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作者:史倌

中共湖南省委接到前委書記毛主席1927年9月5日從安源送來的報告後,即于9月8日釋出了《關于奪取長沙的指令》并火速通知各地:

“令各地趕緊動員,限于陽曆本月16日會攻長沙,奪取省城、建立中國革命委員會湖南分會。”

“打到長沙去!活捉唐生智!”随着湖南省委的一聲總攻令,分處安源、修水、銅鼓各地的暴動隊伍開始沸騰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軍旗也由何長工、楊立三等同志設制出來了!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各路起義部隊統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餘灑度,副師長餘責民。下轄四個團:第一團以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為骨幹,由平江、崇陽、通城農民自衛軍組成,團長鐘文璋;第二團以安源礦隊為骨幹,由萍鄉、醴陵、安福、蓮花、衡山農民自衛軍組成,團長王新亞;第三團以浏陽工農義勇隊為基礎,加上警衛團和平江農軍各一部組成,團長蘇先駿;第四團是收編夏鬥寅的殘部,團長邱國軒。合師共計四千餘人槍,統轄在前委書記毛主席、總指揮盧德銘之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一、秋收起義爆發了</h1>

9月9日,盧德銘在修水縣城向起義部隊授旗,各地開始破壞鐵路,震驚全國的湘贛邊秋收起義爆發了!

這一天,一團率先暴動。總指揮盧德銘,一身戎裝,器宇軒昂。起義官兵們臂膀上紮着紅帶子。英姿勃勃。同仇敵汽。隻聽得師長餘灑度一聲“稍息”後,部隊目光一齊投向盧德銘。盧德銘即大聲說道:“剛剛接接到銅鼓蘇團長轉來前委書記毛主席來信,說湖南革命委員會成立了,指令我們由平江直攻長沙。現在我宣布:勇敢殺敵者獎,退卻萎縮者殺!”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全場頓時發出“英勇殺敵!”“殺進長沙!”“秋收暴動萬歲!”的陣陣口号聲。

部隊迎着初升的太陽,浩浩蕩蕩從修水縣城出發,經馬坳、渣津、朱溪廠、龍門、金坪向平江長壽街挺進。9月12日,當一團二營進入金坪時,随一團行動的四團邱國軒部突然叛變,向一團二營襲擊。一團二營因未防備,損失慘重。“出師未捷先折将兵”,團長鐘文璋心中愧疚,出走失蹤。師部趕上後,盧德銘當機立斷,率部退平、浏邊界向三團靠攏。

9月10日,二團從安源張家祠出發,兵分兩路,進取萍鄉。因敵人增兵,攻城未克。11日晨,二團乘火車攻取老關,翌日在當地群衆農軍合下攻占醴陵,打開監獄,釋放了被囚群衆,并與醴陵縣委一起,在興賢堂成立了醴陵縣革命委員會。19日,長沙守敵派張國威部的兩個營向醴陵反撲,二團即撤出醴陵,轉攻浏陽。15日,在當地農民自衛軍配合下,二團攻占浏陽縣城。16日,醴陵追敵向浏陽發起突然襲擊。二團由于連戰皆捷,麻痹輕敵,疏于防範,倉促應戰,損失大部。在突圍中,團長王新亞生死不明,潘心源遂收集殘部120人槍,退至文家市附近的岩前,又走散了。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9月11日,三團在毛主席的直接上司下,在銅鼓縣城舉起義旗。部隊從銅鼓駐地肖家祠出發,向浏陽白沙挺進;根據偵察人員報告,白沙守敵雖然不多,但地形對我不利,易守難攻。于是三團在距白沙八華裡的壕溪兵分三路:張子清為左翼,走金坑截敵退路;湯采之率部從正面楔入;其餘為右翼,走渡嶺占領制高點。三團發起攻擊後。白沙守敵招架不住,逃往東門。

三團乘勢追擊,于12日攻占東門。革命軍随即展開宣傳,一時,張家嘴大屋、窯前女子學校、河背街何家祠,到處呈現一派革命氣氛,“打倒國民政府!”“打倒土豪劣紳!”的紅色智語遍布駐地。9月14日,敵周悼營向東門反撲。此時,由于一團在金坪失利,右路失去配合,平江之敵也開始向東門撲來。為了儲存實力,毛主席要蘇先駿帶領部隊撤退,部隊遂經跳石、長茅岡,退至上坪。

