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怕的惡童現象:殺人、抛屍、輪奸,這些孩子怎麼了?

殺死親弟弟後,泰然自若地抛屍;囚禁、輪奸、虐待女高中生長達4個月;為了去網吧玩遊戲,殘忍殺害老師,甚至聲稱“我們還沒有14歲,就算打死人了,也不用坐牢”……這些連成年人都膽寒的惡行,竟然是由孩子犯下的。

天真有邪的“惡童”

14歲女孩殘忍殺死11歲弟弟

2018年4月2日,陝西某法院審理了一起特殊的殺人案。

接受審判的,是一名年僅14歲的女孩。她殘忍殺害了自己11歲的弟弟。

隻因為弟弟發現自己在被窩裡玩手機,她害怕弟弟會向父母告狀。

小女孩在完成了拿着菜刀追砍弟弟、将弟弟從橋上扔下河、确認死亡後就地掩埋屍體等可怕行徑之後,居然泰然自若,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即便是在庭審中,女孩也表現得十分淡定,沒有絲毫恐懼與驚慌之意,甚至還十厘清晰地回答了所有問題。

可怕的惡童現象:殺人、抛屍、輪奸,這些孩子怎麼了?

“未成年人”、“殺人兇手”,兩種身份在一個14的女孩身上,重疊到了一起。

本來應該是最天真無邪的年齡,卻做出最令人發指的惡行,對于這樣的未成年人,我們稱之為“惡童”。

可怕的“惡童”現象:

我們還沒滿14歲,打死人也不用坐牢

其實這些年來,“惡童“事件已經發生過多次。

可怕的惡童現象:殺人、抛屍、輪奸,這些孩子怎麼了?

令人膛目的低齡犯罪,殘酷的作案手法,每每出現在新聞頭條上,刺痛着每一個人的神經。

可怕的惡童現象:殺人、抛屍、輪奸,這些孩子怎麼了?

湖南三名未成年人為錢财而殺害老師的案件中,其中一名作案者在作案時曾說:“我們還沒有14歲,就算打死人了,也不用坐牢。”,令人細思恐極。

2015年10月18日晚, 湖南邵東縣某國小發生一起慘案,教師李桂雲的屍體在她的辦公室裡被人發現。

她的頭發全部被鮮血染紅,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地上還在留着鮮血。作案現場有很明顯的清理痕迹,犯人試圖隐藏自己的罪行。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起在辦案民警看來“作案手法有些老練”的案子,行兇者是三個未滿14歲的學生。

而起因是這三名少年想搞點錢去網吧打遊戲。

“一般的小孩子早就吓壞了,但他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當時的辦案民警說。

殘忍的殺人手段,和行兇者們的年紀形成巨大反差:彼此無冤無仇,突然棒擊、拳打腳踢、不顧求饒、搶劫索财、捂臉至死後,掩蓋現場,之後如常上課上網……

其中一個細節令人不寒而栗。作案人之一的劉宇在當天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們還沒有14歲,就算打死人了,也不用坐牢。”

國外也曾發生過駭人視聽的“惡童”案件。

1993年冬天,剛滿10歲的喬恩·維納布爾斯和羅伯特·湯普森,成了英國最年輕的殺人犯。

1993年2月12日,這兩個逃課的小男孩來到一家購物中心。

當搞破壞、踩髒椅子等惡作劇無法滿足二人時,他們綁架了2歲的詹姆斯·布格爾,想以此來做樂。

他們往小詹姆斯的臉上抹塗料,拽掉他的鞋子和褲子,逼他吃偷來的電池……直至小詹姆斯被折磨緻死。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這兩個惡童把小詹姆斯的屍體放在鐵軌上,用石闆蓋在他流血不止的頭上,希望火車碾過,以制造事故假象。

在整個過程中,兩人完全不像10歲大的孩子,甚至在小詹姆斯沒有呼吸後,兩人還冷靜地商量過,如何能擺脫自己的嫌疑。

後來法醫鑒定發現,小詹姆斯的身上共有42處傷痕,大部分集中在頭部,并伴有多處骨折和刺傷痕迹,生殖器也有被性侵的迹象。

可怕的惡童現象:殺人、抛屍、輪奸,這些孩子怎麼了?

震驚整個日本社會的“绫濑水泥殺人案”多次被改編成電影,漫畫,書籍等。上圖為漫畫家鐮田洋次根據此事改編的漫畫《17歲女子高生監禁殺人》封面

上個世紀80年代,發生在日本的“惡童”事件,更是震驚了整個日本社會。

1988年11月25日晚上,日本17歲女高中生古田順子的噩夢開始了。

她被宮野裕史、小倉讓、湊伸治、渡邊恭史,這四名還未成年的高中辍學學生綁架,監禁在湊伸治的家中。

從那天起,等待順子的便是無止境的虐待。

毆打是家常便飯,這四名惡童還在順子的大腿、手等部位倒上油,并不斷地用打火機點燃,順子的身上到處都是燒傷。

除了身體上的折磨,他們還不斷摧毀着順子心理的防線。

12月5日,東京的東中野車站内發生電車追尾事故。宮野裕史對順子說:“你父親當時在那輛電車上,死掉了。電視上報道了,你要看嗎?”

