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湯絲娃娃

慕名趕過去,已是晚上九點半,鴻通城,四樓,燈火與人聲輝映。絲戀,店裡店外,都是人,或坐或站,或吃或看,有人起身走出,有人去收拾那一桌狼藉,有人喜滋滋地踩着“167号,167号,167号請入内進餐”的叫号聲,把自己塞進桌子和椅子的縫隙。

紅湯絲娃娃

好不容易擠到前台,執号美女說:沒号了,明天再來吧。陸續還有人來取号,都被告知,沒号了。有的轉身就走了,有的雖遺憾,怅惘地重複“沒号了啊”,不過終究也走了,我和鳳瑜卻不能走,因為,我們,尤其是我,一周沒在家,内亂已生,趕着回家撲火,沒有明天的貴陽了。

看一眼招牌上的非遺美食——紅湯絲娃娃,又想想明天一早的高鐵票,不慣弄虛作假的我倆,還是又趨近前台,小聲地說:美女商量下,我們是外地的,我們明天就離開貴陽了,慕名到您家來的,您看能不能?……還沒說完,一媽媽帶倆娃,跑進來要号,一聽沒有了,馬上大聲喊起來,昨天你們就說明天來,今天還是沒有号,不行,我們今天就要吃,我們是外地的,我們明天就走了。看她那氣勢,我倆急忙表白,和她們一桌吃也可以的。

紅湯絲娃娃

我們和她們都沒有拿到号,隻是得到了前台美女的口頭應許:等叫完号了,可以進去點餐。我們不敢離開,一直站在前台邊上,那母子仨卻不見了蹤影。時間一分一分的過去,人流仍是不息。美女讓我們去旁邊的椅子上坐着等,鳳瑜說我們不敢,怕她忘了,美女奇怪地看着我倆,心裡一定想,這倆阿姨好搞笑,卻隻笑着搖搖頭,說不會。這笑安撫了我們,于是坐下來等。

終于被允許進去了,卻是和一對年輕的男女朋友一桌。

在貴陽,娃娃居然是美食。絲娃娃,果不其然,都是絲,藕絲,蘿蔔絲,黃瓜絲,莴苣絲,海帶絲,洋芋絲,香幹絲,胡蘿蔔絲,包菜絲,芹菜絲,蕨菜,魚腥草和綠豆芽,本就是絲條。看看也都是尋常日腳裡的尋常物事(除魚腥草外,其他都還熟稔),非遺美食,盛名之下,其實怎樣?人聲鼎沸似乎證明虛名也不是浪得的。且吃且珍惜。學着隔壁把紅酸湯倒進碗裡,調以蔥花,麻油,辣椒,花生和黃豆碎,伸開手掌,把面皮放在掌心,搛各種菜絲于上,卻卷不上,或者撐破了皮,絲漏出來,再澆酸湯,湯汁都沾到手上,雖然狼狽,味道确實好,不油不膩,酸湯開胃,辣椒鮮香。但看隔壁女娃,娴熟又慢條斯理地搛菜,用筷子緩緩把面皮卷起,不破不漏,澆幾勺湯,就着碗一口一口從容吃下,好生味美,手上卻不沾一點湯汁。這技術,直到吃完五張面皮我才悟到。

同桌的她們,人手一份紅湯絲娃娃,後來又上了一鍋煎豆腐,還有一大盤花甲,都消滅殆盡。我倆卻隻點了一份絲娃娃,另加一小碗甜湯,望望他們看看我們,廉頗老矣。

近十一點,離開鴻通城,下到二七街小吃一條街,那裡仍是人聲鼎沸,家家爆滿,很多人才開始吃,我有點恍神,這是中午還是子夜?

經過火車站回到酒店,一路上,空氣裡,除了人聲,還有一種東東在蕩漾,酸湯的酸。

在貴陽,唯老師的哲學課,百花湖的美景與紅酸湯絲娃娃不能辜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