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村容村貌變了、村民思想變了、家庭收入變了……談到兩年多來村裡發生的變化,自治區公安廳交警總隊高等級公路支隊駐喀什地區莎車縣闊什艾日克鄉闊什艾日克村第一書記李言充滿成就感。從成立農機合作社到源源不斷為石油物探企業輸送勞動力,為了讓村民奔小康,李言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的努力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他的努力換來的是村民們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
闊什艾日克村村民到石油物探企業務工
脫貧任務遠比想象的困難
“脫貧攻堅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2017年底,李言報名去南疆基層組織開展扶貧工作的想法得到了父母和妻子的支援。從首府來到葉爾羌河畔,李言被派駐的闊什艾日克村是一個深度貧困村,人均耕地1.2畝。
“脫貧任務比我想象的複雜多了,壓力還是不小的。”李言說:“農民的耕地比較分散,都是小塊地,林糧兼種,發展存在很大局限,當地種植業、林果業都比較薄弱。”
剛到村裡的幾個月,李言一直在嘗試着靠土地讓村民緻富,他多次聯系農科院服務隊為村民教育訓練,從春耕到秋收從不間斷,還精心培植了650畝核桃、350畝巴旦木,有一些效果,但無法短時間内讓村民增收。
李言在村民家中走訪
敢吃螃蟹 成立農機合作社
2018年9月的一天,莎車縣有了農機扶貧助農項目,貧困村可以申領200萬元的農業機械。
如何把200萬的農機用好、采取怎樣的經營模式、能否達到預期的收益……一個個不确定的因素,讓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們心裡打鼓,誰都不敢冒然申領這份“福利”。
“收小麥、割玉米都靠人工,現在有條件實作農業現代化,為什麼不要?”李言一邊辦理農機申領手續,一邊開始學習《合作社法》和扶貧資金使用的相關檔案,從實施主體到股份配置設定、營運模式,從自主使用、租賃服務到委托經營,他跑了喀什地區很多縣市的政府機關和企業學習經驗。
“要把農機用好、用活,必須得靠有經驗有實力的企業”。就這樣,2018年底,在莎車縣一家農資公司的支援下,闊什艾日克村“新絲路”農機合作社成立了,企業注入了啟動資金,貧困戶成了股東。
從春耕到秋收,“新絲路”的拖拉機、裝載機、犁耙機、小麥收割機、玉米收割機成為了鄉村田地中一道風景線。農忙時幫助村民幹農活,農閑時承包周邊鄉鎮的一些工程項目,“新絲路”農機合作社經營得有條不紊。
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努爾頓·吐爾孫現在已經是合作社的骨幹。“每月3500元工資給我們家帶來了穩定的收入,我也學會了駕駛和維護農業機械,掌握了技術,今後外出工作也有信心了。現在有了錢,蓋了安居房,脫了貧,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李言給貧困戶宣傳農機合作社的政策
企業注資帶活了這些農機具,委托經營也讓村民們嘗到了甜頭。2019年合作社就有了15萬元收益,“産業+村集體經濟+扶貧助困”的經營目标基本實作,這些收益幫助36戶貧困戶進一步改善了生活和居住條件。
農民變石油勞工 脫貧走出了新路子
“一人就業、一戶脫貧”,李言深知把勞動力送出去就業對于整個家庭脫貧的重要意義。2018和2019年,在自治區公安廳交警總隊幫助下,闊什艾日克村的村民紛紛走了出去。
“習慣了在農村生活的村民,長年在外地企業務工難度很大,文化水準、能力素質也有待提高。”如何變長為短,實作短期見效,是擺在他面前的又一道難題。
根據村民外出就業的特點,自治區公安廳交警總隊多方尋找合适的用工機關。去年12月,他們聯系到一個石油物探企業在和田地區墨玉縣的項目隊,希望派村民去務工,并得到該企業的同意。交警總隊上司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李言。“我當時一聽就很興奮,好事,這絕對是好事。”李言說。
李言送村民去石油物探企業工作
很快,李言帶着物探處負責人到的村裡考察、洽談,面試、體檢,僅用10天時間就招聘了包括周邊村在内的一批村民到墨玉縣從事石油物探工作,阿不都熱西提·托乎提就是其中的一員。
“以前一個月工資1500元,在物探隊幹得好的話,能拿到5000多塊錢,我很滿意。”阿不都熱西提·托乎提今年21歲,家庭收入主要靠4畝地和外出務工。16歲那年,他辍學在家,在鄉裡村裡幹過保安等工作,用微薄的收入供着兩個妹妹上學。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和村民換上了嶄新的石油勞工服裝,經過教育訓練成為一名石油物探勞工。
阿不都熱西提·托乎提在物探作業現場
阿米娜·伊斯瑪伊力也是物探隊的一員,她在阿不都熱西提·托乎提的指導下很快地适應了工作。她說:“現在我和老公都有工作了,兩個人一個月工資近萬元,我們現在過的就是好日子。”
“他們在項目上可以幹3個月,項目結束後,每個人收入在1萬元以上,按照當地标準,基本上都脫貧了。”李言說。短期增收的成效,讓當地村民對外出從事石油物探工作有着強烈的願望,很多村民主動找駐村工作隊報名參加。
“要想長期合作,必須要有誠意,一定要把工作做細。”對每次物探企業的勞動力需求,李言總是倍加珍惜,他認真快速做好動員、教育訓練等準備環節,跟車把村民送到工作地點,并安排村幹部随隊做好隊伍管理。
在自治區公安廳交警總隊的協調下,闊什艾日克村駐村工作隊不斷深化和石油物探企業的合作。下半年,多個物探處将繼續加大對闊什艾日克鄉、艾力西湖鎮勞動力輸出力度,并計劃在貧困村籌建物探勞工教育訓練基地,建設人才庫,實作勞動力型向技術型勞工的轉變。
自治區公安廳交警總隊、石油物探企業召開脫貧攻堅座談會
脫貧攻堅大考尚未結束,但希望就在前方。“帶領貧困戶高品質脫貧”不是一句承諾,而是第一書記李言走在脫貧攻堅大路上的堅定步伐。
作 者:公安廳政治部 居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