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月後高頻名額釋放基建投資反彈信号 跨周期調節有望提速

星礦資料(上海 研究員 夢麟)訊,7月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速為5.6%,較6月下滑0.9個百分點,為去年9月以來最低。從主要産品産量來看,限産相關的天然氣、鋼鐵、水泥,“缺芯”相關的內建電路、智能手機、SUV,兩年平均增速均比6月大幅下降。已公布增加值資料的17個工業行業中,隻有2個的兩年平均增速比上月上升,工業生産的減速具有普遍性。

從基建投資的累計增速來看,2021年1-7月全國基建投資(不含電力)同比增長4.60%,同比2019年兩年複合增速1.76%,按全口徑資料,1-7月基建投資同比上升 4.19%,同比 2019 年兩年符合增速 2.68%,基建投資累計增速緩慢回落。

從具體分項來看,财政支出更偏向于社保、教育、衛生教育等民生領域,前7個月累計占比近40%;而城鄉社群事務、交通運輸等基建類項目支出前7個月累計占比約22%。

下半年看點在哪裡?

此前,國常會提出,要加強跨周期調節,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帶動擴大有效投資。730政治局會議要求“積極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合理把握預算内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

發改委8月17日也曾表示,下一步将指導督促各地高品質做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專項債券項目準備,確定專項債券發行後能夠及時投入項目建設、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資金層面看,截至2021年7月31日,今年已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占比不到已全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的40%,遠低于2019年和2020年的專項債發行進度。預計今年後置的專項債額度将在年内發行完畢,意味着下半年大規模專項債發行将持續推進,有力推動基建投資持續反彈。

高頻資料方面,7月後高頻名額不斷釋放基建投資反彈信号。水泥價格、石油瀝青開工率、全鋼胎開工率、大小螺紋鋼價差等與基建相關的高頻名額觸底回升,呈現出超季節性表現。

新基建與制造業方向亟待提速

7月份經濟資料顯示,經濟增速下行壓力超預期,8月經濟資料大機率也會受到疫情的壓制。展望下半年,為確定下半年和明年穩增長的必要性提升,财政加大力度已成必選項。

華泰證券表示,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出口和地産可能顯現出更為實質性的下行壓力,基建作為逆周期調節工具,重點是應對周期性壓力,而非短期性擾動。政策表述上,“加強”>“做好”跨周期調節,但還沒到“逆周期調節”的緊迫性。今年三季度中央對經濟壓力還有一定容忍度、适度預調,四季度需要做适度平滑、托底,明年更有賴基建發揮穩定經濟的作用。

興業證券表示,2020H2和2021年初基建成交金額加速增長,增加2021年基建項目儲備。下半年專項債發行改善,原材料等大宗商品漲價得到遏制,有望推動下半年基建新項目的釋放。同時2021年作為“十四五”計劃的開局之年,地方政府基建項目規劃熱情未減,新開工項目充沛,或将在下半年繼續發力,加快轉化為投資額。但最終落地依然要看疫情走向和資金情況。

此外,再考慮到近期相關政策對于“新基建”和“針對工業母機、高端晶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制造業的表述,相關行業發展有望提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