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taixugong
編輯:Mr.Friday
圖檔:網絡
星期五言:1969年的下半年,美國有兩件不大不小的事兒:一件是發生在東海岸紐約州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衆所周知,這場搖滾盛會讓幾十萬愛和平、愛音樂、愛做愛的年輕人湊到了一起,足足三天三夜的狂歡,好個痛快……另一件事發生在距紐約千裡之外的芝加哥,七個因發動示威遊行,并被指控煽動暴力的哥們與控方對簿公堂,上演了近半年的訴訟大戲。該事件以“七君子”锒铛入獄而告終。
為什麼把這兩件事擱在一起呢,除了它們都因反越戰而起,更重要的是,筆者認為它們都是一種典型的美國文化的展現,他對我們了解美國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涉及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影像作品已經不少了,這在“星期五文藝”之前文章有很多涉及。值得慶幸的是,關于“七君子審判”的電影如今也出爐啦,這便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這部 NEFLIX 出品的《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本文涉少量劇透,不影響大家讀後觀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一部政治、法律、傳記題材的精緻商業片</h1>
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将多半筆墨用在了審判過程上,這就難免會用到大量法律專業知識,涉及衆多政治曆史背景。如何将專業化的東西用商業劇情片的形式去架構,進而能讓大衆既得到觀影樂趣,又不會被專業人士诟病,還能順利傳達出導演的思想,這是此類電影創作的難點,更何況這部電影還不是單一的主角式人物傳記,而是群戲,難上加難。
好在編劇出身的導演 艾倫·索金 對駕馭這類電影已是積攢了足夠的經驗和資曆,從令他聲名鵲起的美劇《白宮風雲》,到風起雲湧拿下無數國際劇本大獎的《社交網絡》,再到駕輕就熟的《史蒂夫·喬布斯》……
▲ 導演艾倫·索金導戲現場
個人認為,這是艾倫·索金編劇的集大成之作,同時也是他本人自導、自演的開山之作,這讓他的個人化風格能達到極緻。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節奏酣暢、情節缜密、沖突疊加</h1>
判斷一部商業片的好壞,當然少不了三個衡量标準:即它的節奏是否順暢,故事情節是否嚴謹,以及它的沖突沖突是否強烈。對《芝加哥七君子審判》來說,這三點從可看性角度都足以打贊了。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劇照
電影整體的剪輯節奏很快,這是涉及法律、訴訟類電影的通性,也是将150天的訴訟、8位主角(七君子外加一個控方檢察官)個性在120分鐘内表現出來的硬性需要,它考驗的是導演、編劇的功底,同時也是彰顯創作者風格的地方。
▲ 電影中的控方檢察官
對此,導演選用了大量同時代風格搖滾樂,結合弦樂将每個情節段落以及人物塑造串接起來,形成一段段猶如MV的段落,使觀衆像看搖滾樂演出般酣暢淋漓。同時,導演又把大量的情節以及專業資訊用視覺方式塞到這些猶如MV的段落裡,一舉兩得。
就商業性而言,情節對于這部電影來說算是中規中矩了:
開端幾分鐘七君子風塵仆仆趕赴芝加哥策劃示威遊行的戲足以吊起觀衆胃口;
正片以控方律師視角直接切入法庭,左右分明,沖突明确;
訴訟雙方辯論博弈的過程,導演又将事發日的細節一點點抖露出來,将曆史上的那次遊行示威沖突像拼圖般地展現開來,有張有弛;
結局一方雖敗猶榮,皆大歡喜,自此電影完成了大團圓。
關于電影的戲劇張力與沖突沖突,是這部電影是最出彩的地方了:
它雖是群戲,但幾乎每兩個人物之間都有對立和共融,這些小沖突層層遞增,進而爆發、化解,直到與電影主線(也就是控方與被告方)下的大沖突彙合。
甚至彙合後,這種主線下的沖突沖突還能繼續更新,更新到所有人跟大法官乃至整個美國體制的沖突……
試想,如此營造出的戲劇張力會有多強大,它們能讓觀衆猶如坐過山車般刺激。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美式幽默與諷刺</h1>
電影取材曆史和法律事件不假,涉及到很多體制黑幕也不假,但它的整體觀感卻是喜劇化的、幽默諷刺化的,甚至嬉皮化的,這是導演的風格,同時我認為也是典型美式的風格,這些風格有些展現在語言上,
有些則是展現在視覺蒙太奇上,舉個例子:
電影一上來選取了當年約翰遜總統演講征兵的畫面,而畫外卻是搖滾樂現場環境音淡入。這是典型的美式的諷刺風格(你會在太多越戰諷刺片中看到這種蒙太奇了)。
再舉一例:庭審現場,兩個嬉皮被告為表達對法官的不滿,穿上了一套黑色法官袍,聲稱向大法官緻敬,在被勒令脫下後,他們又露出了裡面襯的警察服。
要知道,這些諷刺幽默風格基本都是通過電影語言展現出來的。它展現出的是一種電影式的反抗。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芝加哥七君子審判》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h1>
直至今日,本人發現身邊很多人茶餘飯後都愛站出來罵兩句美國,當然,罵的人通常連衆議院、參議院、國會是幹嘛的都不知道,更分不清民主黨和共和黨了。
言語之間,你會發現他們多半混淆了一個問題,他們誤以為美國就是幾個壞政客的天下,誤以為一個總統就能代表全部美國人。他們看不到美國在邪惡、腐敗、政治陰暗下良知的存在,看不到從美國建國以來自始至終壓迫下伴随的反抗。
而這兩者合在一起,才構成了現代美國。
回到電影上來吧,《芝加哥七君子審判》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說不準,但終歸它是一部品質精良的電影,足以讓我們在電影藝術上學習和借鑒的了。
關注【星期五文藝】,解讀經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