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作者:裡德說曆史

鵝頸藤壺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鵝頸藤壺是西班牙以及其他歐洲人都為之瘋狂的美食,是一種頂級的海鮮食材,有“海洋裡的火腿”之稱。

這是一種生長在海邊石縫中的貝類,一般很多個長在一起,長年不移動,靠吃水中的微生物生長。因為它太好吃,采摘量較大,是以現在數量比較少了。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在我國福建連江縣周邊海島,當地人有種特殊的做法,做出來的鵝頸藤壺十分好吃,當地人又叫它做筆架。

鵝頸藤壺味道鮮甜,但吃的時候要不怕麻煩,因為鵝頸藤壺那根管子在新鮮的時候長度大約三四寸,但是煮熟後就縮水成一小點 ,剝起來還要花點小功夫。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鵝頸藤壺吃時可以就加點香料,然後大火快速蒸熟;吃的時候把爪狀殼後面的粗糙管子撥開來,跟吃田螺一樣吃露出來的那點肉。

鵝頸藤壺也可以清水氽湯鮮吃,其做法很簡單,放點姜芽、鹽,将水燒開,再放入藤壺燒開就可以了。其味道鮮美可口,無須再放味精,撒點蔥花已足夠。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鲎(hòu)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鲎(hòu)亦稱馬蹄蟹,又名三刺鲎、兩公婆、海怪、鲎魚、中國鲎、王蟹、六月鲎,爬上竈、夫妻魚、鴛鴦魚,東方鲎等。但鲎這個字,沒吃過的人多半不會念,而吃過的人多半不會寫。

在世界部份國家和國内某些沿海地區,都有食用鲎的習慣,而鲎的烹制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烤的、煲湯的,将鲎肉取出配其它食材的,如海鲎節瓜肉片湯、鲎殼蒸粉絲、鲎粿等,均是用鲎制成的,味道鮮美可口。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鲎的血液營養價值很高,是藍色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煮出來的血是白色狀塊的,而殺的時候要将血倒進容器裡。

把鲎刷洗幹淨,把它翻過來,用小刀把腳和嘴一并全部切出來,注意不要切到腸子,腸子的腥味很重,而且還有糞便。

然後把腸子取出來扔掉(腸子容易找,是黑色的,容易分辨),把尾巴切出來,也扔掉,因為沒有肉,煮着也礙路。

再把第二節肢上面的海綿軟體也切了扔了(就是連着尾巴的那一塊肢體,不是不能吃,是口感不好),用大刀直接砍成一塊塊的,雌性有蛋就砍大塊一些, 防止煮的時候蛋會散掉。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鲎味道鮮美,導緻人們大量捕抓,現在中國鲎已難覓蹤迹,成為了瀕危物種。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岩蒜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岩蒜是一種長在岩石上的小海葵,是一種比海參還要好的海鮮,有海黃金之稱。

岩蒜的吃法也有多種,最佳是和腌菜滾來吃,多酸的腌菜,隻要和岩蒜一起混煮,那酸性就随着蒸汽散發殆盡,進入口内的全是鮮美和甜潤,回味無窮。

另外,岩蒜炒年糕也是溫嶺一帶的特色佳肴。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岩蒜炒年糕,糊糊的一坨,卻十分鮮味。

爆炒岩蒜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1、首先,将大蒜、生姜切丁備用。蒜頭和杭椒切段備用。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2、岩蒜洗淨備用。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3、鍋内水燒開,将岩蒜過水祛除腥味。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4、繼而,鍋内放入适量菜籽油和菜籽油三分之一的色拉油。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5、讓油受熱均勻。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6、待油煮熱之後,放入蒜丁、姜丁和切段的蒜頭煸炒。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7、将姜丁、蒜丁炒出香味。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8、把已過好水的岩蒜倒入炒出香味的鍋中。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9、中火煸炒至湯汁金黃,加入少許開水和老酒繼續煸炒。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10、等到鍋内水有些收起後加入杭椒,中火煸炒至熟湯汁入味即可出鍋。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11、完成。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沙蒜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岩蒜和沙蒜都是海葵,岩蒜固生在礁石上,故叫岩蒜,以此類推,沙蒜當然就生長在沙礫裡了。

沙蒜學名叫星蟲狀海葵,呈青黃色,外形象蒜頭,以吞食泥沙從中吸取營養物質,故全身滿是泥沙。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這厮離不得海水,一離開水不出幾分鐘便軟塌下來如一堆爛泥,一放進水中,則蠕動着圓桶形的身子。

在水裡的時候它有鴨蛋那麼大,做成鮮脆沙蒜湯以後,是那種濃縮了的精華,個頭也縮小到春卷的一半。

沙蒜難熟,以煨吃為宜。用清水反複洗淨後整個整個地放入砂罐中,加入黃酒、姜片、蒜頭等,慢火煨熟,鮮美勝似雞、鴨肫,風味獨特。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海星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海星與海參、海膽同屬棘皮動物,這種海鮮平時并不常見,在大多數廚師的眼裡,海星就是一種幹貨、中藥材,但其實利用好了,一樣能烹饪出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幹海星一般用來做湯,做法較為簡單,隻需把它泡開,洗淨,與其它食材放在一起炖制即可。幹海星制成的湯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可以用于人類氣管炎的輔助治療。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但也許很多廚師不知道,海星是可以鮮吃的,我們平時買到的幹貨,已經是被取走了海星籽的。

海星肉少,是以鮮吃一般都是食用雌性海星的卵,也就是海星籽。雖然海星籽不算起眼,但鮮嘗起來那味道可媲美南澳海膽。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将蒸熟海星的五隻腕剪下,其内深褐綠色的海星籽就顯露出來,并透出淡淡的海鮮味道;再從其背部兩邊剪開,飽滿的海星籽便“一覽無遺”。

挑一小口入口,鮮甜且軟中帶實的質感,讓人感歎世間竟有如此鮮味,再蘸點調制好的冰鎮芥末汁,那更是美味無窮。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赤魟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赤魟是一種食用魚和觀賞魚,也是沿海一帶的常見魚類,有的地方稱黃鲼、黃鲂、洋魚、勞闆魚,而舟山沿海漁民則稱其為黃花。

赤魟可鮮食,亦可加工成幹品,其肝髒營養豐富,可入藥,但其尾部則有毒,被刺後會引起劇痛。

赤魟腥味濃,肉質粗,肉味尚佳;其皮厚實,無血有光澤,含豐富的膠質,水發後烹制成“大扒魚皮”,味道極其鮮美,是宴席上的珍品。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彈塗魚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彈塗魚又名跳跳魚,能利用胸鳍和尾鳍在水面上、沙灘上和岩石上爬行或跳躍。每當退潮時,可以看到彈塗魚在灘塗地方跳來跳去地玩耍和互相追逐。

彈塗魚肉質鮮美細嫩,爽滑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是以有“海上人參”的美譽,特别是冬令時節,彈塗魚肉肥腥輕,故又有“冬天跳魚賽河鳗”的說法。

彈塗魚烹調方法多樣,可清炖、紅燒、油炸、氽湯及制魚幹。中國甯波一帶的人常以彈塗魚配豆腐和筍片做湯,如加入火腿或香菇,其味更鮮美。

這麼奇特的海鮮,見都沒見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沒見識

-end-

部分素材來自網絡

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