至此,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三路人馬在起義中雖然都打了一些勝仗,一度攻克醴陵、浏陽、白沙、東門,但後來均遭受嚴重損失:一團在金坪失利,二團在浏陽潰散,三團在東門受挫。此時,“軍威因是不振”,“竟政潰不成軍”。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h1>

真是出師不利,始所未料啊飛怎麼辦?……痛苦和焦慮折磨着毛主席。殘軍向何處去?如何向“江東父老”交待?此時此景,毛主席真有點關羽走麥城之狀了。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在這全軍面臨覆滅的關鍵時刻,毛主席于9月14日當晚在上坪村陳錫虞家召開了三團連以上幹部緊急會議,蘇先駿、張啟龍、彭商仁、李運啟等參加了會議。毛主席在會上說:

“現在部隊傷亡很重,一團在金坪也失利了。長沙不能再打了,部隊改道退萍鄉再說。……明天一早,兩團由原地,走小路限期到文家市會師!”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會議一開完,毛主席立即用五倍子寫了一封短信,派通訊員送給一團,要盧德銘由平江走捷徑趕到文家市。與此同時,毛主席又派人送信到長沙。向湖南省委報告了工農革命軍主力在平、浏受挫的情況,建議省委立即停止省城暴動。

這一晚,毛主席在陳錫虞家徹夜未眠。

他怎麼睡得着啊!他痛心疾首,焦躁不安,原計劃三路大軍得手後,長沙唾手可得,沒料到出師僅四、五天,就潰不成軍。問題出在哪裡呢?是指揮失策嗎?不,這邊指揮上沒有大同題,盧德銘也是行伍出身,經驗很豐富的。是計劃不周嗎?從沈家大屋省委會議。到安源軍事會議,整個暴動計劃都參與了。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也沒有什麼漏洞啊。是準備不足嗎?也不,四千多人槍,也頗具實力呵,既有農軍主力,也有軍事武裝,攻打幾個小縣城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看來,問題出在……餘灑度不該收編那個邱國軒,沒有防備他會倒戈;王新亞也太驕氣,太麻痹了,真是驕兵必敗:蘇先駿倒還好,就是有點不堅定。……

在晨曦中,毛主席精神倦怠,微閉雙眼,在坐椅上打了一會噸。猛聽見一聲軍号,催人集合。毛主席一躍而起,向門外走去。

部隊從上坪開拔了,向文家市方向疾進。

進而,挽狂瀾于既倒,挽狂瀾于上坪。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上坪會議的中心和主旨是退兵,即放棄會攻長沙的軍事計劃,退兵文家市。上坪是毛主席向農村進軍偉大決策的起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三、蘆溪折将</h1>

上坪力挽危局後,毛主席仍然有點不放心。

在混亂的戰事中,要防止不測啊!9月15日,毛主席率領三團從上坪出發,晚宿銅鼓的排埠。一路上,毛主席一言未發,仍在苦苦冥思。一團接到文家市會合的指令嗎?餘灑度能聽調遣嗎?王新亞到底怎麼樣了,會不會另作了主張?雖說軍人以服從指令為天職,可畢竟彼此面琉,交往不深呵!……思前慮後,毛主席決計再下一令,用五倍子草就後着人送出:

“為何久久不來?真是誤事不小。務必明日上午前趕到排埠。前敵委員會毛令。”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然而,一團是日上午依然未到排埠。

16日晨,毛主席率三團從排埠出發,晚宿浏陽東鄉張坊,準備次日向孫家塅進發。

這時,有探報雲:一團已從上洪、盆鬥、馮家莊、向孫家塅方向開進。

毛主席舒了口氣:一團終于來了!

9月17日,一、三團在孫家搬會合。前委委員毛主席、盧德銘、餘灑度、餘責民、蘇先駿等第一次聚首,在一起暢談。大難不死,硝煙中相逢,其欣喜、親切之情不可言狀。……唯二團情況不明,杳無音訊,真令人擔心啊!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接連兩天(17、18日),一、三團在孫家塅休整,并等候二團消息。期間,毛主席召開了前委會議,研究部隊現狀和軍事行動問題,議決“退往湘南”。同時,派人到岩前一帶打探消息,尋找二團,要王新亞率部到文家市會師。

9月19日,一、三團先後到達文家市。這時,于17日從浏陽敗退下來的二團餘部(吳傑率領的二營殘部和楊明率領的安源爆破隊120餘人)也聞訊趕到文家市。

文家市沸騰了!

