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撚謝,黐乸線:《淪落人》

作者:小鲸魚電影解說

【Still human,Still dream】

終于可以靜下來談談《淪落人》,2019年4月11日11::30AM英皇戲院(中環娛樂行)看的。其實不容易把這部電影放置到一個類型,愛情片算不上,也并不是勵志片的典型。我更傾向把這部電影歸類到城市浪漫獨幕喜劇,在商業片與文藝片之間,不是警匪或喜劇,也有别于沉重的寫實電影,是冰冷石屎森林中難得的一絲溫暖。

劇情很簡單,顧名思義,“同是天涯淪落人”。兩個不同性别不同年齡不同種族的人,因為不同的原因被各種社會關系遺落而生活在一起,進而發展出超越主仆的關系,互相扶持追夢。

昌榮本來是地盤大佬,因為一次工業意外而導緻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他有一個說話刻薄不常來往的妹妹,還有一個在外國讀書與繼父一家生活的兒子,但自卑感使他無力拉近與家人的距離。而初來港的菲傭Evelyn雖苦于逃避将她視作工具的丈夫和母親,卻懷着成為攝影師的夢想。

多撚謝,黐乸線:《淪落人》

【寫實而不失浪漫,煽情但懂得克制】

整部戲呈現出非常真實的生活質感,黃秋生的演繹和導演陳小娟的指導都功不可沒。無論是取景,室内陳設,劇本,還有演出都充滿“貼地”的生活氣息,讓人感覺昌榮就是一個香港到處可見的住公屋的地盤勞工。這種生活化的場景,不難讓人想起許鞍華的《桃姐》和散場之後有跟張小姐談到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但我覺得《淪落人》要更浪漫一點。雖然是煽情,但沒有過份和不合理,比起《忘不了》或《幸運是我》要更為克制。

沒有說教,隻有很多自然的感動位和笑位。導演很懂得利用兩個角色的性格和文化差異來炮制出一些化學反應。比如昌榮蹩腳的港式英語,比如昌榮教阿蓮(Evelyn)講廣東話,比如一些運用得當的粗口(地盤勞工不可能不講粗口)都會讓觀衆會心一笑,而最高明的是,這些笑位同時也是埋下的感動位。如果不是善于觀察生活和真心熱愛這種文化是很難寫那麼好的,這就是港産片和廣東話的魅力,是不能被翻譯的。例如“茶煲(trouble)”和“蛇(scared)”,還有“thank you very much(多撚謝)”和“love(黐乸線)”的惡作劇翻譯,讓人拍案叫絕。

導演在感人時刻插入“多撚謝”的笑話,又在傷感之時以“黐乸線”沖淡傷感氣氛,幽默而不低俗,笑與淚之間拿捏得當,簡直是教科書級示範。還有簡樸動人的鋼琴配樂也是恰如其分,希望會出OST。

多撚謝,黐乸線:《淪落人》

【惜墨如金又充滿關懷】

劇本對side cast角色着墨不多,但非常出彩,處處透露着導演對角色的關懷。看通路導演說一共拍了19組,不算多,但剪出來也近兩小時片長,幾乎是沒有廢話的。可能因為導演是拍短片出道,剪片也是自己包辦,非常精煉,能用一個鏡頭表達的東西絕對不會用兩個鏡頭那麼啰唆。我看戲很怕那些動不動就flash back用回憶片段講一大堆的,《淪落人》在這方面讓我看得很舒服。比如阿蓮初到昌榮家的那場戲,打開房門的一瞬間,導演用了一個昌榮仿佛看到兒子以前在房間裡溫習的情景。就一個鏡頭而已,已經交代了昌榮是有一個兒子的,而同時也表達出阿蓮住進兒子的房間,填補了“家人”的空缺。

