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清晨,極重災區綿陽北川縣城,解放軍戰士從廢墟中救出一名幼童。他躺在一塊用木闆做的臨時擔架上,努力地舉起右手,向戰士們敬了一個少先隊禮。
深秋時節,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色彩斑斓。國際關系學院大二學生郎铮向教室走去,身高1米85的年輕人自信、陽光,很難将他與大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無助的孩子聯系到一起。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清晨,極重災區綿陽北川縣城,解放軍戰士從廢墟中救出一名幼童。他躺在一塊用木闆做的臨時擔架上,努力地舉起右手,向戰士們敬了一個少先隊禮。這一幕被守在現場的新華社簽約攝影師楊衛華拍下,感動了無數人。在近日新華社主辦的“國社之鏡·世紀光影”新聞攝影展上,“敬禮娃娃”吸引觀衆駐足凝望。
2008年5月13日,在四川汶川地震北川災區的一片廢墟中,3歲的小郎铮獲救後向解放軍戰士敬禮。新華社發(楊衛華 攝)這名幼童就是郎铮,那年隻有3歲。少先隊禮是他模仿哥哥姐姐們的動作,表達對救出自己的解放軍叔叔的謝意。被埋在廢墟中近20個小時,地震差點奪去他的左臂。全力搶救下,他的左臂保住了,但左手的小指頂端被切除,無名指和肩膀都留下了傷疤。身上的傷一天天好起來,但無法言說的心理創傷伴随他度過一個又一個長夜。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害怕入夜後的黑暗,上廁所不敢關門,天氣突然變化會讓他非常緊張。剛上學的時候,老師一說“地震”二字,他便會流淚……陰影需要愛和時間去療愈,更需要勇氣去克服。在家人、老師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的郎铮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克服恐懼。當年拍下“敬禮娃娃”的楊衛華也一直關心着郎铮的成長。2013年,楊衛華查出肝癌,即使在換肝之後,他依然堅持工作直到最後一刻。這種頑強的意志力給了郎铮極大的震撼和鼓勵。老師說,郎铮性格陽光,從小就是一個努力的孩子,有一股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韌勁。他從國小開始就養成好習慣: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主動定出每周、每學期的計劃……無數個夜深人靜的夜晚,他伏案苦讀,汗水化成優異的成績、一張張獎狀……學習之路并非都是坦途。國中時,郎铮曾在數學上遇到困難,自嘲是“學渣”。班主任多次與他談心,給他鼓勁。“我告訴自己,既然當初能從災難裡活着出來,就一定能克服困難。”在老師的幫助下,他慢慢找到了學習數學的感覺。
2023年7月,郎铮手拿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在高中母校留影。(受訪者供圖)2023年7月,郎铮在聯考中取得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錄取。他特意帶上錄取通知書去祭奠楊衛華,在他的墓前深深鞠躬。許多年過去,他一直沒有忘記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裡仍鼓勵他的楊叔叔。“求學的路上,我和千千萬萬的學子一樣,經曆過無數埋頭苦讀的夜晚,也曾頂着巨大的壓力陷入過自我懷疑。但人生就是需要不斷戰勝自己,敢于直面一道道難題。我一直記得楊叔叔的叮囑,長大以後要回報社會。”郎铮說。已經長大的“敬禮娃娃”,帶着從廢墟中重生的勇氣和對生活的熱愛,充滿信心,努力拼搏,步履堅實。
本文來源:新華社
記者:吳光于
微信編輯:劉思樂
《風險預警·金融版》簡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安全事關國家、區域企業發展大局,需要對金融風險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科學應對,防範于未然。由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出品的《風險預警·金融版》在政府權威部門指導下,依托先進的大資料輿情監測系統和專業的分析師團隊,對金融業不同領域、不同類别的風險輿情進行總結梳理和分析研判,為金融監管部門、要素市場、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行業協會、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提供權威、專業、實用、及時、有效的金融風險輿情監測、研判、預警與應對建議。1.8萬/年,每周一期,每周五釋出。
最新報告:
【2024年10月第1期】總第146期:普華永道遭重罰,審計行業敲警鐘
【2024年9月第4期】總第145期:監管重拳出擊私募違規亂象
【2024年9月第3期】總第144期:降薪、減員、裁撤,券商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