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作者:每日輕讀書
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李雲迪嫖娼被抓,一時之間鬧得沸沸揚揚,李雲迪臭了,但事情還沒有結束。

嫖娼這事兒,放在暗處說,拷問的是人性,拿到明面上來說,拷問的就是人的道德。

道德拷問一旦開始,不道德就四處存在。

這不得不讓人想到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及她的故事,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

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01</h1>

毫無疑問,瑪格麗特是一個妓女,她酷愛茶花,一個月裡,有二十五天她會帶着白色茶花,其餘五天則換上紅色茶花,是以被稱為茶花女。

她靠出賣肉體,過着奢靡的生活,周旋于男人之間。

的确,這樣一個女人,在很多人看來,就是道德敗壞,就是不要臉,但是作家小仲馬還是選擇将她的苦難曆程公之于衆,是以就有了這個故事——《茶花女》。

“如果覺得與其把這些女人的苦難公之于衆,不如保持緘默,那麼,她們未經審問便被判罪,未經判決便被蔑視,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可恥行為。”

年輕漂亮的瑪格麗特,在妓女行業裡可謂一枝獨秀,出沒在她身邊的男人,都非富即貴,出手闊綽,他們在占有瑪格麗特的同時,也維持着她奢侈的生活。

一些男子因為她傾家蕩産,還有很多暗地裡抱怨自己财富不豐,沒有親近她的機會。

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着,直到有一天,一個叫做阿爾芒的男子出現在她的生命裡,命運的軌迹才開始轉變。

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02</h1>

阿爾芒第一次見到瑪格麗特時,她穿着白色的鑲滿花邊的細紗長裙,戴着富有異國情調的印度方圍巾,頭戴意大利草帽,手腕上一隻别緻的手镯。

她一到,就引起商店裡人群的騷動,贊歎聲此起彼伏,她太漂亮了。

阿爾芒呆呆地看着,隻差沒流出三斤口水。

一見鐘情,他愛上了這個姑娘。

在一場大型演出上,阿爾芒再一次見到了瑪格麗特,經朋友介紹,他認識了瑪格麗特,也知道她是一個妓女。

那次見面,兩人并不愉快,阿爾芒緊張得臉紅脖子粗,可是瑪格麗特出于職業習慣,嘲諷了阿爾芒。

在妓女行業裡,她們喜歡惡作劇,捉弄初次與她們見面的人,因為她們自身必須忍受那些每天與她們見面的人的侮辱,而她的嘲諷,明顯就是一種報複。

阿爾芒覺得自己遭受到侮辱,同時也覺得看錯了人,錯付了愛,因為瑪格麗特和其他女人沒什麼兩樣。

可是,越是想忘記,越是忘不了。

阿爾芒決定,哪怕傾家蕩産、身敗名裂,也要占有瑪格麗特。

她偷偷關注着茶花女,哪怕隻是遠遠看着她,阿爾芒也覺得高興,可是不久後,瑪格麗特因為生活放縱,肺病複發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阿爾芒天天探問她的病情,直到瑪格麗特離開巴黎去遠方療養。

時間會沖洗掉很多記憶,哪怕是愛情,阿爾芒也是這麼覺得的。

然而,有些愛并不會随時間消失,隻會像一杯酒,越來越有味道,為了滿足靈魂的需求,我們需要經曆很多,并且編造許多借口。

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8">03</h1>

兩年以後,阿爾芒再次在劇院裡看到瑪格麗特。

此時的瑪格麗特,在一個老公爵的監督下生活,老公爵年紀雖大,但富可敵國,由于瑪格麗特跟公爵因病去世的女兒很像,公爵将她當成女兒一樣對待,甚至隻要瑪格麗特“痛改前非”,他願意給她她想要的一切。

然而,這個習慣了放蕩、夜夜笙歌、縱情聲色的姑娘,過不了公爵要求的那種單調的生活,一回到巴黎,背着公爵偷偷幹起了妓女的勾當,和各種男人交往。

再次見到瑪格麗特,那些沉默的愛突然活躍起來,阿爾芒也不再是過去的傻少年,而是一個老成的男子。

得知阿爾芒在她生病期間做的一切,瑪格麗特也改變了自己的态度,高看了阿爾芒一眼。

交談中,阿爾芒再也掩飾不了自己的深情,他說:“我要做您的朋友,您的親人,我一定不讓您再這樣作踐自己了。”

他深情地表白,要照顧瑪格麗特,要天天在她的身邊。

這份深情,感動了瑪格麗特,她接受了這份感情,然而,她也擔心,如果這事兒被公爵知道了,公爵就會丢下她不管,讓她自身自滅。

愛是救贖,也是地獄。

愛也是自私的,當阿爾芒看到瑪格麗特和G伯爵相會時,他還是嫉妒得發瘋,在嫉妒的折磨下,對瑪格麗特缺乏信任的阿爾芒,寫了一封分手信,想以此刺激瑪格麗特,可是阿爾芒左等右等,偏偏等不到瑪格麗特的回信。

