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師秀作于病中的一首七言絕句,清麗明淨,積極樂觀,值得欣賞

寫在前面:

雖是進士出身,卻數年困頓一隅,升遷無期,前路渺茫,他卻于此毫無怨怼之言,至少在詩詞中,我們讀不到他的憤世嫉俗。

不作封侯念,悠然遠世紛。既然仕途無望,那就斷了封侯作宰的念想,寄情山水,歸隐山林,遠離俗世的紛擾,樂得悠然自在。

既耕且已種,時還讀我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詩書隻為修心,山水隻為怡情,他的潇灑和豁達,終開一代"江湖派”詩風。

他,就是名冠永嘉四靈之首,并被世人稱之為“鬼才”的趙師秀,那個寫下了“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的悠閑詩人。

他的《約客》脍炙人口,那是一份悠閑自在的人生情趣,而他作于病中的那首七言絕句《池上》,則是他的樂觀豁達和積極人生态度的展現,你值得一讀。

趙師秀作于病中的一首七言絕句,清麗明淨,積極樂觀,值得欣賞

朝來行藥向秋池,池上秋深并不知。

一樹木樨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宋.趙師秀《池上》

簡譯:詩人一連病了數日,請醫服藥,纏綿病榻,體力衰竭,神思恍惚,實在是沒有心思顧及節氣的變化。

這日早飯後服過藥,他感覺自己的狀态還不錯,就出來到池上走走,也順帶發散發散藥力。

彼時,西風漸緊,落花遍地,往昔那一樹樹繁茂的木樨花,好像一夜之間都拱手相送給了昨夜淅瀝的秋雨。

趙師秀作于病中的一首七言絕句,清麗明淨,積極樂觀,值得欣賞

池上景物蕭瑟,直到這時,詩人才恍然發覺,時節已經進入深秋了,而自己竟然病了那麼長的時日,真是白白辜負了秋日的大好時光啊。

正傷感沉吟間,一縷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立刻令詩人的精神為之一振,循香望去,隻見那岸邊的秋菊正開得熱鬧。

全然不顧蕊寒香冷蝶難來,那一叢叢茂盛的黃菊熱烈地綻放在秋光裡,散發出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芬芳。

秋菊搖曳在在西風裡,笑意盈盈,蓬勃着無限的生機,令這個冷清寂寥的深秋早晨顯得分外的明媚和溫暖。

趙師秀作于病中的一首七言絕句,清麗明淨,積極樂觀,值得欣賞

賞析:本就病體孱弱,身心俱疲,又乍遇這冷落寂寥的深秋時節,如果對于尋常人,這一縷蕭瑟之情對感性的詩人該是具有多麼大的沖擊力。

但是,趙師秀不同于一般人,他也不是一般人,他的樂觀和積極,總能令自己在衰敗中看到生機:木樨花雖然敗給了凄風苦雨,但還有傲霜的秋菊淩寒怒放,來日可期,秋日依舊可愛,歲月依舊悠長。

木樨暗香殘留,秋菊芬芳馥郁,原來,并沒有哪一個是真正的凋零,節序更疊,花事相催,總有後來者,有什麼可悲戚呢,順其自然就好了。

于殘敗中看到新生,于失望中引領希望,給予自己的是力量和勇氣,帶給他人的是樂觀和豁達的人生态度,原來,積極的人生總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精神财富。

趙師秀作于病中的一首七言絕句,清麗明淨,積極樂觀,值得欣賞

此詩的前兩句寫自己病程冗長,久卧病榻,不知道時節已深,錯過了秋日登高遠遊的大好時光,是時不我待的遺憾之情;

詩的後兩句寫風物悠長,木樨凋零,秋菊盛開,從一種芬芳到另一種芬芳,原來秋天并未走遠,還有無限風光可欣賞,從這裡失去又會那裡得到,是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領悟。

縱觀全詩,語言淺顯,樸實自然,清新靈動,思維跳躍,那芬芳襲人的木樨和秋菊,在作者的筆下,都被賦予了人的特質,活潑有趣,像風兒的輕拂,有陽光的溫暖。

此詩雖是作于病中,卻沒有絲毫的頹廢之氣,短短的28個字,讓人讀來不由得眼前一亮,欣喜之情油然而生,他給予讀者以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趙師秀作于病中的一首七言絕句,清麗明淨,積極樂觀,值得欣賞

寫在後面:

術業有專攻。失去了功名利祿,奠定了文學根基,人生就是這樣,有得就有失,人非聖賢,不可能面面俱到,就算是這個宋太祖的八世孫趙師秀也不能例外。

世間事往往就是這樣,你所取得的成就從來都不是刻意的強求,有時候,順其自然倒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就像抛卻功名的趙師秀,最終以清麗明淨、活潑自然的詩風,為自己在人才濟濟的文壇上争得了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已覺夏深。大病一場後的詩人也猶如大夢一場,似有劫後餘生一般,時光清淺,歲月如梭,轉眼就是那年,無它,唯有開心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不必太計較生命中的寵辱得失,糾結得愈多,失去的就越多,順其自然,心懷美好,陽光總在風雨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待人事,那些本來就屬于你的東西都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趙師秀這首作于病中的七言絕句,語淺情深 ,餘韻悠長,飽含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值得我們用心體會,定會有所收獲。

趙師秀作于病中的一首七言絕句,清麗明淨,積極樂觀,值得欣賞

注:本文系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删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