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作者:不讀三國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唯有三國,可以解憂。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按照《三國志》等相關傳記的記載,在益州之戰期間,先後參與劉備益州之戰的謀士将領共有二十一人。其中謀士有:黃權、劉巴、王累、鄭度、嚴顔、張肅。将領有:楊懷、高沛、張任、劉璝、冷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張裔、王連、嚴顔。

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

<h1>楊懷</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楊懷

龐統曰:“楊懷、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強兵,據守關頭。”

楊懷(?-212年),劉璋白水軍督。龐統評其為“劉璋軍之名将”,張松私通劉備被殺後,奉命隐瞞此事,因而被劉備所恨,故遭傳喚而斬殺。

<h1>高沛</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高沛

高沛(?-212)。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屬下,與楊懷鎮守關頭(一名白水關,在今陝西甯強縣西南)。劉備欲圖益州,用龐統之計,誘二人至而斬之。

<h1>張任</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張任

張任(?-213年),益州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出生于貧寒家庭,但張任自少就膽大勇敢,為人有志向節氣。後出仕益州,官任從事。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末,劉備率衆進攻劉璋,占據廣漢郡的涪城。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劉璋派遣張任、劉璝、冷苞、鄧賢等率兵在涪縣一帶與劉備軍交戰,但皆被劉備擊敗,張任等退守綿竹。 劉備率軍進逼綿竹,劉璋任命李嚴為護軍,都督綿竹諸軍抵擋劉備,但李嚴卻率領部下投降劉備,綿竹落入劉備之手。張任和劉璝退至雒城,與劉璋之子劉循共同在此抵禦劉備的進攻。其後,劉備進軍包圍雒城,張任勒兵戰于金雁橋,卻戰敗被擒。劉備聽聞張任之忠勇,令軍士勸降張任,張任厲聲答道:“老臣我終究是不會侍奉二主的。”于是被殺,劉備為之歎息。同時,張任還有一個傳說,就是他、趙雲、張繡三人都是師從童淵。當然這隻是民間傳說罷了,并無實證可以證明。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張任作為西川将領在百姓心目中有着不同于一般三國将領的地位。

<h1>劉璝</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劉璝

劉璝,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的部将。獻帝建安十七年(212),受命率兵抗擊劉備,旋即敗歸。益州牧劉璋部将。劉備攻益州,璋遣璝、泠苞、張任、鄧賢等率精兵拒捍備于涪,皆破敗,退保綿竹,綿竹督李嚴降。璝又退與璋子循守雒城。

<h1>泠苞</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泠苞

泠苞是東漢末年劉璋的部将。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劉備攻取益州時,劉璋派遣泠苞、劉璝、張任、鄧賢等四人在涪水關抵抗劉備,四人都戰敗,退保綿竹。此後的事迹正史中無記載。

<h1>鄧賢</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鄧賢

鄧賢,益州牧劉璋部将。建安十六年,劉備取益州,璋遣賢、泠苞、劉璝、張任等拒先主於涪,皆破敗,退保綿竹。

<h1>吳懿</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吳懿

吳懿,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率衆進攻劉璋,占據廣漢郡的涪城。建安十八年(213年),劉璋派遣時任中郎将的吳懿與劉璋手下将領張任、劉璝、冷苞、鄧賢等率兵在涪縣一帶與劉備軍交戰,但皆被劉備擊敗,諸軍退守綿竹。吳懿率軍向劉備投降,受任為讨逆将軍。

<h1>扶禁</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扶禁

扶禁,劉備入蜀後,與劉璋沖突,自葭萌南還襲劉璋,以中郎将霍峻留守。扶禁與向存等率衆萬餘,由嘉陵江而上,攻葭萌近一年,不能下,後反為霍峻伺隙擊破。斬向存首級,蜀兵敗退。

<h1>向存</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向存

向存,兵萬餘,攻葭萌近一年,不能下,為霍峻所殺。

<h1>李嚴</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李嚴

李嚴,公元213(建安十八年),任李嚴代為護軍,在綿竹一帶抵抗劉備。李嚴率領部下投降劉備,劉備任命他為裨将軍。

<h1>費觀</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費觀

費觀,字賓伯,江夏鄳縣(今河南羅山西)人。建安十八年(215),二十餘歲的費觀作為李嚴軍參軍,與李嚴一同據守成都最後一道屏障綿竹,抵抗劉備,後劉備軍至,觀與李嚴俱降,劉備任命他為裨将軍。

<h1>費詩</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費詩

費詩,字公舉,益州犍為郡南安縣(今四川省樂山市)人,劉璋占據益州時,以費詩為綿竹縣縣令。劉備進攻劉璋奪取益州,費詩舉城而降。

<h1>劉循</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劉循

劉循,東漢末益州牧劉璋之子。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劉備進圍雒城,循率軍抵抗,堅守近一年。城破被俘,劉備封他為奉車中郎将。

