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演義中被羅士信狂虐的來護兒,曆史上有多強?魏征:可比關羽張飛

作者:說曆史的女人

(說曆史的女人——896期)演義小說向來喜歡欺騙大衆,往往能把曆史上的英雄演義成壞蛋,比如隋唐英雄張世貴、蘇定方等;或者虛構一些人物,把真正的曆史人物掩蓋或者殺死,來博取看客的喝彩,對世人有很大的誤導作用。而如今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往往沿用這種習氣,繼續誤導大衆。比如在系列電視連續劇《隋唐英雄》裡,就基本沿用演義裡的說法。

今天講的這個隋唐英雄來護兒也是如此。來護兒在演義裡有兩種排名,一種是排在隋唐18條好漢的第14位,一種是排在四猛的第二位。他的死法也有兩種,在《興唐傳》裡他是被王君可殺死的;在《隋唐演義》裡,來護兒官拜山東兵馬監軍使,與秦瓊關系不和,後被第一猛羅士信狂虐,并殺死,而且他的兵器大鐵槍也被羅士信搶走。

而做為瓦崗山五虎将之一的王君可史上查無此人,就是個虛構的人物;羅士信盡管曆史上實有其人,但跟演義上的也八竿子打不着。曆史上的羅士信被演義化成了兩個人:一個是力比牛大能打平李元霸的傻小子羅士信,一個是隋唐第七條好漢羅成。來護兒在《隋唐演義》裡就是被這個傻小子羅士信狂虐并殺死的。演義評書中的來護兒跟羅士信相比簡直弱爆了,然而曆史上真正的來護兒究竟是怎樣的人?在演義中被羅士信狂虐的來護兒,在曆史上究竟有多強悍呢?唐朝名臣魏征對他的評價是:可比關羽張飛!果真如此嗎?本期分解。

演義中被羅士信狂虐的來護兒,曆史上有多強?魏征:可比關羽張飛

(一)少年立志,手刃仇人

來護兒字崇善,祖籍河南新野,曾祖時遷居江都(今江蘇揚州)。他自幼父母雙亡,由伯母撫養成人。當時,來護兒的家鄉白土村位于長江岸邊,地處南北朝交界之地,連年戰事不斷。

自小就目睹戰争的來護兒,很早就在心中立下大志,要在戰亂中建立一番功立業。相傳他讀《詩經》時,讀到“擊鼓其镗,踴躍用兵”“羔裘豹飾,孔武有力”時,心中激動,慨歎道:“大丈夫今生在世,就該當如此,為國殺敵滅賊,擷取功名,怎能老幹這些筆墨的營生呢!”于是他便開始習武練功,以待時機。鄰居好友都認為此子必有出頭之日。

來護兒為人生性豪放剛猛,不畏強暴。南北朝的梁朝時曾發生了著名的景之亂,來護兒的伯父在此戰亂時被同鄉豪強陶武子殺害。來護兒還很小的時候,就常聽伯母提及此事,于是在他幼小的心靈裡,早早就有了為伯父報仇的大志。當他年齡稍長時,再也忍不住了,于是決定把這事給辦了。

當時,陶氏宗族數百家,财力雄厚,鄉人誰都不敢惹。來護兒偏不買他的賬。一次他懷揣一把利刃,趁陶家辦婚事,家裡紛亂之時,闖入其家中,親手殺死了陶武子,并取其首級,揚長而去。在場賓客都被他的舉動所震懾,誰都不敢妄動。來護兒掂着仇人的首級從容地去祭奠了伯父。此舉震驚鄉裡,來護兒一刺成名,從此浪迹江湖。

(二)戰功赫赫,成為隋朝開國名将

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命賀若弼出鎮廣陵。來護兒便趁機投奔了隋軍,在賀若弼麾下效力。他憑着蓋世膽略經常為隋軍渡江偵察,立下不少戰功,被升任大都督。後來,來護兒又獨當一面,在隋朝統一天下中,立下不世之功。他曾率軍擊破陳朝将領曾永,被加授儀同三司。589年,來護兒随軍平定陳朝,因功進位上開府,成為大隋朝最著名的功勳将領之一。

590年,江南豪強高智慧起兵反隋。于是朝廷派楊素出任行軍總管,率軍平叛。當時,叛軍屯據浙江(今錢塘江)東岸,連營百餘裡,戰船布滿江面,氣勢洶洶。來護兒向楊素獻計,采取前後夾擊戰術。他親率數百艘輕船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襲敵後,火燒叛軍營壘。楊素則趁機從正面進攻,大破叛軍。高智慧兵敗逃入海中,被來護兒一直追擊到閩中一帶,最終叛軍被徹底擊敗。戰後,來護兒因功進位大将軍,封襄陽縣公。

