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東平縣召開錢乙中醫藥文化研究會成立會議,副縣長李便甯,縣衛健局、縣行政審批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大會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選舉階段。主要表決通過總監票人、監票人、計票人名單,審議并通過相關章程,選舉出執行機構、監督機構和負責人,同時,研究會籌備組向大會作籌備工作報告。第二階段為成立大會階段。在此階段,新任會長發表就職演說,東平副縣長李便甯和縣衛健局主要負責人為東平縣錢乙中醫藥文化研究會揭牌,為名譽會長和特邀顧問頒發聘任證書,縣行政審批局主要負責人向研究會緻辭。
成立大會上,李便甯首先代表縣委、縣政府向錢乙中醫藥文化研究會的成立表示祝賀。她指出,錢乙中醫藥文化研究會的成立,标志着東平縣中醫藥文化研究進入系統化和專業化階段,對深入挖掘和整理東平縣獨有的中醫藥文化和學術資源,促進全縣中醫藥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對如何做好下步研究會工作,李便甯強調,一要堅持高點定位,強化高标推進。圍繞中醫藥事業發展大局,積極研究謀劃中醫藥文化與其它産業協同發展,以實幹實效實踐推動工作落實,打造以錢乙中醫藥文化為主線的系列中醫藥品牌文化。二要立足建言獻策,加強交流合作。研究會要架起上下溝通的橋梁,為開發保護東平縣中醫藥文化資源建有用之言,獻務實之策,通過定期舉辦各類學術交流活動,推動和引導中醫藥事業各項工作協調發展。三要加強自身建設,注重工作實效。要大力普及中醫藥知識和文化,做好長遠規劃和階段性計劃,本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研究項目,将東平縣的優秀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為推動東平縣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錢乙(1032~1117年),字仲陽,山東東平人,北宋著名兒科醫家,被尊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其《小兒藥證直訣》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兒科專著,所創六味地黃丸等現今仍為臨床常用方劑,在我國醫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王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