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李云迪嫖娼被抓,一时之间闹得沸沸扬扬,李云迪臭了,但事情还没有结束。

嫖娼这事儿,放在暗处说,拷问的是人性,拿到明面上来说,拷问的就是人的道德。

道德拷问一旦开始,不道德就四处存在。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及她的故事,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

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01</h1>

毫无疑问,玛格丽特是一个妓女,她酷爱茶花,一个月里,有二十五天她会带着白色茶花,其余五天则换上红色茶花,因此被称为茶花女。

她靠出卖肉体,过着奢靡的生活,周旋于男人之间。

的确,这样一个女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道德败坏,就是不要脸,但是作家小仲马还是选择将她的苦难历程公之于众,因此就有了这个故事——《茶花女》。

“如果觉得与其把这些女人的苦难公之于众,不如保持缄默,那么,她们未经审问便被判罪,未经判决便被蔑视,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可耻行为。”

年轻漂亮的玛格丽特,在妓女行业里可谓一枝独秀,出没在她身边的男人,都非富即贵,出手阔绰,他们在占有玛格丽特的同时,也维持着她奢侈的生活。

一些男子因为她倾家荡产,还有很多暗地里抱怨自己财富不丰,没有亲近她的机会。

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直到有一天,一个叫做阿尔芒的男子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命运的轨迹才开始转变。

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02</h1>

阿尔芒第一次见到玛格丽特时,她穿着白色的镶满花边的细纱长裙,戴着富有异国情调的印度方围巾,头戴意大利草帽,手腕上一只别致的手镯。

她一到,就引起商店里人群的骚动,赞叹声此起彼伏,她太漂亮了。

阿尔芒呆呆地看着,只差没流出三斤口水。

一见钟情,他爱上了这个姑娘。

在一场大型演出上,阿尔芒再一次见到了玛格丽特,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玛格丽特,也知道她是一个妓女。

那次见面,两人并不愉快,阿尔芒紧张得脸红脖子粗,可是玛格丽特出于职业习惯,嘲讽了阿尔芒。

在妓女行业里,她们喜欢恶作剧,捉弄初次与她们见面的人,因为她们自身必须忍受那些每天与她们见面的人的侮辱,而她的嘲讽,明显就是一种报复。

阿尔芒觉得自己遭受到侮辱,同时也觉得看错了人,错付了爱,因为玛格丽特和其他女人没什么两样。

可是,越是想忘记,越是忘不了。

阿尔芒决定,哪怕倾家荡产、身败名裂,也要占有玛格丽特。

她偷偷关注着茶花女,哪怕只是远远看着她,阿尔芒也觉得高兴,可是不久后,玛格丽特因为生活放纵,肺病复发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阿尔芒天天探问她的病情,直到玛格丽特离开巴黎去远方疗养。

时间会冲洗掉很多记忆,哪怕是爱情,阿尔芒也是这么觉得的。

然而,有些爱并不会随时间消失,只会像一杯酒,越来越有味道,为了满足灵魂的需求,我们需要经历很多,并且编造许多借口。

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8">03</h1>

两年以后,阿尔芒再次在剧院里看到玛格丽特。

此时的玛格丽特,在一个老公爵的监督下生活,老公爵年纪虽大,但富可敌国,由于玛格丽特跟公爵因病去世的女儿很像,公爵将她当成女儿一样对待,甚至只要玛格丽特“痛改前非”,他愿意给她她想要的一切。

然而,这个习惯了放荡、夜夜笙歌、纵情声色的姑娘,过不了公爵要求的那种单调的生活,一回到巴黎,背着公爵偷偷干起了妓女的勾当,和各种男人交往。

再次见到玛格丽特,那些沉默的爱突然活跃起来,阿尔芒也不再是过去的傻少年,而是一个老成的男子。

得知阿尔芒在她生病期间做的一切,玛格丽特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高看了阿尔芒一眼。

交谈中,阿尔芒再也掩饰不了自己的深情,他说:“我要做您的朋友,您的亲人,我一定不让您再这样作践自己了。”

他深情地表白,要照顾玛格丽特,要天天在她的身边。

这份深情,感动了玛格丽特,她接受了这份感情,然而,她也担心,如果这事儿被公爵知道了,公爵就会丢下她不管,让她自身自灭。

爱是救赎,也是地狱。

爱也是自私的,当阿尔芒看到玛格丽特和G伯爵相会时,他还是嫉妒得发疯,在嫉妒的折磨下,对玛格丽特缺乏信任的阿尔芒,写了一封分手信,想以此刺激玛格丽特,可是阿尔芒左等右等,偏偏等不到玛格丽特的回信。