事後得知,瑪格麗特一年要花掉十多萬法郎,也是以欠下巨額債務,阿爾芒沒有多少錢,支付不起她的花銷,她和G伯爵交往,是因為G伯爵給了她很多錢。

瑪格麗特也愛上了阿爾芒,她覺得阿爾芒愛她,隻是因為愛她,而其他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才愛她,在他們看來,妓女不是人,而是玩物。

最終,瑪格麗特為了阿爾芒,冒着被公爵抛棄的風險,一起去了鄉下。

在鄉下,他們過着甜蜜美好的日子,但公爵還是發現了瑪格麗特的情人阿爾芒,如果瑪格麗特不離開阿爾芒,他就不會再給她錢。

瑪格麗特的選擇是,甯可不要錢,也要和阿爾芒在一起。

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4">04</h1>

“過去我養了一條狗,當我咳嗽時,它就會用悲哀的神情看着我,它成了我唯一愛過的動物。”

世界上美好的東西不多,情人的真心是一樣。

阿爾芒用自己的真心,讓自己成了瑪格麗特深深愛着的人,她拒絕了其他男人,隻屬于阿爾芒一個人,她要和過去的生活告别。

但為了償還債務,沒有經濟來源的她不得不變賣東西。

愛是靈魂的需要,錢是生活的需要,靈魂的需要與錢無關,但是有時候為了靈魂,人們要付出金錢的代價。

人毫無愛情的時候,就滿足于虛榮,一旦有了愛,虛榮就變得一文不值了。

此時的瑪格麗特,不得不為她過去的生活買單,她希望和阿爾芒一起去意大利生活,在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生活,重新開始。

可阿爾芒不願意,他不相信瑪格麗特可以過那種生活,這是阿爾芒心裡的虛榮,也是他對茶花女的不信任。

愛情一直在面臨考驗,但最大的考驗其實往往來自身邊的人,阿爾芒父親的出現,徹底粉碎了瑪格麗特愛情的美夢。

父親強勢介入,要求阿爾芒離開瑪格麗特,因為他覺得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像瑪格麗特這樣的女人,是不可能有純潔的愛情的,而且家族的榮耀不容玷污。

為了讓他們分開,父親甚至趁阿爾芒不在的時候,獨自去見瑪格麗特,他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點江山,茶花女自然盡力辯護,證明自己沒有多花阿爾芒一分錢,甚至拿出了自己典當物品的票據。

一計不行,又來一計,父親又說阿爾芒的妹妹正準備要嫁給一個體面的公子,如果阿爾芒不和瑪格麗特斷絕關系,這樁美滿的婚事就要成為泡影。

甯毀十座廟,不拆一樁婚,瑪格麗特毫無辦法,她可以不妥協,可是夾在中間的阿爾芒該多為難啊,他會成為玷污家族榮譽的罪人,也會成為毀掉妹妹幸福的罪人。

最終,她選擇了屈服,她不得不屈服,因為她是一個妓女,是以哪怕她有最真摯的感情,也比不上别人的幸福,她是不配有幸福的。

瑪格麗特走了,這個可憐的女人,什麼也沒說就走了,重新成了另一個男人的情人。

她給了阿爾芒一封信:

那個失足的女人叫瑪格麗特,她曾一度真心愛過您。

現在她隻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早早結束她的可悲生命。

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4">05</h1>

阿爾芒覺得,瑪格麗特終究是一個妓女,擺脫不了金錢的誘惑,是以她才會選擇離開。

一切都重新開始,可一切都沒法重新開始了。瑪格麗特回不到過去,阿爾芒也不可能當做什麼都沒發生。

沒有了愛情,瑪格麗特已經沒有了希望,她比以前更加放縱,身體也越來越糟糕。

對瑪格麗特失望的阿爾芒,想方設法進行報複,他羞辱瑪格麗特,傷害瑪格麗特,可瑪格麗特從來沒有解釋。

直到身體垮了,沒有人再關心她,她好像被世界抛棄了,以前那些圍着她轉的男人,誰也沒有管她。

病中,她不停地給阿爾芒寫信,将真相告訴阿爾芒。

可是直到死,她也沒再見到夫妻最後一面。

妓女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是這個世界之是以存在妓女,是因為有了男人,妓女不是天生的妓女,而是人造出來的妓女。

作者小仲馬說:

我并非在宣揚淫穢醜惡,但是無論何時何地聽到這種高貴的受苦人在祈求,我都會為其做宣揚。

瑪格麗特隻是一個不幸的女人,但是這個女人,遠比那些懷抱着虛僞的道德的“正人君子”更讓人欽佩。

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也有幾個令人欽佩的妓女:

怒沉百寶箱的杜麗娘,還有桃花扇裡的李香君,她們是失足的女人,但他們曾真誠地愛過,真誠地活過。

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8">06</h1>

我相信,沒有人願意用身體去賣錢,人生下來不是為了成為妓女,也不是為了成為娼客,就像豬生下來也不是為了給别人吃的。

誰要是說豬生下來就是為了給人吃的,那麼不是他無知,就是他瘋了。

我永遠記得《駱駝祥子》裡,那個為了兩個弟弟能活下去,不得不去賣身的女人小福子,她有什麼辦法呢?難道看着兩個弟弟餓死嗎?可是她做了妓女之後,人們卻沒有看到她的高貴,卻隻是指責她的不幸。

我覺得,小福子出賣身體固然可恥,但是那些不明真相就橫加指責的人,更是可怕,他們用虛僞的道德來評價别人,可是看着别人的不幸,他們無動于衷,沒有誰伸出援手,否則小福子也不至于會死。

假如他們的道德真像他們罵别人時那麼高尚,那麼他們就應該稍微幫助一下那走投無路的小福子。

很多事情也許不用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他們随意評論,隻是因為他們靈魂空虛,不說别人的不幸生活就沒滋味,非要說得别人無地自容才爽,然而這就更加可恨了。

人間的許多悲劇,往往是因為有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有些人的死亡,是被看熱鬧的人吐唾沫淹死的。

而在茶花女當中,阿爾芒的父親看似道德高尚,高尚到可以随意侮辱妓女,但是其實自私卑鄙,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做卑鄙的事情還不算,還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制裁别人。

這就是假模假式,這就是虛僞。

這種的道德,很不道德。

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9">07</h1>

道德評價這件事,做起來簡直太容易了,而且本身就立于不敗之地,絕無失敗的可能。

有些人看見别人失足,就抓住失足這件事,狠狠地将别人踩死,而且不容反抗,不容辯護,誰要是辯護,那就是罪加一等,就是道德敗壞。

是以大多數人都會道德評價,但隻有少數人會反思,會成長。

西方有一個故事讓我覺得很感動,耶稣的門徒曾抓到一個妓女,他們将此女押到耶稣面前,請求處死他,耶稣看了看妓女,又看了看他的門徒,他說,你們誰沒有犯過錯,誰就可以扔石頭砸他。

大家沉默了,最後竟沒有一個人向那個妓女扔石頭,而是默默走開了。

這個故事時常讓我覺得感動,不是為妓女感動,不管是有什麼苦衷,做妓女總是不好的,而且應該引以為鑒,我感動的是耶稣的那群門徒,都很誠實,而且他們有反思能力。

而反思,應該是悲劇給人最主要的啟示,絕非絕非為了成為人們的談資,而是為了啟迪人們内心最高尚的情感。

道德要求高的人,往往會從别人的悲劇裡看到自己的身上的不足,哪怕他沒有去嫖娼,但是曾經有一個念頭要去嫖娼,那對他來說,也是需要改變的地方。

因為有了那一個念頭,隻要再有一個适當的時機,自己恐怕也難免要去嫖一嫖。

曾國藩在成為聖人之前,身上有很多壞脾氣,但是他那人比較厲害,從内心不好的想法開始,他一樣一樣格,最後成了别人眼中的聖人。

舉個例子,最開始格的時候,他想像朱熹說的那樣,存天理,去人欲,是以如果大中午天熱難耐,看到妻子,忍不住想到了男女之事,他就扇自己幾巴掌,然後關在屋子裡繼續格。

真正的道德,應該是用來要求自己的,而不是用來要求别人的,道德一旦變成要求别人,是否道德,就值得思考了。

文學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虛僞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2">08</h1>

再說最近李雲迪的事兒,一件醜事,卻鬧得沸沸揚揚。

這樣也好,殺雞儆猴,引以為戒的效果就更好。

但是,可千萬别當熱鬧看完了,什麼也沒想到,人性裡面很多卑劣的東西,比嫖娼好不到哪裡去,那些東西一旦有了實踐的環境,也許會成為更大的醜事。

是以,看到别人笑話的時候,還是往自己身上瞄一瞄,看看自己是否有要注意的地方,否則,就變成假模假式了,嘴巴上指點别人的江山,行動上比别人還不如。

《茶花女》是小仲馬對虛僞道德的控訴,這本書裡的故事,在小仲馬身上也上演過。

《茶花女》一經出版,就轟動了法國文壇。

我覺得,如果是八卦的東西變得流行,說明的是人心的空虛,需要用八卦來填充。

但若是嚴肅的東西變得流行,說明是精神的需求,人的精神,在渴望拯救。

現在,嚴肅的東西閉門不出,明星的八卦人盡皆知,恰恰說明,人心空虛,絕非個别,而是普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