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可怕的恶童现象:杀人、抛尸、轮奸,这些孩子怎么了?

杀死亲弟弟后,泰然自若地抛尸;囚禁、轮奸、虐待女高中生长达4个月;为了去网吧玩游戏,残忍杀害老师,甚至声称“我们还没有14岁,就算打死人了,也不用坐牢”……这些连成年人都胆寒的恶行,竟然是由孩子犯下的。

天真有邪的“恶童”

14岁女孩残忍杀死11岁弟弟

2018年4月2日,陕西某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杀人案。

接受审判的,是一名年仅14岁的女孩。她残忍杀害了自己11岁的弟弟。

只因为弟弟发现自己在被窝里玩手机,她害怕弟弟会向父母告状。

小女孩在完成了拿着菜刀追砍弟弟、将弟弟从桥上扔下河、确认死亡后就地掩埋尸体等可怕行径之后,居然泰然自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即便是在庭审中,女孩也表现得十分淡定,没有丝毫恐惧与惊慌之意,甚至还十分清晰地回答了所有问题。

可怕的恶童现象:杀人、抛尸、轮奸,这些孩子怎么了?

“未成年人”、“杀人凶手”,两种身份在一个14的女孩身上,重叠到了一起。

本来应该是最天真无邪的年龄,却做出最令人发指的恶行,对于这样的未成年人,我们称之为“恶童”。

可怕的“恶童”现象:

我们还没满14岁,打死人也不用坐牢

其实这些年来,“恶童“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

可怕的恶童现象:杀人、抛尸、轮奸,这些孩子怎么了?

令人膛目的低龄犯罪,残酷的作案手法,每每出现在新闻头条上,刺痛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可怕的恶童现象:杀人、抛尸、轮奸,这些孩子怎么了?

湖南三名未成年人为钱财而杀害老师的案件中,其中一名作案者在作案时曾说:“我们还没有14岁,就算打死人了,也不用坐牢。”,令人细思恐极。

2015年10月18日晚, 湖南邵东县某小学发生一起惨案,教师李桂云的尸体在她的办公室里被人发现。

她的头发全部被鲜血染红,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地上还在留着鲜血。作案现场有很明显的清理痕迹,犯人试图隐藏自己的罪行。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起在办案民警看来“作案手法有些老练”的案子,行凶者是三个未满14岁的学生。

而起因是这三名少年想搞点钱去网吧打游戏。

“一般的小孩子早就吓坏了,但他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当时的办案民警说。

残忍的杀人手段,和行凶者们的年纪形成巨大反差:彼此无冤无仇,突然棒击、拳打脚踢、不顾求饶、抢劫索财、捂脸至死后,掩盖现场,之后如常上课上网……

其中一个细节令人不寒而栗。作案人之一的刘宇在当天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还没有14岁,就算打死人了,也不用坐牢。”

国外也曾发生过骇人视听的“恶童”案件。

1993年冬天,刚满10岁的乔恩·维纳布尔斯和罗伯特·汤普森,成了英国最年轻的杀人犯。

1993年2月12日,这两个逃课的小男孩来到一家购物中心。

当搞破坏、踩脏椅子等恶作剧无法满足二人时,他们绑架了2岁的詹姆斯·布格尔,想以此来做乐。

他们往小詹姆斯的脸上抹涂料,拽掉他的鞋子和裤子,逼他吃偷来的电池……直至小詹姆斯被折磨致死。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这两个恶童把小詹姆斯的尸体放在铁轨上,用石板盖在他流血不止的头上,希望火车碾过,以制造事故假象。

在整个过程中,两人完全不像10岁大的孩子,甚至在小詹姆斯没有呼吸后,两人还冷静地商量过,如何能摆脱自己的嫌疑。

后来法医鉴定发现,小詹姆斯的身上共有42处伤痕,大部分集中在头部,并伴有多处骨折和刺伤痕迹,生殖器也有被性侵的迹象。

可怕的恶童现象:杀人、抛尸、轮奸,这些孩子怎么了?

震惊整个日本社会的“绫濑水泥杀人案”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漫画,书籍等。上图为漫画家镰田洋次根据此事改编的漫画《17岁女子高生监禁杀人》封面

上个世纪8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恶童”事件,更是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

1988年11月25日晚上,日本17岁女高中生古田顺子的噩梦开始了。

她被宫野裕史、小仓让、凑伸治、渡边恭史,这四名还未成年的高中辍学学生绑架,监禁在凑伸治的家中。

从那天起,等待顺子的便是无止境的虐待。

殴打是家常便饭,这四名恶童还在顺子的大腿、手等部位倒上油,并不断地用打火机点燃,顺子的身上到处都是烧伤。

除了身体上的折磨,他们还不断摧毁着顺子心理的防线。

12月5日,东京的东中野车站内发生电车追尾事故。宫野裕史对顺子说:“你父亲当时在那辆电车上,死掉了。电视上报道了,你要看吗?”

