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偉長告誡任正非:别向外國人低頭!25年後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三、結語

作者:迪哥說财經

1996年6月,與錢學森、錢三強并稱“三錢”的錢偉長教授到訪華為,錢偉長語重心長地對任正非說:“别向外國人低頭!我從美國回來,就是讓我的腦袋給中國人用的!”

如今,25年過去了,任正非沒讓錢老失望,而且将錢老的思想延伸了。不但在外國人面前昂首挺胸,更是吸引了近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

​錢偉長告誡任正非:别向外國人低頭!25年後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三、結語

<h1>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h1>

得益于錢偉長對任正非“不向外國人低頭”的叮囑,從1998年開始,華為便開始了國際化擴張最快的10年。1998年前後,華為引入了IBM公司的IPD、ISC管理體系,并編制了國内首部企業内部“法規”《華為基本法》,并與全球如美國、日本、歐洲等衆多國家頂級咨詢公司聯合打造适合華為國際化的管理平台。

如今,華為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或建立研發基地、營銷中心。

​錢偉長告誡任正非:别向外國人低頭!25年後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三、結語

來自不同國家、民族、信仰的員工都可以在華為尋找到職業發展路徑。根據此前華為公布度的發展報告,截止2018年,華為外籍員工總數超2.8萬人,海外員工本地化率約70%。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華為在當地的很多高管均為外籍人士。

​錢偉長告誡任正非:别向外國人低頭!25年後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三、結語

比如在2019年,曾因“舌戰美媒”在國内爆火的華為首席安全官、美國人安迪•珀迪。另外,安迪·珀迪的直屬上司約翰·薩福克是個英國人,任華為全球網絡安全和隐私官。另外還有55歲在深圳過世的,負責華為媒體事務副總裁、愛爾蘭籍人喬·凱利。

​錢偉長告誡任正非:别向外國人低頭!25年後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三、結語

可以說,任正非不但聚攏了大量外籍人才,更是讓這些外籍人才為華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h1>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h1>

安迪•珀迪當年怒怼美國媒體時說:“華為接受了全球最嚴格的檢查,如果想要公平,那就讓美國企業也試試。”為何安迪•珀迪對華為會如此維護?因為在華為,外籍人士不但可以做自己喜愛的事業,賺取豐厚的薪水照顧家人,更重要的是,在華為,身為外籍人士同樣可以獲得與中國人一樣的職級。

任正非很早便倡導,華為想要全球化,就要啟用外國人。想要海納百川,就要摒棄中西方的人才偏見。外國人一樣可以做華為的CEO。如果能力足夠,甚至可以做華為的“接班人”。

​錢偉長告誡任正非:别向外國人低頭!25年後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三、結語

縱觀中國企業家,有這樣想法,并且敢于大膽說出來的,能有幾個?不過,在華為最初招收海外人才時,并沒有那麼容易。

上世紀90年代,華為在與中興通訊、巨龍、大唐等國産通信巨頭“搶地盤”的市場競争中拔得頭籌。但放眼國際舞台,華為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2000年,中國加入WTO後,随着國内的産品越來越多的銷往美國,華為的交換機也開始在美國市場嶄露頭角。但很快,以思科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開始向華為發起侵權訴訟,雖然僅過1年時間,思科主動與華為達成庭下和解,但很多外籍人員依然對華為抱有懷疑的目光,當時别說招不到研發人才、連外籍司機都招不到。

​錢偉長告誡任正非:别向外國人低頭!25年後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三、結語

于是,任正非定下了華為海外招聘的“2條原則”。

1、包容。

一直以來,以沙特、阿聯酋等為代表的中東國家石油資源充沛、外匯存底雄厚、社會保障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是當地人的宗教觀念很深。時間一到,大家會成群結隊地去做禱告,禱告結束後才能繼續工作。

在很多國人心中,華為人崇尚狼性,敢打敢拼,但在很多中東國家的老百姓眼裡,華為卻異常“佛系”。比如當年華為開拓沙特業務,華為人入鄉随俗,工作時間與當地人的禱告節奏保持一緻,充分尊重員工的信仰自由。比如華為有個基站設立在了當地的“聖山”裡,非當地的員工便不會主動進入。漸漸地,華為也赢得了當地人的信任與尊重。

​錢偉長告誡任正非:别向外國人低頭!25年後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三、結語

就這樣,在很多西方跨國企業顆粒無收的中東地區,竟被華為人做成了整個華為營業收入的“主産區”。如今,單在沙特華為的員勞工數就超過400人,有60%以上的員工都是當地人。

2、舍得。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2000年前後華為之是以能突破2G到3G的算法,靠得是一位俄羅斯數學家。任正非在接受采訪時曾說,當時華為支付這位數學家的年薪是200萬美元,而且在俄羅斯為他單獨建立了研發中心。但這位數學家來到華為後幾乎都在打遊戲,曾有高管向任正非告狀,任正非大手一揮表示:“讓他去。”這是為何?

​錢偉長告誡任正非:别向外國人低頭!25年後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三、結語

因為俄羅斯研發中心隻是華為海外16個研發中心之一。華為必須要舍得廣撒網,最大限度地網羅“科技黑天鵝”,不錯過ICT行業科技跳變帶來的沖擊。在科技領域,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現象,一個颠覆行業的創新很多不是從某個大公司出來的,而是零散分布在世界各地。如果不舍得廣撒網,即便是如研發出計算機、衛星、電子顯微鏡等劃時代産品的美國貝爾實驗室,也會走向衰落。

後來俄羅斯數學家研發的SingleRAN不但體積小、信号穩定,而且成本隻有以前的1/3,大幅提升了華為無線事業部在歐洲市場的競争力。

<h1>三、結語</h1>

招聘外國人,用任正非的話來講也叫“引入高鼻子人才”。随着全球不斷一體化,以及金融危機的時常發生,尋求全球的智慧可以減緩外部變化對華為造成的沖擊。

​錢偉長告誡任正非:别向外國人低頭!25年後3萬外國人為華為打工一、在華為工作的3萬外國人二、任正非:外國人也可以當CEO三、結語

如今,任正非已在全球各地排兵布陣,列隊整齊。近20萬華為人,3萬是外籍人士。他們來自16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不同性别、年齡、學曆、信仰、教育背景,他們在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帶領下,披荊斬棘,橫跨五大洲,四大洋。

這樣波瀾壯闊的場面,在中國的商業史中,可曾見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