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知道“陳倉”在哪裡嗎?

作者:行走在路上的貓仔菌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典故應該不少人都聽說過,而這個“陳倉”在哪裡,估計知道的人就寥寥無幾了。陳倉就是現在的陝西省寶雞市,寶雞古稱陳倉,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發源地,嘉陵江源,建城于公元前762年,公元757年因“石雞啼鳴”之祥瑞改稱寶雞,作為一座有着8000多年文明及2770餘年建城史的城市,寶雞擁有許多精彩的頭銜,比如“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佛骨聖地"等等。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知道“陳倉”在哪裡嗎?

很多人都知道,在西安,可能一個不經意間,你腳下踩踏的就是千百年的古文物,而寶雞其實也是差不多的,寶雞文物古迹遍布全市,尤以青銅文化最為出名,中華第一古物石鼓出土于此,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之名最早見于寶雞,國寶重器何尊出土于寶雞,造型雄奇,銅尊内膽底部銘文中的“宅茲中國”(指天下之中)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知道“陳倉”在哪裡嗎?

國寶重器何尊

寶雞法門寺,供奉着佛骨舍利,是兵馬俑之後中華的第二個“文化符号”。法門寺位于寶雞扶風縣城北10千米處的法門鎮,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曆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後,遺體火化結成舍利。阿育王統一印度後,為弘揚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幹份,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唐代200多年間,先後有高宗、武後等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知道“陳倉”在哪裡嗎?

寶雞為姜炎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重要的起源地之一。炎帝陵位于寶雞市渭濱區神農鎮境内的常羊山之上,是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主要場所。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炎帝生于姜水之岸今寶雞市境内),在寶雞已發現8000多年前的關桃園遺址、7000多年前北首嶺遺址、姜城堡遺址等古文化遺址40多處,反映了炎帝部落繁衍生息發展狀大的曆程。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知道“陳倉”在哪裡嗎?

關山草原風景區位于陝、甘兩省接壤的隴縣西南部,是大陸西北内陸地區唯一的以高山草甸為主體的、具有歐式風情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這裡有天然林693平方千米,草地233平方千米,海拔2200米,年平均氣溫5.4℃C。古時的隴山地區,是漢王朝的重要牧區,西域傳入的良馬在這裡繁衍,據說漢代時關山一帶牧馬匹達30多萬匹。霍去病20歲第一次率萬餘人出擊匈奴,就是過關山出隴西,沿祁連山西北,長途奔襲,凱旋而歸。盛唐之時,關馬業更為發達,王侯将相的私牧也多放此。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知道“陳倉”在哪裡嗎?

中華石鼓園坐落在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寶雞市石鼓山上,東臨茵香河,南靠秦嶺主峰雞峰山,西望市區,北瞰渭河,是融遺址保護、青銅器展覽、石鼓文化展示園林觀光、考古研究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文化生态公園。石鼓閣高56.9米,建築面積7200平方米,仿秦漢建築風格,采用外五内九的層級設定,喻示着周秦文明在中華民族史上的尊崇地位,主要展示石鼓文化和曆代優秀書法作品,并供遊人鳥瞰寶雞風光,是寶雞市地标性建築。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知道“陳倉”在哪裡嗎?

嘉陵江源頭景區位于寶雞市南郊的秦嶺之巅,距市區33千米,因嘉陵江的發源地而得名。景區内植被茂密,奇峰聳立,潭瀑衆多,自然景觀奇特,人文古迹神秘。聲勢浩大的黑龍潭,壯觀的嘉陵江第一瀑布、觀日台、有宋朝吳氏兄弟抗擊金兵的和尚嫖古戰場,更有名聞天下的關中四大雄關之一的古大散關。這裡春季山花爛漫,萬木吐綠;夏季涼風習習,群山披翠;秋季層林盡染,雲海松濤;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枝。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知道“陳倉”在哪裡嗎?

到寶雞遊玩,不品嘗一些西北美食,那跟沒有來過有什麼差別。充滿西北風情的道地美食,雖然在其他地方可以看到,但是卻沒有那麼道地。像是擲面皮、烙面皮、岐山臊子面、岐山臊子肉夾馍、西府扯面、西府合盤、鳳縣幹腳棒、鳳翔豆花泡馍、鳳翔臘驢肉、隴縣馬蹄酥、眉縣爐齒面、攪團、荞面涼粉、文王鍋盜,聽過沒聽過的,來了就一窩端了吧。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知道“陳倉”在哪裡嗎?

2022年,過去的已經成為過去,尋一處寶藏之地,釋放一下自己吧。

我是在路上的貓仔菌,如果你有什麼旅遊相關的問題,請留言或者關注我詢問,感謝你的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