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日本人真是太愛貓了。

比如航船上保護佛經的“唐貓”、浮世繪中的貴族寵貓,比如夏目漱石筆下的《我是貓》,比如妖貓或貓又,還有龍貓、機器貓、報恩的貓。

日本人在與貓幾百年的相處後,他們将自己情感中的無法釋放的暗區投射在貓身上。

藝術家将貓作為喻體,實際他們意将把自己比作貓,貓妖即是心中的惡,可愛的貓則是信仰中對自然的敬畏。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我也是太喜歡這些日式的中文譯名了。

比如《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青春期豬頭少年不做懷夢少女的夢》《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

當然,我也不偏袒和隐藏對韓劇片名的鐘情。

比如《了解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系》《天氣好的話,我會去找你》《很便宜,千裡馬超市》《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雖然每次都離别,但我們會再次相愛》。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毫不隐瞞,我是因為這部動漫的片名而決定付費觀看的——《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以下簡稱《面具》)。光聽片名就感受到了青春期少女逃避遁世,雖然可恥但有用,最後又前進乘風破浪的元氣。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這部岡媽編劇的新作本計劃于6月5日在日本上映,疫情影響,現在由NETFILX獨家發行,而國内播出版權則被抖音和西瓜視訊買到了。

頭條系這幾天又是變身漫畫特效、又是上線各類動漫作品,已然跟B站拉開陣仗、短兵相接了。

說回這部動漫的故事,有種宮崎駿《貓的報恩》的世界架構,以及新海誠《你的名字》身體靈魂互換的關系設定,當然也隻是相似,畢竟這兩部作品的架構和設定也不是獨創。

《面具》同樣講述的是少女美代和少年日之出之間的故事,他們都有不太幸福的家庭以及不堪承受的青春痛楚。

美代的父母離異、父親再婚,她與父親和繼母薰小姐一起住;日之出的父親早逝、做陶器的爺爺即将退休,身上背負很大的壓力。

美代因為說出“讨厭這個世界,想讓這個世界毀滅”的話,是以在夏日祭廟會上遇到了賣貓面具的貓。而在她成為小白貓的時候,恰好遇到了日之出,日之出看到這隻貓像極了他失去的狗——大郎而表現出份外的喜愛。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美代成為了大郎的替代,但也在日之出那兒找到了久違的呵護和被愛的感覺,但卻分不出自己作為美代和大郎的界限,終于在越來越厭惡那個離異、重組的家庭時選擇永遠做一隻貓,進而遠離人間。

與此同時,日之出也開始發現美代和大郎身上共有的“陽光的味道”以及一些動作和行為。但因為個人家庭的壓力,他始終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内心情感和選擇。

直到薰小姐養了十二年的“黃豆粉”替代了美代變成人類,然後揭穿了這一切,日之出和美代才開始了貓島上的冒險救贖之旅。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面具》中的“貓島”像是《貓的報恩》中的“貓國”,而那場冒險和救贖的戲份則像極了2018年堺雅人主演的《鎌倉物語》。

在日本的動漫或者神怪文化中,現實世界和異世界之間并不存在特殊的牆壁,而且異世界或者彼岸世界也不都是刀山火海、怪物惡魔。

這一點不管是《鎌倉物語》《面具》還是《千與千尋》中都有所呈現。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面具》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甚至是一處,它其實是包裹在“認識并接納不完美的自我”這樣的一個主題中的少男少女暧昧情愫的故事,但又割裂成前後兩個半段。

由于在校園裡美代愣頭青式的直追和化身大郎後的甜寵撸貓做得細節到位、心理細膩,以至于關注點都在這段感情如何收場。結果故事峰回路轉,甚至讓黃豆粉橫插一杠,直接扭轉了故事的走向。

我倒是喜歡黃豆粉的這一段落,即便它讓故事暧昧的味道淡了一些。

黃豆粉是薰小姐小時候的玩伴,陪伴她有十二年了,換算成人的壽命約64歲。黃豆粉深知自己時日無多,但又想陪伴着薰,于是決定變成人類繼續守護。她們之間的故事如果有前史的話,倒是讓人想到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魔女琪琪和黑貓吉吉的故事感動了年少時的我,那也是一個關乎尋找自我價值、最終獲得成長的故事。

黃豆粉化身美代,并且努力改善和繼母薰之間的關系,但它沒想到它作為貓的身份是無可取代的,薰并沒有因為美代的轉變而放棄尋找她的好朋友黃豆粉。

這讓黃豆粉恍然,何必苦苦化身為其他人呢。于是才找到日之出,講明事情的真相,這才有了最終的貓島大營救。

從這個主題的角度來說,《貓的報恩》相比《面具》更為明确。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貓的報恩》講述了平凡、善良但不自信的高中少女小春的故事,她也有一個暗戀的對象町田君,生活在她意外救了一隻貓發生了轉變,開啟了一場奇幻冒險的經曆。

小春沒想到她救的這隻貓恰是貓國的月牙王子,為了報恩貓國上下集體出動。小春家門前長滿了一種貓尾草的植物; 小春上學時發現學校的櫃裡滿是 “精美包裝”的老鼠; 貓王邀請她去貓國遊覽,在貓國做客時,還迷糊地答應嫁給貓國的王子做妻子。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小春現實生活中稀裡糊塗地過日子,家裡一地雞毛,上學也經常遲到,有暗戀的人也沒有勇氣表白。貓公爵的出現讓小春意識到自己的糊塗可能會有難以挽回的危險,那就是變成一隻貓。

而貓國中的人都是“無法控制自己時間”的人,當小春長出了貓爪和貓耳朵時,貓公爵時刻提醒她“不能失去自我”,這個主題倒是和《面具》一緻了。還有長出貓爪的小春與初入貓島的日之出在造型上也有相似。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宮崎駿筆下的貓承傳浮世繪中貓的變性方式,傳遞着反戰的、大愛的人文理念,同樣也帶有他崇尚神道教的思想。但是,《貓的報恩》在宮崎駿的作品序列中并不是出類拔萃的,主要是面向的閱聽人人群不同。

《貓的報恩》不同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天空之城》的宏大設定和深沉思想,更像是一個寓言故事、睡前故事,告訴少男少女要做真實的自己,要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并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如此說來,這部《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走的也是這個路線,即便有互換靈魂身體的橋段,也沒想和《你的名字》一樣拔高到哲思的層面。

炎炎夏日,這樣一部聽了名字就讓人有看的欲望的作品,何必苛求本不屬于它的層面呢。

夏至撸貓新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你會吃着西瓜看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