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我們講了鄧華的“立德”,今天我們接續講一下鄧華的“立功”與“立言”。
關于鄧華的“立功”。
遍數一下抗美援朝參戰的進階将領,打滿三年全場的沒幾個人。而對于鄧華來講,他不僅打滿全場,而且還可以往前延伸。因為入朝參戰前的幾個月,他作為13兵團的司令,前期入朝的大量作戰準備都是由他具體牽頭負責的。而在戰争的三年間,前兩年彭老總是司令兼政委,是黨委書記和第一責任人,而鄧華是副司令,是黨委副書記和第二責任人。最後一年,鄧華任代司令兼代政委後,則完全是第一責任人。
電視大劇《上甘嶺》把鄧華列在演員表的第58名。那就首先讓我們簡要分析一下鄧華在上甘嶺戰役中的突出貢獻。
首先,在戰役的決策方面,當上甘嶺戰役爆發後,鄧華當即叫停15軍重點準備的注字洞南山反擊作戰。這一決策使得15軍的45師很快全力投入到上甘嶺戰役上來。當發現敵我雙方角力仗愈打愈大時,鄧華當即叫停12軍的戰役休整,當即決定12軍歸建3兵團,當即決定12軍作為15軍的預備隊投入到上甘嶺戰役。在具體的戰術指導方面,當鄧華發現敵人開始賭氣不講戰術,成營成連沖鋒亂打時,他當即訓示秦基偉要趁機大量消滅敵人,通過消滅敵大量有生力量使其無法長期支撐。在總體的協調保障方面,鄧華高度重視上甘嶺戰役的炮火保障問題,為此他專門訓示志司炮兵指揮部門協調排程大量的炮兵參戰。整個戰役期間我軍共發射了40餘萬發大口徑炮彈,平均每天将近1萬發,進而確定了上甘嶺戰役期間我可對敵軍炮火實施壓制和反壓制。
我們再把鄧華在抗美援朝的指揮活動拉開,不難發現,他發揮的獨特作用和突出貢獻俯拾皆是。
比如,關于預判美軍仁川登陸問題,軍迷們都知道這是雷英夫首先預判并報告的。但這一觀點近年來受到軍史界的不少質疑。但我們翻看檔案史料,發現早在仁川登陸前半月,即1950年8月31日,鄧華和洪學智、解方聯名在給軍委的一份綜合報告中,便明确預判敵人将來反攻的意圖可能為:“以小部兵力與我周旋,抓住人民軍,其主力則在我側後(平壤或漢城地區)大舉登陸,前後夾擊,如此人民軍的處境會很困難的”。後來,美軍果然在漢城西面僅30公裡左右的仁川實施登陸。實踐表明,鄧華等人的戰略戰役預判是完全正确的。
我們再看抗美援朝前三次戰役,鄧華作為彭老總的第一助手,實施了全程總體指揮。第四次戰役,受彭老總委托專門在東線設立前指,統一指揮打了橫城反擊戰,取得大勝。而當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彭老總拟回國向主席彙報情況時,明确要求:“請鄧華回金化司令部主持”。此時,也正是第四次戰役最為關鍵和慘烈之時,敵發動了代号為“屠夫行動”的進攻。鄧華指揮部隊頑強阻擊,使敵計劃終至破産。
鄧華從1952年7月任志司代司令兼代政委後,直至第二年7月戰争停止,期間主要發生了兩場著名的戰役,一為前面提到的上甘嶺戰役,二為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金城反擊戰。這兩個戰役都是在鄧華統一組織指導下打的。
關于鄧華的“立言”。
對于我軍諸多進階将領來說,“立德”、“立功”相對較容易做到,但“立言”做起來着實不易。因為他們大多出身于“泥腿子”,教育程度不高,是以很難把戰争、哪怕是自己親身指揮的戰役,總結升華到理論層面。而鄧華則不同,他出身于一個世代書香之家,上過教會的學校。這些使得鄧華的起點較高,素有儒将之稱。
據當年志司的不少老同志回憶,鄧華特别善于總結作戰經驗,是所有志願軍進階上司人之中,總結抗美援朝戰争和作戰經驗最多之人。他的《對美軍作戰的初步經驗》《論北韓戰場之持久戰》《關于積極防禦作戰的若幹戰術問題》《抗美援朝戰争經驗的介紹》等,既有戰略戰役層面的,又有戰役戰術層面的,可以說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都很強。特别是本着打一仗進一步的思想,鄧華對每場戰役教訓和不足的總結,都特别深刻獨到。這些都為志願軍各級指揮員實施正确的指揮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通過以上對鄧華在抗美援朝戰争期間,做到的“立德”、“立功”、“立言”的簡要梳理分析,我們不難得出,僅從抗美援朝戰役指揮層面來講,鄧華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僅次于彭老總的第二号人物。對于這樣一位在抗美援朝戰争中立下了不可磨滅功勳的人物,并且還是上甘嶺戰役實打實的總指揮,電視劇中竟将其大大淡化,成為可有可無的人物,這怎麼也是說不過去的。希望以後類似的主旋律影視,一定要秉持客觀真實,切實把那些真正建立偉大功勳的将帥人物刻畫好塑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