次遠遠地看着,用眼睛去素描舅舅的臉龐,讓舅舅的音容笑貌永遠地刻在我的心裡。

5月3日一大早,舅舅的遺體告别儀式舉行,當我看着莊嚴的追悼大廳外面,舅舅的名字出現在巨大的挽幛上,那個曾經出現在我生命中熟悉的名字,那個曾經像豐碑一樣偉岸的名字,現在卻變成了白色的時候,一切全改變了,我的心裡酸酸的,舅舅真得是走了。他安靜地睡在鮮花翠柏之中,像過去一樣,慈祥而威嚴,身上蓋着鮮紅的黨旗。從此,在這個城市,再也看不到他筆直的身影,再也聽不到他爽朗的笑聲了,縱然我活到一百歲,一千歲,再也見不到舅舅了。我們大家族的擎天柱就這樣坍塌了!

我再也不能像從前一樣,可以在任何時候撥個電話,隻要打聲招呼:“舅舅,我今天去看您”,然後就可以奔到龍首村中心醫院家屬院去叩那扇藍色的門。舅舅也總是坐在客廳沙發旁邊的椅子上靜靜地候着,偏着頭,用他炯炯有神的眼睛迎接着我。從此的家庭聚會上也再也看不到舅舅的影子了,以前每逢節假日,舅舅一家人總是會叫上在西安上學的我,一起出去吃飯。他永遠都是那麼地體面,盡管行動不友善,但每一次出門時,總是要穿最幹淨最整潔的衣服,要把襯衣紮在皮帶裡,要把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皮鞋擦得幹幹淨淨。

這幾天,我的眼睛常常為舅舅的苦難曆程而感動,每當一個人獨處時,腦海中常常浮現出舅舅最後一次見我時的樣子,幾次不由自主地哭了起來。

舅舅,我的舅舅,我知道您一生坎坷,但是面對生活的磨難與不公,您内心始終保持一份淡定和從容!您從來不缺乏生存的智慧和做人的哲理,幾乎洞明世事,特别地人情練達。是的,一切都是煙雲,一切都會過去!這又是怎樣一種心境!人,應該如何活着才不枉一生?又應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不公與得失?經曆人生大起大落的人,還會在乎得失,名利嗎?體驗了親人的生離死别,還有什麼不能容忍,不能釋懷的呢?您給我們晚輩留下了太多、太多人生的思考和啟迪!您是一個大抱負的人,從政或許還不是您人生的第一選擇,但您幹什麼都會幹成,您對的人生的了解就像火一樣燃出炙人的燦爛光焰。

舅舅,我的舅舅,您還記得您離開榆林時把自己珍藏的手表送給我,并鼓勵我好好學習,争取考到西安上大學。

舅舅,我的舅舅,您可知道我一直帶着您送我的手表,看着它,我就會想起您和我說過的每一句話,想起母親給我講的“要像你舅舅一樣,頂天立地”。

舅舅,我的舅舅,您還記得您在病床上還在為我的工作操心,還一遍遍地告訴母親,要我擺正心态,切記好高骛遠。

舅舅,我的舅舅,您可知道直到現在,我還不習慣一轉身已經尋不見您的身影,推開您家的門,已經不能先叫一聲“舅舅”,已經沒有您老态龍鐘地坐在椅子上和我談心聊天的生活。看到報紙上不管是誰的訃告,我仍情不自禁地先看故人的享年,比一比您的享年孰多孰少。看到電視上播放的世博會是那麼精彩,就會埋怨地想,為什麼舅舅不可以年輕幾歲,要是您能健康地多活兩年,您也許可以看看世博會開幕的盛況。

而這一切,現在都留在了藍天白雲中,留在了那一縷縷的青煙裡,留在了那永遠也穿越不了陰陽的黑土地!隔着陰陽,隔着天地,隔不斷我對舅舅的思念。

人,總是喜歡說,最珍貴的是永遠也得不到的。其實,最珍貴是我們身邊所擁有的,不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應該珍惜的,是身邊每一個人,那是因為有緣,才能夠走到一起。要懂得珍惜,不是那些得不到或者已經失去的,而是你現在已經擁有的。

生顧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不知道通過這一次的寫作,通過這些散亂的段落,關于舅舅,是否可以把那全部的感情、痛苦、悔恨,留給這些文字,并就此丢棄在文字之中。從此就讓這些文字去承受我所不能承受的。人生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但是親情卻像是蝸牛一般與人生一樣長久的附着于人生的軀殼。或許人生隻是憑借真實的親情,才獲得了意義。今夜,在這個蔓延着無限思念的時刻,我隻感到有股力量,助我快快振奮起來,我懂,那是敬愛的舅舅賜予的!

寫于2010年5月6日淩晨,舅舅仙逝第五天,此文章是我表弟為紀念我的父親而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