他看到順子不安的表情,就問她:“你現在心情怎樣?”順子回答:“很傷心。”宮野說:“其實是騙你的。”

然後宮野裕史、小倉讓、湊伸治三人不停的重複“死啦”“還活着”,讓順子心理崩潰。

在忍受了四個月的監禁、強奸、毆打、焚燒等暴行後,順子被折磨至死,最後被以水泥密封在圓柱油桶内抛屍。

這樁暴行被稱為“绫濑水泥殺人案”。

由于案件嚴重,加上涉案者當時均未成年,而且犯罪曆時長、手段殘忍,對當時的日本社會造成極大沖擊。

“惡童”出現的背後

是父母角色的缺失

人們在被“惡童”案件震驚之餘,也在積極尋找答案:為什麼這些年紀尚小的孩子可以犯下如此暴行?

重新審視案情,不難發現,這些“惡童”大多成長于相似的家庭環境: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太少,放縱太多。

湖南少年弑師事件的三名未成年人,父母忙于為生計奔波,無暇顧及他們,他們每天隻能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逃學去網吧打CF是他們最愛的活動。殺害老師的動機就是為了得到錢去網吧。

英國曆史上年紀最小的殺人犯喬恩,因為家庭破裂而遭遇冷落,不僅如此,他的父親為了排解心中的苦悶,經常租借暴力血腥影片回家觀看,而喬恩也經常與父親一起觀看。

可怕的惡童現象:殺人、抛屍、輪奸,這些孩子怎麼了?

曾有人指出,在喬恩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中搜出美國知名驚悚影片《鬼娃回魂3》(Child’s play3)

日本绫濑水泥殺人案中,四位兇手均成長在父母關系不好、家庭破裂的環境裡,高中便辍學,整日遊手好閑。

案發時,湊伸治的父母其實知道,這群少年把一個女孩囚禁在家中,卻依舊選擇漠視,放棄施予援手,任由一名花季少女被他們折磨凋零。

中國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善”并不能僅從字面上了解為“善良”,而是白紙一張,對善或惡都沒有形成認知。

衆多研究表明,兒童在年紀尚小的時候,不存在清晰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更缺乏對他人遭遇的“共情”能力。

一個四年級“熊孩子”,為了驗證孕婦被撞倒後到底會不會流産,故意去推了孕婦一把。他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不對的,也沒有考慮到會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

對于他來說,他隻是出于好奇、為了好玩,這并不算“惡”。

而“流産”在他的了解中,隻不過是電視劇裡,倒地孕婦身下緩緩擴大的那灘殷紅血迹。

可怕的惡童現象:殺人、抛屍、輪奸,這些孩子怎麼了?

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熊孩子推孕婦”事件

是以,在面對生下來純潔如白紙的孩童,父母更應擔起責任,引導孩子向“善”的方向成長。

不僅僅是要告訴他們哪些行為是對,哪些是錯,還應盡可能讓他們去了解為什麼。

可怕的惡童現象:殺人、抛屍、輪奸,這些孩子怎麼了?

節選自 陳傑 周萍.兒童共情能力及親子關系的相關研究[J].幼兒教育,2015.2:16-17.

兒童在年紀較小時缺乏對他人的共情能力

父母正确的引導教育

才能減少制造“惡童”的土壤

在與孩子的朝夕相處中,細心的父母更容易留意到,孩子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即便是被視為“惡童”的未成年殺人犯,他們也并非生下便是極惡之人。

這些施暴的孩子,未必不知道他們的惡行将産生何種後果,但他們缺乏對受害者的共情能力。

這種共情的能力,直接決定了孩子是非觀建立。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年幼期,進行積極引導。

老生常談的“熊孩子”問題裡,家長們總拿“孩子還小,不要和他計較”來為自家孩子犯錯開脫。

但如果後續的教育不能及時跟進,今日的小打小鬧,日後亦可能演變為令人瞠目的惡行,今日頑皮的熊孩子,也有可能蛻變為制造慘劇的“惡童”。

可怕的惡童現象:殺人、抛屍、輪奸,這些孩子怎麼了?

關于熊孩子闖禍的新聞随手一搜便可以得到很多結果,很多都與家長監管不力有很大關系。

父母的教育和關懷,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

微網誌@小野妹子學吐槽就曾搬運過一個在日本推特上瘋傳的小故事:

一家三口在雜貨店購物,五歲的小女孩一直在吵鬧着要一條項鍊。媽媽曾勸止,但孩子還是一個勁兒撒潑。

而她的父母既沒有推脫說“這些東西小孩子買太早”,也沒有輕易地答應“既然你想買那就買給你”,而是耐心地和小女孩講道理:

“爸爸媽媽有想要的東西,也是努力工作賺錢去買的。寶寶你總是要買新的玩具,可是過兩天就不珍惜了。

我不希望你也這樣對待這條項鍊,是以你要是真的想要,就每天幫媽媽幹活,領了零花錢之後自己買吧。”

這對父母的教育方式堪稱楷模,在寵慣孩子和粗暴拒絕這兩種極端方式之間,選擇了講道理,循循善誘,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之前的做法是錯誤的。

不僅如此,父母還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孩子在今後遇到類似事情時的思考方式。

可怕的惡童現象:殺人、抛屍、輪奸,這些孩子怎麼了?

“日本一位家裡開雜貨店的小姐姐,今天遇到一家三口來買東西,小女兒撒潑耍賴要買買買...看完覺得是一對理想的父母了”。@小野妹子學吐槽

當發現孩子的某些錯誤行為,父母及時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導,大機率可以早早糾正孩子的錯誤意識,樹立正确的是非觀。

越是年幼的孩子,就越容易糾正。反之,如果任憑缺乏是非觀的孩子任意妄為,待成為“惡童”之後,糾正和教育的成本就要大得多了。

既然選擇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就請負起相應的責任,不要再讓原本可愛的天使,變成殘酷的惡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