他看到顺子不安的表情,就问她:“你现在心情怎样?”顺子回答:“很伤心。”宫野说:“其实是骗你的。”

然后宫野裕史、小仓让、凑伸治三人不停的重复“死啦”“还活着”,让顺子心理崩溃。

在忍受了四个月的监禁、强奸、殴打、焚烧等暴行后,顺子被折磨至死,最后被以水泥密封在圆柱油桶内抛尸。

这桩暴行被称为“绫濑水泥杀人案”。

由于案件严重,加上涉案者当时均未成年,而且犯罪历时长、手段残忍,对当时的日本社会造成极大冲击。

“恶童”出现的背后

是父母角色的缺失

人们在被“恶童”案件震惊之余,也在积极寻找答案:为什么这些年纪尚小的孩子可以犯下如此暴行?

重新审视案情,不难发现,这些“恶童”大多成长于相似的家庭环境: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太少,放纵太多。

湖南少年弑师事件的三名未成年人,父母忙于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他们,他们每天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逃学去网吧打CF是他们最爱的活动。杀害老师的动机就是为了得到钱去网吧。

英国历史上年纪最小的杀人犯乔恩,因为家庭破裂而遭遇冷落,不仅如此,他的父亲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经常租借暴力血腥影片回家观看,而乔恩也经常与父亲一起观看。

可怕的恶童现象:杀人、抛尸、轮奸,这些孩子怎么了?

曾有人指出,在乔恩公寓中搜出美国知名惊悚影片《鬼娃回魂3》(Child’s play3)

日本绫濑水泥杀人案中,四位凶手均成长在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破裂的环境里,高中便辍学,整日游手好闲。

案发时,凑伸治的父母其实知道,这群少年把一个女孩囚禁在家中,却依旧选择漠视,放弃施予援手,任由一名花季少女被他们折磨凋零。

中国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善”并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为“善良”,而是白纸一张,对善或恶都没有形成认知。

众多研究表明,儿童在年纪尚小的时候,不存在清晰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更缺乏对他人遭遇的“共情”能力。

一个四年级“熊孩子”,为了验证孕妇被撞倒后到底会不会流产,故意去推了孕妇一把。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不对的,也没有考虑到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对于他来说,他只是出于好奇、为了好玩,这并不算“恶”。

而“流产”在他的理解中,只不过是电视剧里,倒地孕妇身下缓缓扩大的那滩殷红血迹。

可怕的恶童现象:杀人、抛尸、轮奸,这些孩子怎么了?

前段时间引起热议的“熊孩子推孕妇”事件

所以,在面对生下来纯洁如白纸的孩童,父母更应担起责任,引导孩子向“善”的方向成长。

不仅仅是要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对,哪些是错,还应尽可能让他们去理解为什么。

可怕的恶童现象:杀人、抛尸、轮奸,这些孩子怎么了?

节选自 陈杰 周萍.儿童共情能力及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J].幼儿教育,2015.2:16-17.

儿童在年纪较小时缺乏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父母正确的引导教育

才能减少制造“恶童”的土壤

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细心的父母更容易留意到,孩子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即便是被视为“恶童”的未成年杀人犯,他们也并非生下便是极恶之人。

这些施暴的孩子,未必不知道他们的恶行将产生何种后果,但他们缺乏对受害者的共情能力。

这种共情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孩子是非观建立。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年幼期,进行积极引导。

老生常谈的“熊孩子”问题里,家长们总拿“孩子还小,不要和他计较”来为自家孩子犯错开脱。

但如果后续的教育不能及时跟进,今日的小打小闹,日后亦可能演变为令人瞠目的恶行,今日顽皮的熊孩子,也有可能蜕变为制造惨剧的“恶童”。

可怕的恶童现象:杀人、抛尸、轮奸,这些孩子怎么了?

关于熊孩子闯祸的新闻随手一搜便可以得到很多结果,很多都与家长监管不力有很大关系。

父母的教育和关怀,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微博@小野妹子学吐槽就曾搬运过一个在日本推特上疯传的小故事:

一家三口在杂货店购物,五岁的小女孩一直在吵闹着要一条项链。妈妈曾劝止,但孩子还是一个劲儿撒泼。

而她的父母既没有推脱说“这些东西小孩子买太早”,也没有轻易地答应“既然你想买那就买给你”,而是耐心地和小女孩讲道理:

“爸爸妈妈有想要的东西,也是努力工作赚钱去买的。宝宝你总是要买新的玩具,可是过两天就不珍惜了。

我不希望你也这样对待这条项链,所以你要是真的想要,就每天帮妈妈干活,领了零花钱之后自己买吧。”

这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堪称楷模,在宠惯孩子和粗暴拒绝这两种极端方式之间,选择了讲道理,循循善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做法是错误的。

不仅如此,父母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在今后遇到类似事情时的思考方式。

可怕的恶童现象:杀人、抛尸、轮奸,这些孩子怎么了?

“日本一位家里开杂货店的小姐姐,今天遇到一家三口来买东西,小女儿撒泼耍赖要买买买...看完觉得是一对理想的父母了”。@小野妹子学吐槽

当发现孩子的某些错误行为,父母及时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大概率可以早早纠正孩子的错误意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越是年幼的孩子,就越容易纠正。反之,如果任凭缺乏是非观的孩子任意妄为,待成为“恶童”之后,纠正和教育的成本就要大得多了。

既然选择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请负起相应的责任,不要再让原本可爱的天使,变成残酷的恶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