文家市是湖南浏陽與江西萬載、宜春、萍鄉交界的一個山區小鎮。這裡地處邊陲,敵人鞭長莫及。選擇這裡作三軍集結地是頗為合适的。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三軍集結時,原來四千餘人的暴動隊伍,僅剩一于餘人。損失慘重啊!尤其是二團在浏陽敗退、潰散的慘狀,更是令人扼腕。……

入夜。疲勞過度的戰士們都已進入夢鄉,而裡仁學校裡卻是燈火通明。中國革命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文家市前委會議,就在這裡舉行。

會議由前委書記毛主席主持。盧德銘、餘灑度、餘貴民、蘇先駿等前委委員,以及師團主要負責人都參加了會議。何長工等為從業人員。

前委委員們圍繞着“進”還是“退”的問題,各抒己見,并且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師長餘灑度力主“進攻”。他振振有詞地說道:

“暴動以來,部隊傷亡很大,但我們還有力量。還有千把人嘛!還沒有輸到一兵一卒嘛!我看還要打,還要進攻。中央、省委不是要我們拿下長沙嗎?一次不成,再打!不打長沙就沒有出路!前委應該再組織力量,攻打浏陽。直搗長沙!”

餘灑度說完後,瞥了副師長餘貴民一眼,示意他發言表态。

餘贲民沒有吭聲。

三團團長蘇先駿神色沮喪地開了腔,說道:“現在部隊很亂,士氣低落。軍威不振。打也打不赢,退也退不成,難辦哪!……”

軍事總指揮盧德銘沉穩地抽着煙,眼光投向了毛主席。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毛主席力主“退卻”。他說道:“我不贊成再打長沙。難道我們非要拚到一兵一卒不成?如若這樣,何顔見江東父老?”毛主席這時有些溫怒了!提高了語音:“打狗還要靠面牆呢!目前,張國威兩個團在浏陽屯兵堅城,還有一個團駐守長壽街,我們就剩這點血本,不能雞蛋碰石頭了。”

接着,毛主席又說道:“灑度兄,現在情況變了,我們的計劃也要變,不變就要吃虧唷!我們現在需要養精蓄銳,儲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毛主席一邊說一邊拿來一張地圖,指着羅霄山脈中段說:“實在不行,我們就上山,到這眉毛畫得最濃的地方去當‘山大王’。”

“什麼了當山大王?革命革到山上做大王去了,這叫什麼革命?”不知是誰氣沖沖地嘟嚷着。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不,我們這個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共産黨上司的有主泛、有政策、有辦法的山大王,是革命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農武裝。……中國政治不統一,經濟發展不平衡,沖突很多,我們要找敵人薄弱的地方。比如羅霄山脈中段,就是一個好去處,北段靠大江,又有武漢三鎮和南得鐵路;南段,敵人調動比較友善,也不好。中段呢?是湘贛兩省的結合部分,兩省軍閥有沖突,各保實力,革命有可乘之機,我們有回旋餘地。”

毛主席侃侃而談,與會者點頭稱是。

這時,總指揮盧德銘霍然起身說:“潤之兄講得對,我完全贊成。現在交通要道和大中城市都不是我們占領的地方,如果再打長沙,恐有全軍覆沒之虞!……時間已經很晚了,會再開下去就快天亮了。我看,還是舉手表決一下吧,贊成潤之意見的請舉手!”

文家市前委會議,委員們圍繞進退問題激烈辯論,毛主席一錘定音一、秋收起義爆發了二、關鍵時刻,毛主席力挽危局三、蘆溪折将

多數同志都舉手了,表示贊同和支援毛主席的正确主張。

他們在曆史的關鍵時刻,舉起了一座大山。

毛主席最後宣布說:“現在以前敵委員會決議:為儲存實力,應退萍鄉。明天一早部隊即向萍鄉退卻。”

作者簡介:史倌,高校曆史老師,曆史研究員。長期耕耘于黨史、軍史、戰争史。歡迎廣大曆史愛好者交流批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