<h1>王連</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王連

王連,拜梓潼縣令。劉備起兵葭萌,領軍南來。王連閉緊城門拒不投降。劉備十分看重他,以為他在守義,故不強攻他,選擇繞城而走。

<h1>張裔</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張裔

張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璋城下司馬。劉璋授張裔軍隊,命其抵禦張飛,結果張裔兵敗,退回成都。

<h1>張肅</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張肅

張肅,字君矯,張松的兄長,蜀郡乃至益州世家大族,益州别駕從事,劉璋的部下。長得很偉岸,氣度威嚴。曾奉命出使結交曹操,被辟為丞相府椽,拜廣漢太守。後來,他發現弟弟張松密謀賣主,聯絡劉備,害怕牽連自己,于是告發,張松是以被殺。劉備聞訊後歎息道:“是張肅殺了我的内應啊!”。 劉備入蜀後曾效命于帳下,後棄用。

<h1>黃權</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黃權

黃權(?-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縣(今四川阆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将領。黃權年輕時任巴西郡吏,後來益州牧劉璋征召為主簿。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别駕張松建議劉璋迎接左将軍劉備入蜀,協助讨伐割據漢中的張魯。黃權勸谏說:

“左将軍(指劉備)有骁勇聲名,現在請他來蜀,想用部下之禮對待他,則不能滿足他的心願;想以賓客之禮對待他,則一國不能容下二位君王。如果客人(劉備)有泰山般的安穩,那主人(劉璋)就會有累卵之危。如今盡可以守緊邊境,以待時局的穩定。”

劉璋不聽,派謀士法正去迎接劉備,而将黃權外放為廣漢縣長。 黃權閉城堅守。等到劉璋投降後,才向劉備歸順,劉備封黃權為偏将軍。

<h1>劉巴</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劉巴

劉巴,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想請劉備進入益州以讨伐張魯,派遣法正去迎接劉備。劉巴進谏到:“劉備勇力過人,讓他進入益州必然會造成禍害,不能請他進來。”等到劉備進入益州後,劉巴又向劉璋進言道:“如果讓劉備去讨伐張魯,相當于将老虎放歸山林。”但劉璋都人沒有聽從劉巴的意見,劉巴唯有閉門稱疾。後劉備果然兵發劉璋,奪取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劉璋敗戰投降,益州落入劉備之手。劉備進圍成都時,指令軍中到:“如果有誰危害到劉巴,我将誅殺他三族。”劉備奪取益州後,劉巴向劉備謝罪認錯,劉備展現出大度的氣概,并沒有責怪劉巴,而且為得到劉巴這樣的人才而高興。諸葛亮也多次稱贊劉巴的才能,劉備任命劉巴為左将軍西曹掾。

<h1>王累</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王累

王累(?—211年),廣漢人,劉璋的部下,益州從事,曾倒懸于城門勸谏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入蜀,然而不被聽從 。于是其自斷繩索,摔死。

<h1>嚴顔</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嚴顔

嚴顔,東漢末年武将,初為劉璋部下,擔任巴郡太守。嚴顔初為益州牧劉璋巴郡太守,鎮江州(今重慶市渝中區)。建安十七年(212年),劉璋懾于北方曹操和漢中張魯的威脅,遣法正于荊州(今湖北)迎劉備入益州(今四川),嚴顔拊心歎息說:“這是獨自坐在沒有出路的深山裡,放出老虎來護衛自己。”據守不降,張飛将其攻破,占領江州,并生擒嚴顔。嚴顔拒降的豪氣感動了張飛,張飛将其釋放,并将其引為上賓。嚴顔後自刎而死。

<h1>鄭度</h1>

圖解三國:盤點劉璋用于抵抗劉備入侵益州的謀士猛将楊懷高沛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吳懿扶禁向存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王累嚴顔鄭度

三國志12的鄭度

鄭度,字不詳,廣漢郡人。是一名籌畫士,還是一名忠貞不二的忠臣,仕劉璋官至州從事。劉璋投降後,鄭度隐世不仕,終于家。劉備攻陷雒城。劉璋聚衆官商議。從事鄭度獻策曰:

“今劉備雖攻城奪地,然兵不甚多,士衆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辎重。不如盡驅巴西梓潼民,過涪水以西。其倉廪野谷,盡皆燒除,深溝高壘,靜以待之。彼至請戰,勿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虛擊之,備可擒也。”

劉備聽說後感到憤怒驚恐,趕忙詢問法正。法正回答說:“劉璋最終不會聽的,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劉璋果然像法正所說那樣,告訴下屬們說:“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敵也。”于是罷免了鄭度的官職,不用他的計策。

從結果來看,分為如下四種結局:

其中摔死、自刎、陣亡或者被殺的有6人:楊懷、高沛、張任、向存、王累、嚴顔。投降的有10人:吳懿、李嚴、費觀、費詩、劉循、王連、張裔、張肅、黃權、劉巴。下落不明的有4人:劉璝、泠苞、鄧賢、扶禁。隐世不仕的有1人:鄭度。劉璋的蜀地可謂天府之國、人才濟濟,可惜這些人才都是養着為劉備所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