李璨琛飾演的阿輝是重要的配角,但也沒有刻意去鋪排。阿輝路過曾工作的地盤,回想起剛到香港時昌榮對他的照顧,也是一個鏡頭一句對白,就交代得一清二楚。更多是從細節中刻畫情感,比如雞腳湯,比如“四仔馬拉松”。這個角色我非常喜歡。跟阿蓮昌榮因雇傭關系而想相濡以沫的感情不同,阿輝是一種出于知恩圖報,如父如兄般的情義,平實而感人。另一個配角是葉童飾演的妹妹晶瑩,這段着墨不多的兄妹情也表現得很豐滿。導演很會捕捉這種亞洲人家庭中口硬心軟的内斂情感,互相愛着對方卻不擅表達。昌榮和兒子的父子情也拍得非常感人,兒子俊賢是讓昌榮覺得自己還是個人(still human)的唯一理由,也是阿蓮為昌榮尋回的夢想。

多撚謝,黐乸線:《淪落人》

【木棉樹的春夏秋冬】

《淪落人》的主要場景都在何文田的愛民邨,這是導演長大的地方,她熟悉每一個角落。是以戲中看到的街道,井字形公屋,街市,樹木,全都拍得非常漂亮。其中最讓我驚喜的是用到木棉花這個意象作為貫穿全片的線索。木棉是南方常見的樹木,每年三四月份開花,五月果實成熟會爆開飄落棉絮,秋冬就會落葉。導演聰明地将電影分為春夏秋冬四章,通過木棉樹不同的生長狀态來描寫二人關系的變化。阿蓮初到的時候,在巴士站見面,旁邊斜路就是愛民邨的木棉樹,那時候是木棉花落的初夏,而到了來年木棉漫天飛絮的季節,就是離别的時候了。廣東也到處可見木棉樹,廣東的孩子都撿過木棉花玩,在大銀幕上見到木棉倍感親切。有一場戲昌榮說“你唔好睇小啲花呀,呢啲幹咗可以做藥材㗎,過多陣就會結成棉花,又吹去新嘅地方,重新開始”以此鼓勵阿蓮離開他去追求夢想。也有“落紅不是無情物”之意。

木棉花還讓我想起另一部香港電影,也用過這個意象,就是郭子健的《打擂台》。戲裡泰迪羅賓說:“五月天兩樣嘢多,雨水多,木棉花多,如果唔落雨,飄木棉花仲靓呀”也是非常美的場景,不知小娟導演是不是有受這部勵志片啟發了。

多撚謝,黐乸線:《淪落人》

【難分戲裡戲外】

這是一部對黃秋生來說意義非凡的一部電影,被主流娛樂圈流放了五年,受盡打擊,他甚至接受通路時也說自己形同半個廢人,演殘廢沒難度。是以演這部戲的時候,無論是他演繹的意圖又或者是觀衆自己的解讀,都似乎有弦外之音。散場後我和張小姐都異口同聲說真的“太戳了”,好幾個催淚位都覺得秋生在說自己。

比如他說“做人好難呢可能做到啲自己像做嘅嘢㗎,I want to see you happy”,又或者是“我以為自己嘅人生已經冇乜值得期待,原來仲有啲啲”……都和秋生現實的處境出奇地match。

還有就是戲裡Evelyn跟昌榮說我們入圍了,4月15日要去領獎,也讓人會心一笑。雖然戲裡是說攝影比賽,但懂的人都知道現實中4月14日就是金像獎頒獎典禮了。這細節也看出導演的小企圖和趣味。

多撚謝,黐乸線:《淪落人》

戲裡的昌榮和Evelyn互相成全對方的夢想,而戲外,秋生和小娟導演也彼此成就。 英文戲名來自于昌榮為Evelyn所做的攝影作品集,扉頁印有一句“still human still dream(仍是人,仍會有夢)”。所謂淪落人,真正的淪落不是窮途末路,而是放棄了夢想。

幸好,戲裡戲外都有了完滿的結局。感謝《淪落人》帶給我的感動,也非常感謝同行的朋友和我一起度過這有笑有淚的110分鐘,還有在香港吃喝玩樂,在深圳共患難的珍貴回憶。以後每年木棉花開,我都要重溫《淪落人》并好好回味那一天。

多撚謝,我黐乸線你。

補幾張七月去愛民邨拍的照片,如果是四五月木棉花開的時候,應該更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