後來,來護兒平叛高智慧的餘黨盛道延;又與蒲山公李寬讨平婺州汪文進叛亂,進位柱國,封永甯郡公。隋文帝為了嘉獎來護兒的功勞,特派畫工繪下他的畫像,在隋朝相當于唐朝位列淩煙閣之功臣了。

598年,隋文帝遣使召來護兒入朝,對他厚賞;并且還将其長子來楷留在京師,擔任皇帝的禁衛武官。

601年,來護兒改任瀛州刺史。他在任内以“善政”聞名,頗有政績,頻頻受到皇帝的贊賞,也頗受百姓愛戴。他離任時,百姓們極力挽留,有數百人上書朝廷,請求讓來護兒留任,以緻他多日未能出境。後來,隋炀帝對來護兒道:“當初天下未定,卿為名将,如今天下太平,卿又是良守。”

604年,隋炀帝繼位。來護兒再次被征召入朝,曆任右骁衛大将軍、左骁衛大将軍、右翊衛大将軍,後改授光祿大夫,封榮國公。當時,隋炀帝對來護兒的禮遇之重,滿朝無人能及。比如隋炀帝巡幸江都時,讓來護兒也随駕前往。炀帝為了讓來護兒“衣錦晝遊”,特意賞賜他許多财物、祭品,讓他祭掃祖先墳茔,宴請鄉中父老,又讓三品以上官員全部前往來家祖宅,讓來護兒大大地光宗耀祖了一回,被朝野傳為盛事。

(三)來護兒三戰高句麗

來護兒最讓後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參與對高句麗的戰争,他曾三戰高句麗,還差點滅了此國。

【來護兒一戰高句麗】好大喜功的隋炀帝繼位之後,發動了數次對高句麗的戰争。612年隋炀帝禦駕親征高句麗,任命來護兒為平壤道行軍總管。來護兒率水軍由浿水(今北韓大同江)進入高句麗,在平壤六十裡外,與高句麗國王高元相遇。

演義中被羅士信狂虐的來護兒,曆史上有多強?魏征:可比關羽張飛

當時,高句麗軍列陣數十裡,高元之弟高建率數百敢死隊來攻。隋軍諸将顯出恐懼之态,來護兒卻毫無懼色,大笑道:“本帥原以為他們會堅守不出,以待王師之援,如今卻來送死,呵呵,我一日之内便讓其有去無回!”于是命兒子來整、部将費青奴高調迎戰,戰士們英勇殺敵,斬殺高建,大敗敵軍。

區區高軍,不過如此!首戰獲勝後,來護兒滋生了驕傲自滿情緒,于是想一鼓作氣拿下高國都城。這時,水軍副總管周法尚勸道,“不可輕率進軍,敵軍必有埋伏。”然被勝利沖昏頭腦的來護兒不聽其勸,遂挑選精兵四萬,直搗平壤。高句麗軍出城迎敵,可小戰即敗回城中。來護兒不知是計,率軍猛攻入城。高句麗伏兵趁機殺出,大敗隋軍,來護兒僅率數千殘兵狼狽逃走。高軍趁勢追殺。眼看來護兒陷入危險,這時,水軍副總管周法尚率軍來援,來護兒方才得救。

此戰,随軍宇文述等部也遭到失利,來護兒也隻好退軍而回。

【二征高句麗,平定楊玄感】613年,隋炀帝再次征讨高句麗。來護兒出兵滄海道,準備由海路進攻。這時,出現了意外。司徒楊素之子,楚國公楊玄感起兵造反。他本來在隋軍此次征戰中負責在黎陽督運糧草的。當時各地農民起義陸續爆發,他感到天下要亂,于是趁機反叛。他滞留了隋軍的糧草,屯兵黎陽,反而攻打都城洛陽(當時隋炀帝已遷都洛陽)。不過楊玄感為了出師有名,他造反是找了個借口的,他詐稱來護兒造反,以讨伐來護兒為名起兵反隋。來護兒豈能善罷甘休?你造反就得了,還要誣陷我?是以來護兒剛剛行至東萊(今山東掖縣),聽到這個消息後,便與副将周法尚商議,打算回軍讨伐楊玄感。

周法尚做事向來謹慎,考慮周全,上次征伐高句麗,來護兒要是早聽了他的勸告,也不至于遭緻失敗。此時周法尚認為沒有朝廷敕令,不能擅自回軍,不肯服從來護兒指令。不過這次來護兒堅持自己是正确的,他厲聲道:“洛陽乃我大隋之心髒,如今叛賊圍攻洛陽,乃是我心腹之患;相比之下,高句麗不過疥癬之疾也!孰輕孰重,自當分明。今日必伐楊玄感!專擅之罪,自有本帥承擔,有敢阻我者,斬!”于是來護兒堅決出兵讨伐楊玄感。

