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嚴瑤
見習記者 | 張卓然
攝影 | 張培新
這一次的股東大會,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一小時内,幾乎一口氣回答了股民提出的幾十個問題。“公司股價,這個話題是不能不面對的。”陳虹直截了當,回答得很坦誠:“從6月11日我們開完資本市場溝通會後,股價上漲了近10%。當然,這個價格,股民肯定是不滿意的。随着我們在新賽道上業務比重的提高,相信股價肯定會上來。”
同時,陳虹表示,上汽之後還将繼續推進股權激勵方案。“我們正在完善相關方案,等到有關程式履行之後,會正式向外披露。”
今天,上汽集團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召開,高票通過了董事會工作報告、利潤配置設定預案及财務決算報告等全部議案,并選舉産生第八屆董事會監事會。根據利潤配置設定預案,公司将以總股本116.83億剔除已回購股份為基數,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6.2元(含稅),共計分紅71.77億元,位列A股上市公司前列。近五年,上汽集團累計分紅750億元。
此前,有股民給上汽留言:去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又遇到晶片斷供,上汽确實很困難,但看到你們一直在出招,也很努力,希望上汽能沖出困境。我們都是十幾年的上汽股東,經得起風雨,一定支援上汽!
陳虹在會上表示,“看到這些話,我作為公司董事長深受感動,也更充滿信心。市場風雨面前,你們的鼓勵,就是對公司最大的支援!我們将努力創造更大價值,來回報股東的厚愛!”
股民敢問,陳虹敢言,上汽“很坦誠”
股民:公司股價破淨,如何應對?
陳虹:公司股價處于比較低迷的狀态,這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6月11日,我們和機構投資者溝通會的效果還算不錯。從6月11日到6月29日,股價上漲将近10%,比整車闆塊指數約6%的漲幅還是稍好一些。
從整個行業看,不光是我們上汽集團,大衆、奔馳、寶馬等大集團的股價,和造車新勢力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現在,在投資者眼中,上汽好像還是傳統的制造業企業,但實際上,我們已經在變革了,像智己、R标這些重大項目屬于突變;其他一些品牌在營銷體系、“新四化”方面也都在發生漸變。
随着我們在新賽道的業務比重上升,我相信我們的股價會回上來,但這個過程确實需要時間。
同時,上汽在新賽道上的布局,一般的造車新勢力是很難做到的。我們全面布局了五大中心,包括資料中心、雲平台中心、軟體中心、人工智能算法中心和網絡安全中心,整個基礎體系的投入也比較大。這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後面要研究的就是要如何把步伐繼續加快。
“他是靈魂,我是軀體”,這個不能接受
股民:與華為、百度等第三方自動駕駛的合作情況如何?
陳虹:上汽很難接受單一一家供應商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這樣會變成“他是靈魂,我是軀體”,我們不能接受。我們的靈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以我們不接受任何供應商的整體解決方案,最多是合作。我們和華為在5G方面有很多合作,今後在互聯生态方面也會有很多合作;百度也是,我們這次軟體開發者大會,百度相當重視,也有很多合作。
股民:與華為鴻蒙平台相比較,上汽SOA平台的競争優勢是什麼?
陳虹:上個禮拜,汽車之家有個關于智己汽車的自動駕駛視訊,從上海市中心威海路出發,上延安路高架,走内環線、南北高架下來,全程40分鐘無接管。此外還有L4級别的Robotaxi項目,我們會和Momenta合作,今年第四季度在上海、蘇州兩地推出。Robotaxi定了合約挑戰的目标,到2025年接管裡程要高于10萬公裡。人類駕駛大概7萬公裡會發生一次較大的事故,Robotaxi的安全性肯定要高于人類駕駛的水準。
缺芯是壞消息,但反而創造了一個契機
股民:晶片短缺對上汽帶來多大影響?
陳虹:根據美國一些機構的預測,今年上半年,全球因為晶片短缺可能損失300萬輛産量,全年損失450萬輛左右。目前來看,到7月下旬,晶片供應短缺問題可以緩解了,從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基本上可以逐漸恢複正常。
晶片短缺問題是全球汽車行業第一次碰到的問題。原來,我們和晶片廠沒有直接聯系,汽車用的兩大類晶片MCU(微控制器晶片)、SV(系統級晶片)都是由博世、大陸、電裝等企業提供。
這次缺芯危機爆發之後,我們和晶片廠直接建立了聯系,加快了在晶片上的布局。從今後發展來講,汽車走智能化道路,一定是整車廠和晶片廠直接打交道。這樣反倒是把壞事變成好事了。
股民:上汽有沒有自主研發制造電動車電池?
陳虹:現在,無論是磷酸鐵锂還是三元電池,我們和甯德時代都是深度合作的。三個禮拜前,我們和甯德時代合資的電芯廠繼續拓展,産能要翻4倍。在新一代電池技術上,上汽投資了美國QuantumScape,它是美國固态電池的頭部企業,上市不久,市值已經增長了5倍。我們跟QuantumScape在探讨,最晚不超過2025年,在中國以50%對50%合資的方式建設生産線,不晚于2025年開始進行規模化、商業化的營運。固态電池方面,上汽還投資了美國的另一家企業SolidEnergy,這家企業也快要上市了,它和國内固态電池頭部企業清陶也有很緊密的合作關系,都已經開始布局了。
新賽道上,不僅要自我變革,還要加深合作
股民:上汽對于機制改革的方案和具體安排怎樣?
陳虹:在體制機制上,我們在和政府部門進行積極溝通,推進混改。同時,我們也在推進分拆上市。上汽旗下有14家創新類公司,比如捷氫科技。我們也在探索資本結構多元化推進分拆上市,推動創新業務市場化發展。這些創新業務對上汽新賽道會産生很重要的影響。
上汽集團很龐大,不管是新賽道還是老賽道的,業務基本上都能全面覆寫。下一步,對于集團重大項目,特别是自主品牌智己、R标等,相應為它配套服務的企業,這些重大項目全部實行對賭機制,做得好就做下去,做不好就讓位。
股民:2022年,股比要放開,外方有什麼想法?
陳虹:外方認為,中國汽車企業在電動智能網聯的新賽道上,是處于全球相對領先的水準。現在來看,光講電動遠遠不夠,必須電動智能網聯在一起。智能化對傳統汽車業的颠覆度更高,合資企業要在新賽道上能夠有所優勢,上汽3年以來做的事情,他們都要做,必須要有資料中心、軟體中心,必須要有智能算法中心、雲平台、網絡安全中心等,否則走不下去。而這方面,傳統汽車企業都沒有現成的經驗,因為我們也在和外方共同探讨。是以,新賽道上,外方和我們的合作會進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