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原創稿
中共陽泉市委書記 雷健坤:
大會報告明确将陽泉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賦予陽泉推進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先行示範、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打造城鄉一體共同富裕的市域樣闆等重要定位,展現了省委對陽泉工作的重視和關心。
陽泉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是山西轉型發展的縮影。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在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壯闊征程中貢獻陽泉力量。
加速産業轉型,打造中部城市群重要支點
重點實施好工業賦能育新、數字經濟優先發展、服務業擴容提質三大産業轉型戰略,努力走出一條有陽泉特色的轉型路徑。
在傳統産業方面,以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品牌化賦能傳統産業,加快煤炭、裝備制造、耐材、陶瓷等傳統産業内涵集約發展。新興産業方面,重點做好“新材料産業延鍊強鍊”和“數字經濟優先發展”兩篇文章。新材料産業,重點打造新能源電池産業鍊、新型有色金屬産業鍊、新型碳基産業鍊、綠色建材産業鍊、新型半導體新材料産業鍊等五大新材料産業鍊,建構多鍊互補綠色低碳的新材料産業體系。
在數字經濟領域,用好“1 3 N”一體化大資料中心體系城市級樞紐節點等政策賦權,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在“無人駕駛”這一賽道上加快布局,以車路協同示範區為牽引打造智車之城。此外,作為省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要在衆多領域開展應用,聚力打造在全省全國有影響力的數字經濟産業集聚區。
關于服務業,要聚焦平台經濟、現代物流、文化旅遊、康養産業“四大領域”,聚力打造五大生産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五大公共服務标杆工程,每年滾動實施促進消費更新的十大重點項目,推動服務業提質更新。
重塑開放格局,打造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要節點
以開放活市為要,實施開放格局重塑戰略,打造融入京津冀的“六大節點”。一是積極謀劃石太第三通道,争取“太原—雄安”高速過境陽泉,打造聯通京津冀的重要交通節點。二是抓住京藏走廊通過陽泉的重大機遇,打造京津冀向中西部地區輻射的重要物流節點。三是建立跨省域産業協同發展合作區、承接産業轉移,強化省域間數字經濟、新材料、新能源等産業鍊供應鍊的對接協調,打造服務京津冀産業的生産配套節點。四是發揮陽泉土壤富硒優勢,發展特色精品農業,打造保障京津冀綠色優質農産品的供應節點。五是依托智創城7号等創新平台,打造科技與人才交流服務的重要節點。六是依托陽泉氣候、區位、飲食、文旅優勢,發展“藥醫養健遊”産業鍊,打造高品質文旅康養産業。同時,在省内拓展開放合作空間方面,積極融入太忻經濟區建設,發揮好聯通太忻經濟區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橋梁作用,更好促進中部城市群關聯發展。
推動城鄉一體,打造全省共同富裕的樣闆試點
聚焦“城鄉一體共同富裕的市域樣闆”發展定位,實施好全域協調戰略,努力探索城鄉一體、共同富裕的新路徑。一要做優中心城市。以全域空間一體化布局為立足點,全域謀劃提升主城中心區和盂縣副中心能級,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強化城市管理等重點工作,打造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花園城市。二要做強縣域經濟。以建立國家衛生縣城為抓手,全面提升縣城品質。實施特色産業強縣工程,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特别要推動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向近郊村鎮延伸,促進縣城城鄉接合部實作社群化發展。三要推進鄉村振興。以壯大集體經濟為支點撬動鄉村振興,做好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後半篇文章”,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
做好紅色、綠色兩篇文章,打造山西文化品牌和生态文明的特色亮點
要實施紅色領航戰略,鑄就文化特質鮮明的新高地。實施“中共建立第一城”紅色品牌保護開發拓展工程,挖掘整合《人民日報》造紙廠舊址、煤鐵行國小舊址等紅色資源,集中打造老城區紅色旅遊片區。用好百團大戰紀念館、七亘大捷等紅色教育基地,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黨員幹部錘煉黨性的重要陣地。同時,做好綠色文章,讓美麗山城成為綠水青山太行明珠。
堅持黨建引領,打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态和全過程人民民主互促共進的示範試點
陽泉将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增進團結,廣泛凝聚共識,形成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一方面要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同時積極探索政治生态和人民民主互促共進的發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