事實證明,當時來護兒的當機立斷很正确。不久,來護兒與左衛大将軍宇文述等人平叛楊玄感成功。隋炀帝加封來護兒為開府儀同三司。

【三征高句麗,差點滅其國】

614年,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麗。來護兒再次率水軍渡海,進兵奢卑城(今遼甯金縣東大黑山)。他大敗高句麗軍,準備向平壤開進。高句麗國王高元大驚,遣使請降,并将隋朝叛臣斛斯政送還。隋炀帝接受了對方的投降,命來護兒退兵。

來護兒召集諸将道:“大軍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句麗,這次若撤軍,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如今高句麗疲憊不堪,我軍兵多将廣,士氣正盛,若乘勝而戰,不日便可勝之。我軍當直接包圍平壤,俘獲高元,凱旋而歸!”于是上表皇帝,請求出征,不肯奉诏傳回。

長史崔君肅極力勸谏,不可違背上意。來護兒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甯可俘獲高元傳回而受到責罰,也不能放棄這次成功的機會。”崔君肅又對衆将道:“我們要是随元帥出戰,必定會被人奏明皇帝,這可是抗旨不尊之罪啊。”衆将非常恐懼,都來勸說來護兒。看看衆将均無再戰之意,無奈來護兒隻得班師回朝。這可能是隋朝最接近滅掉高句麗的一次。對隋朝甚至後來的唐朝來說,都太可惜了。

演義中被羅士信狂虐的來護兒,曆史上有多強?魏征:可比關羽張飛

(四)赤膽忠心,以身殉國

616年,隋炀帝不顧天下群雄并起的亂局,繼續出去浪,第三次巡幸江都。高瞻遠矚的來護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于是他勸谏道:“如今天下大亂,不是陛下巡遊之時。您應坐鎮洛陽,指揮各軍平定叛亂。”但此時的隋炀帝已是不可救藥,難以聽下逆耳忠言了。并且惱怒不已,一連數日都不再見來護兒,仍我行我素。

不聽來護兒勸告的隋炀帝終于到了自己的末日。618年,宇文術之子、右屯衛将軍宇文化及發動兵變,弑殺隋炀帝。當時,沒有任何防備的來護兒正要入朝,在途中被叛軍襲擊并被抓獲。他得知炀帝已死,歎道:“我身為大臣,擔負重任,卻不能肅清奸黨,以緻國家落到如此境地。我無顔見先帝也!”他甯死不屈,被宇文化及殺害。當時來護兒全家都受到牽連,其子朝散大夫來楷,金紫光祿大夫來弘,右光祿大夫來整等皆被殺害。

一代名将來護兒就這樣隕落了。他的死無疑是大隋朝的一個損失;對于大隋來說,他一生忠心耿耿,無愧此生。但後世的演義評書裡卻嚴重忽視了他的曆史功績,對他大肆“污蔑”,塑造成了一個反派人物,确實令人不解。比如說他做為秦瓊的上司,經常刁難秦瓊,最後被羅士信殺死了。但事實上,來護兒對其部下秦叔寶是禮遇有加的。比如秦瓊母親去世,來護兒聽到此消息後,特意遣使吊唁奔喪。當時的軍士都很奇怪,問道:“軍中常有喪事,将軍從不過問,為何偏偏去秦瓊家中吊唁?”來護兒道:“秦瓊勇猛剽悍,且有志節,乃仁人志士也,豈能不尊?”

對于來護兒的曆史功績,唐朝一代名相魏征有着公正的評價:楚、漢未分,绛、灌是以宣力;曹、劉競逐,關、張是以立名。圓通、護兒之輩,定和、鐵杖之倫,皆一時之壯士,困于貧賤。當其郁抑未遇,亦安知其有鴻鹄之志哉!終能振拔污泥之中,騰躍風雲之上,符馬革之願,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時,焉能至于此也!

其中的李圓通、麥鐵杖等人都是隋朝名将,一時之豪傑。魏征把來護兒等,同關羽、張飛并論,并非妄語。況且,即便關羽、張飛何等英雄,他們的後代并沒有什麼成就,而來護兒則不然,其後代成就斐然,是歇業二人的後代不可相比的。前面說過,來護兒當時被反賊宇文化及殺害時,也牽連到他全家,他的三個兒子均遭殺害。但來護兒子多,當時他有兩個小兒子有幸逃脫,後來都成為國之棟梁。即來恒和來濟,後來他們雙雙成為唐高宗時期的宰相,榮耀一時。

演義中被羅士信狂虐的來護兒,曆史上有多強?魏征:可比關羽張飛

​是以,做為曆史英雄、隋朝功臣的來護兒,也跟隋唐英雄張世貴和蘇定方一樣,也應該從演義的誤解裡澄清,給予“平反”,還其曆史真面目。(文/說曆史的女人·一米暖陽)

參考資料:

1、《隋書·來護兒傳》

2、《北史·來護兒傳》

3、《唐書》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