事后得知,玛格丽特一年要花掉十多万法郎,也因此欠下巨额债务,阿尔芒没有多少钱,支付不起她的花销,她和G伯爵交往,是因为G伯爵给了她很多钱。

玛格丽特也爱上了阿尔芒,她觉得阿尔芒爱她,只是因为爱她,而其他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才爱她,在他们看来,妓女不是人,而是玩物。

最终,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冒着被公爵抛弃的风险,一起去了乡下。

在乡下,他们过着甜蜜美好的日子,但公爵还是发现了玛格丽特的情人阿尔芒,如果玛格丽特不离开阿尔芒,他就不会再给她钱。

玛格丽特的选择是,宁可不要钱,也要和阿尔芒在一起。

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4">04</h1>

“过去我养了一条狗,当我咳嗽时,它就会用悲哀的神情看着我,它成了我唯一爱过的动物。”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不多,情人的真心是一样。

阿尔芒用自己的真心,让自己成了玛格丽特深深爱着的人,她拒绝了其他男人,只属于阿尔芒一个人,她要和过去的生活告别。

但为了偿还债务,没有经济来源的她不得不变卖东西。

爱是灵魂的需要,钱是生活的需要,灵魂的需要与钱无关,但是有时候为了灵魂,人们要付出金钱的代价。

人毫无爱情的时候,就满足于虚荣,一旦有了爱,虚荣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此时的玛格丽特,不得不为她过去的生活买单,她希望和阿尔芒一起去意大利生活,在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生活,重新开始。

可阿尔芒不愿意,他不相信玛格丽特可以过那种生活,这是阿尔芒心里的虚荣,也是他对茶花女的不信任。

爱情一直在面临考验,但最大的考验其实往往来自身边的人,阿尔芒父亲的出现,彻底粉碎了玛格丽特爱情的美梦。

父亲强势介入,要求阿尔芒离开玛格丽特,因为他觉得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像玛格丽特这样的女人,是不可能有纯洁的爱情的,而且家族的荣耀不容玷污。

为了让他们分开,父亲甚至趁阿尔芒不在的时候,独自去见玛格丽特,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点江山,茶花女自然尽力辩护,证明自己没有多花阿尔芒一分钱,甚至拿出了自己典当物品的票据。

一计不行,又来一计,父亲又说阿尔芒的妹妹正准备要嫁给一个体面的公子,如果阿尔芒不和玛格丽特断绝关系,这桩美满的婚事就要成为泡影。

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婚,玛格丽特毫无办法,她可以不妥协,可是夹在中间的阿尔芒该多为难啊,他会成为玷污家族荣誉的罪人,也会成为毁掉妹妹幸福的罪人。

最终,她选择了屈服,她不得不屈服,因为她是一个妓女,所以哪怕她有最真挚的感情,也比不上别人的幸福,她是不配有幸福的。

玛格丽特走了,这个可怜的女人,什么也没说就走了,重新成了另一个男人的情人。

她给了阿尔芒一封信:

那个失足的女人叫玛格丽特,她曾一度真心爱过您。

现在她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早早结束她的可悲生命。

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4">05</h1>

阿尔芒觉得,玛格丽特终究是一个妓女,摆脱不了金钱的诱惑,所以她才会选择离开。

一切都重新开始,可一切都没法重新开始了。玛格丽特回不到过去,阿尔芒也不可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没有了爱情,玛格丽特已经没有了希望,她比以前更加放纵,身体也越来越糟糕。

对玛格丽特失望的阿尔芒,想方设法进行报复,他羞辱玛格丽特,伤害玛格丽特,可玛格丽特从来没有解释。

直到身体垮了,没有人再关心她,她好像被世界抛弃了,以前那些围着她转的男人,谁也没有管她。

病中,她不停地给阿尔芒写信,将真相告诉阿尔芒。

可是直到死,她也没再见到爱人最后一面。

妓女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是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妓女,是因为有了男人,妓女不是天生的妓女,而是人造出来的妓女。

作者小仲马说:

我并非在宣扬淫秽丑恶,但是无论何时何地听到这种高贵的受苦人在祈求,我都会为其做宣扬。

玛格丽特只是一个不幸的女人,但是这个女人,远比那些怀抱着虚伪的道德的“正人君子”更让人钦佩。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也有几个令人钦佩的妓女:

怒沉百宝箱的杜丽娘,还有桃花扇里的李香君,她们是失足的女人,但他们曾真诚地爱过,真诚地活过。

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8">06</h1>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用身体去卖钱,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成为妓女,也不是为了成为娼客,就像猪生下来也不是为了给别人吃的。

谁要是说猪生下来就是为了给人吃的,那么不是他无知,就是他疯了。

我永远记得《骆驼祥子》里,那个为了两个弟弟能活下去,不得不去卖身的女人小福子,她有什么办法呢?难道看着两个弟弟饿死吗?可是她做了妓女之后,人们却没有看到她的高贵,却只是指责她的不幸。

我觉得,小福子出卖身体固然可耻,但是那些不明真相就横加指责的人,更是可怕,他们用虚伪的道德来评价别人,可是看着别人的不幸,他们无动于衷,没有谁伸出援手,否则小福子也不至于会死。

假如他们的道德真像他们骂别人时那么高尚,那么他们就应该稍微帮助一下那走投无路的小福子。

很多事情也许不用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他们随意评论,只是因为他们灵魂空虚,不说别人的不幸生活就没滋味,非要说得别人无地自容才爽,然而这就更加可恨了。

人间的许多悲剧,往往是因为有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有些人的死亡,是被看热闹的人吐唾沫淹死的。

而在茶花女当中,阿尔芒的父亲看似道德高尚,高尚到可以随意侮辱妓女,但是其实自私卑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做卑鄙的事情还不算,还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制裁别人。

这就是假模假式,这就是虚伪。

这种的道德,很不道德。

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9">07</h1>

道德评价这件事,做起来简直太容易了,而且本身就立于不败之地,绝无失败的可能。

有些人看见别人失足,就抓住失足这件事,狠狠地将别人踩死,而且不容反抗,不容辩护,谁要是辩护,那就是罪加一等,就是道德败坏。

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道德评价,但只有少数人会反思,会成长。

西方有一个故事让我觉得很感动,耶稣的门徒曾抓到一个妓女,他们将此女押到耶稣面前,请求处死他,耶稣看了看妓女,又看了看他的门徒,他说,你们谁没有犯过错,谁就可以扔石头砸他。

大家沉默了,最后竟没有一个人向那个妓女扔石头,而是默默走开了。

这个故事时常让我觉得感动,不是为妓女感动,不管是有什么苦衷,做妓女总是不好的,而且应该引以为鉴,我感动的是耶稣的那群门徒,都很诚实,而且他们有反思能力。

而反思,应该是悲剧给人最主要的启示,绝非绝非为了成为人们的谈资,而是为了启迪人们内心最高尚的情感。

道德要求高的人,往往会从别人的悲剧里看到自己的身上的不足,哪怕他没有去嫖娼,但是曾经有一个念头要去嫖娼,那对他来说,也是需要改变的地方。

因为有了那一个念头,只要再有一个适当的时机,自己恐怕也难免要去嫖一嫖。

曾国藩在成为圣人之前,身上有很多坏脾气,但是他那人比较厉害,从内心不好的想法开始,他一样一样格,最后成了别人眼中的圣人。

举个例子,最开始格的时候,他想像朱熹说的那样,存天理,去人欲,所以如果大中午天热难耐,看到妻子,忍不住想到了男女之事,他就扇自己几巴掌,然后关在屋子里继续格。

真正的道德,应该是用来要求自己的,而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道德一旦变成要求别人,是否道德,就值得思考了。

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妓女《茶花女》:比嫖娼更可怕的,是虚伪的道德0102030405060708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2">08</h1>

再说最近李云迪的事儿,一件丑事,却闹得沸沸扬扬。

这样也好,杀鸡儆猴,引以为戒的效果就更好。

但是,可千万别当热闹看完了,什么也没想到,人性里面很多卑劣的东西,比嫖娼好不到哪里去,那些东西一旦有了实践的环境,也许会成为更大的丑事。

所以,看到别人笑话的时候,还是往自己身上瞄一瞄,看看自己是否有要注意的地方,否则,就变成假模假式了,嘴巴上指点别人的江山,行动上比别人还不如。

《茶花女》是小仲马对虚伪道德的控诉,这本书里的故事,在小仲马身上也上演过。

《茶花女》一经出版,就轰动了法国文坛。

我觉得,如果是八卦的东西变得流行,说明的是人心的空虚,需要用八卦来填充。

但若是严肃的东西变得流行,说明是精神的需求,人的精神,在渴望拯救。

现在,严肃的东西闭门不出,明星的八卦人尽皆知,恰恰说明,人心空虚,绝非个别,而是普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