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第一古物——陳倉石鼓,出土後的坎坷1300餘年

作者:漢周讀書
中華第一古物——陳倉石鼓,出土後的坎坷1300餘年

陳倉石鼓及拓片(部分)

​石鼓,亦稱陳倉石鼓,是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被清代學者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

石鼓材質為花崗岩,共有十隻,均為高約三尺,直徑一尺,上面刻有大篆文字,共七百一十八字。

石鼓以四言詩的形式記錄了秦人興起、立國、開疆拓土、建立帝業的發展曆史,故又被稱作大秦帝國東方紅。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陝西鳳翔府陳倉山北坡,一位牧羊老人發現了十隻怪異的石頭,清理後看到上面寫着神秘的文字。

很多村民趕來圍觀,卻無人能認出上面的文字。

中華第一古物——陳倉石鼓,出土後的坎坷1300餘年

​于是謠言四起,人們以為是神物,紛紛焚香膜拜。

消息一經傳出,便引來一些文人墨客。

有學者研究認為,石鼓文字為大篆,記載了周宣王狩獵的場景,是以斷定為西周時期的古物,根據石刻銘文多記述狩獵場景,是以稱之為“獵碣”。

“安史之亂”爆發時期,躲避在雍城(陝西鳳翔)的唐肅宗聞知石鼓的消息,令當地官員将石鼓運至雍城城南,同文武官員一起欣賞把玩。

中華第一古物——陳倉石鼓,出土後的坎坷1300餘年

​叛軍逼近雍城,唐肅宗小朝廷的文武官員再度外逃避難,臨行前,将石鼓倉促掩埋在荒野之中,對外宣稱已經損毀遺失。

兩年後,“安史之亂”平定,石鼓得以重見天日。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雍城官吏請朝中文物鑒定大家主持,将石鼓重新挖掘出來。

文學家韓愈曾上書請求朝廷對石鼓加以妥善保管并進行研究,卻沒有引起官府的重視。

中華第一古物——陳倉石鼓,出土後的坎坷1300餘年

​《石鼓歌》——韓愈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綱淩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蒐于岐陽騁雄俊,萬裡禽獸皆遮羅。镌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鹹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盡備無差訛。辭嚴義密讀難曉,字型不類隸與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鼍。鸾翔鳳翥衆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嗟餘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包席裹可立緻,十鼓隻載數駱駝。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藓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大廈深檐與蓋覆,經曆久遠期無佗。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娿。牧童敲火牛砺角,誰複著手為摩挲。日銷月铄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繼周八代争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轲。安能以此尚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中華第一古物——陳倉石鼓,出土後的坎坷1300餘年

​元和九年(814年),鳳翔府尹鄭餘慶發現韓愈的奏章,大為感動,于是奏請朝廷,将石鼓移至當地的孔廟,從此不再暴露于荒郊野外。

因為缺乏保護,一隻石鼓丢失,剩餘的石鼓上面的文字早已殘缺不全。

唐朝末年,鳳翔孔廟毀于戰火,石鼓被盜,從此流落民間。

宋仁宗在位時期,查閱唐朝的檔案,發現了關于石鼓的記載,于是下诏命人到民間查尋。

中華第一古物——陳倉石鼓,出土後的坎坷1300餘年

​時任鳳翔知府的司馬池(司馬光的父親)聞知消息,不遺餘力查尋石鼓的下落。

幾番周折之後,司馬池終于找到了二百多年前被盜的九隻石鼓,而當年莫名失蹤的那隻——被稱為“乍原”的石鼓卻毫無蹤迹。

于是,立功心切的司馬池竟然僞造了“乍原石鼓”。

宋仁宗最終還是發現了這隻赝品,司馬池畫虎不成,受到降職的懲罰。

也是以,“乍原石鼓”從此身價倍增。

宋仁宗皇祐三年(1052年),金石藏家向傳師意外在屠夫家中發現了“乍原石鼓”,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屠夫當時正在用石鼓磨刀。

中華第一古物——陳倉石鼓,出土後的坎坷1300餘年

​“乍原石鼓”已然面目全非,上半部分被村民削掉,制成了搗米的工具,殘餘部分被屠夫當成了磨刀石,發現時僅殘存四行文字。

向傳師寫信向鳳翔官府彙報,官府立即派兵保護向傳師,攜帶石鼓,趕往汴梁,向傳師尋找石鼓有功,得到了朝廷的重賞。

十隻石鼓團聚之後,得到了朝廷的重點保護。

宋徽宗時期,因為皇帝喜好古玩,石鼓倍受珍惜,收藏在保和殿。

中華第一古物——陳倉石鼓,出土後的坎坷1300餘年

​某一天,宋徽宗腦洞大開,竟然下诏,命工匠融化黃金,澆灌在石刻的凹槽内。

此後,金身石鼓價值連城。

北宋滅亡時期,金兵将石鼓運至北方,摳出上面的黃金後遺棄在荒野。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宋蒙聯軍攻破燕京,随軍的禦史大夫王檝竟然發現了被遺棄的石鼓,他命人将石鼓運至當地的孔廟,派士兵看護。

此後,石鼓曆元、明、清三朝一直儲存在北京。

日寇侵華期間,石鼓被運往南京,後又輾轉至重慶。

抗戰勝利後,石鼓又運至南京。

中華第一古物——陳倉石鼓,出土後的坎坷1300餘年

​解放戰争期間,大量國寶級的文物被運往台灣,石鼓因超重被留在了當地,後被運至北京,珍藏于故宮博物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