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作者:歡享電影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人在紐約》

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在1989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榮獲最高大獎金獅獎,然而兩個月後,在台灣本土舉辦的金馬獎上,這部電影在最佳劇情片上卻輸給了由三位女星主演的文藝片《人在紐約》。

這部電影由一向關注女性題材的香港導演關錦鵬執導,由斯琴高娃(内地)、張艾嘉(台灣)、張曼玉(香港)三人主演。從今天的目光來看,《人在紐約》雖然沒有《悲情城市》所蘊含的曆史厚重感,但它用3個兩岸三地的女性在美國紐約打拼的故事,展現了華人視角下的異國奮鬥曆程,三位女性的相識相知有一種大中華的融合感。相較于《悲情城市》的台灣本土叙事,當年的評委估計是更傾向于《人在紐約》的包容感以及對話的可能性。

在這部電影中,三位女星也展現了出色的演技,留下了令人難忘的銀幕形象。張曼玉當時正處于事業的上升期,《人在紐約》為她獲得了第一座金馬獎影後獎杯,之後她的電影道路也是越走越順,各種電影獎上都是常客。

張艾嘉也同樣獲得金馬獎影後提名,她在當時已經是一位演技多次被嘉獎的演員了,1981年憑《我的爺爺》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1986年自編自導自演的《最愛》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同時還獲最佳導演與編劇提名。

内地觀衆比較熟悉的斯琴高娃,可能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大宅門》裡的白家情婦奶之類的霸氣角色,但其實80年代她也參與了多部港台電影的演出,而且在《人在紐約》中她的表演非常性感,還有一絲柔弱,與大家所後來認識的她十分不同,也是影片的一大亮點。

三個女人異鄉打拼的故事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婚禮上的趙紅

《人在紐約》影片開頭,就是以斯琴高娃飾演的趙紅與美籍華人湯姆士的婚禮,斯琴高娃身材豐滿,但不太懂英文,婚禮上全靠丈夫翻譯,丈夫也調侃自己是一個香蕉人卻娶了個傳統的中國新娘。此時,張艾嘉飾演的黃雄屏,作為湯姆士的好友來教斯琴高娃切蛋糕,兩人由此相識。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張艾嘉飾演的黃雄屏在男友家中看《傳統文學》

随後,張曼玉飾演的李鳳嬌作為房東來到黃雄屏的藝術家男友家來收租,收不到租的她将怒氣撒到了正在房中看書的同為華人的黃雄屏身上,兩人也是以發生了争吵。李鳳嬌走路風風火火,在街上被陌生男子故意碰撞後,敢于脫下高跟鞋來追打他。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脫下高跟鞋的李鳳嬌

三位女性,性格不同,在紐約也各有自己的故事和煩惱。

斯琴高娃飾演的趙紅雖然有一個看起來頗為美好的婚姻,與丈夫日子過得也算是有滋有味,英文也有所進步,對美國文化還處于好奇和學習的狀态。但她一直放不下家中的母親,想接她來美國生活,可是每次與丈夫提起,都被他各種敷衍、避過話題。畢竟,對于一個現代美國人來說,自己的生活更重要。而趙紅在生活上需要仰仗着他,也沒有太多發言權。她曾談到過自己也在工廠裡工作過,但在看到丈夫工廠裡的勞工時,她也刻意與他們拉開距離。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向丈夫撒嬌的趙紅

斯琴高娃在本片中難得地演出了一個小女人形象,甚至還有與丈夫的各種親熱戲。可能看慣她後期影視形象的觀衆有點不習慣,但其實斯琴高娃演得還挺好的,挺放得開,有點傻傻的天真,也有些肉感。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黃雄屏在戲劇舞台上飾演馬

張艾嘉飾演的黃雄屏,一心想以演員身份在紐約發展,然而華人的身份與外表讓她隻能在舞台上表演馬,在争取《麥克白夫人》的舞台演出機會時,大學曆史專業的她用的中國古代中的女性來回應白人導演的質疑。

她在情感上是開放的,但也遭遇了各種挫折。離開他的白人男友後,借住在自己的華人男朋友家,不過對方也告知自己有女朋友了。

同時她那曾是國民黨高官的父親退休後寫不出回憶錄,面對台灣政壇改革,身在美國不願做出犧牲,隻會發牢騷表達不滿。他收留了一位來自内地的女子,号稱是在幫助她寫自己的回憶錄,其實是在找人照顧自己,并滿足自己的虐待傾向。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男子退出三角關系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李鳳嬌擁抱Stella

張曼玉飾演的李鳳嬌是個精明的香港女子,在幫着父親管理餐廳的同時也努力炒樓賺錢,甚至為了生意,而傍上了一位在當地頗有勢力的房産女大佬Stella。相親時,看中了相親對象的朋友,她也可以大膽邀約。然而對方在約會時,因忌憚Stella而退出。李鳳嬌明确向男方表示她不是同志,但她一方面想尋找自己的個人幸福,但一方面又不想放棄Stella的資源,隻能流淚擁抱着Stella問:“為什麼我們不能隻做朋友”。

三個人不同的性格在片中互相交織,趙紅天真又充滿懷鄉的憂愁,猶如浮萍,還未完全融入美國;黃雄屏聰慧倔強,目标最為遠大而又充滿障礙;李鳳嬌精明能幹,未達目的不惜放棄自己的情感需求。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三人天台喝酒

幸好,還有朋友,大家也彼此依靠取暖獲得前進的動力。影片結尾是三人相約天台喝酒,雖然摔破了酒杯,大家用手代酒杯一起喝酒,空空的酒瓶就留在天台上,感覺要把所有的煩惱和憂愁都留下不帶走。

兩岸三地的文化融合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三人相識

成為貴婦的趙紅平時生活不知如何打發時間,找來了黃雄屏來陪伴,兩人到飯店吃飯,剛好來到了李鳳嬌家裡的飯館。三人也發生了一段有趣的對話:

趙紅:湖南園怎麼會有北京烤鴨?

黃雄屏:反正是老廣燒給老美吃的中國菜。

李鳳嬌:反正是中國人開的中國餐館。

黃雄屏:就是老美吃的中國菜。

李鳳嬌:你才是給老美吃的中國菜。

趙紅:别吵。大家都是中國人,何必呢?自己人跟自己人吵,人家看了多難看。

當時,兩岸三地溝通融合的意願還是很強烈的,特别是大家都身處異國的環境下。不過趙紅雖然大氣,但她還聽不懂英文俚語“天使剛剛飛過去”的含義,傻大姐的形象也讓氣氛變得歡樂起來。三人也是由此成為了好朋友。

32年前,這部集合了兩岸三地女星的電影,打敗了《悲情城市》

三人醉酒街頭發洩

影片中還有個非常特别的場景,三人醉酒後在紐約街頭同時演唱故鄉的歌曲,不同的旋律,卻是陪伴着自己成長的文化,而從中而來的力量才更強大。雖然背景不同,但女性友誼能幫助她們發洩,情感上互相扶持。這也是一種兩岸三地文化上的隐喻,正是這種強調文化勾連的家國情懷,才讓這部電影在當年赢了《悲情城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