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毛主席作為一個偉大的軍事家,曾指揮過四渡赤水這樣讓人驚歎的軍事行動。

有趣的是,雖然經曆了數十年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毛主席卻從不肯帶槍。拒絕拿槍,并不代表毛主席不勇敢,在1929年初,毛主席也曾在危急時刻不顧危險,拿起槍奮勇沖鋒。

<h1 class="pgc-h-arrow-right">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h1>

紅軍到達井岡山後,井岡山地區革命發展的勢頭一日比一日強。蔣介石向來對共産黨十分忌憚,對紅軍的發展态勢極為不安。

為了把當時尚未成熟的紅軍絞殺于搖籃之中,蔣介石以何鍵為湘贛剿匪總指揮,調集3萬大軍,圍攻井岡山。

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當時人數不過4000人的紅軍很難抵擋。面對咄咄進逼的敵人,軍前委在會議上決定,決定實行圍魏救趙的政策,讓紅四軍主力避其鋒芒,離開井岡山向敵人後方前進,迫使敵人回兵救援。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1929年1月,紅四軍從井岡山出發前往贛南。紅軍一出井岡山的當天,行蹤就已經被發現。何鍵連忙派兵追趕。紅軍出發不久,就遭遇敵軍阻擊。

在敵人的重重包圍中,紅四軍被迫在大餘等地作戰,但都遭遇了失利。出現了大量的傷員,這給部隊的轉移造成了困難。

在持續不斷的交火中,許多團營幹部在戰鬥中犧牲。由于遠離根據地,部隊不熟悉道路,也找不到糧食。在進軍的路上,當地民團不斷對紅軍進行襲擊,這讓紅軍疲于奔命,部隊一直處于高度疲勞狀态。

在圳下村時,紅軍曾一度被敵軍包圍。當時紅軍有許多戰士思想開始動搖,出現了戰士在戰鬥中逃跑和投敵的現象。在危急時刻,向來冷靜的毛主席從賀子珍手上奪過槍,親自督戰,才暫時穩住了局勢。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圳下村一戰後,紅四軍失去了大批的軍政幹部。朱德的夫人伍若蘭被俘,黨代表何穎犧牲。紅四軍從出發前的3600人減員到不到2000人,還有數百傷員需要照顧。

比起肉體上的疲憊,精神上的挫折和打擊像流行病一樣,不斷在紅軍中蔓延。在當時許多人對革命的前景充滿了悲觀情緒,紅四軍參謀長袁文才和劉輝霄等人在行軍途中自行脫離了隊伍,這些幹部的離去更加劇了部隊的悲觀情緒。

<h1 class="pgc-h-arrow-right">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h1>

在紅軍最困難的時候,紅四軍在羅福嶂召開了會議。在會上,紅四軍上司人讨論了最壞的情況。

會議作出決定,如果紅四軍被打散了,各上司人可以回大城市先隐蔽起來。在會上,毛主席和朱德等人都定好了彼此的化名和聯絡暗号。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此時國民黨方面對剿滅紅軍信心十足,國民黨15旅旅長劉士毅在向蔣介石發送的電報中,做出了“日内将肅清共軍”的豪言壯語。

從當時雙方力量的對比來說,劉士毅确實有驕傲的資本。當時紅軍連戰連敗,士氣低落,補給不足再加上傷兵滿營,完全是一觸即潰的樣子。

而國民黨軍連戰連捷,士氣高昂,加上沿途都有充足的補給供應。在這個時候,國民黨方面明顯開始放松,甚至輕視紅軍,也不是不能了解。隻不過在戰場上,任何一絲松懈,都有可能導緻失敗。

<h1 class="pgc-h-arrow-right">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h1>

2月8日,紅軍到達大柏地附近的黃柏圩。紅軍此時已經和敵人拉開了半天的路程,終于可以好好休整一下了。

部隊可以休整,情報工作不能落下。毛主席随即安排張宗遜率領偵查支隊前去瑞金城搜集情報。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在布置偵查任務的過程中,賀子珍堅持要一起去參加。其他同志都以女同志不安全為由表示反對,毛主席對自己妻子的能力十分了解,加上賀子珍對情報工作比較有經驗,是以就同意了賀子珍的請求。

瑞金城原本有國民黨駐軍,然而這群駐軍原本是土匪改編的,根本沒有戰鬥力。在聽說紅軍到達城外之後,這群人早已逃之夭夭。

城中沒有敵人,讓賀子珍的情報搜集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在到達城内後,賀子珍拿起了一些檔案和報紙,就帶了回去。

在賀子珍的回去的路上,碰到敵人,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戰鬥。賀子珍在戰鬥中巾帼不讓須眉,表現得十分英勇,邊打邊退,最終擺脫了敵人的追趕。

賀子珍作為毛主席的妻子,其本身也是一個革命思想堅定,軍事素質過硬的人才。在中央蘇區創立到長征時期,賀子珍既是毛主席的妻子也是戰友,她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在賀子珍搜集情報的同時,毛主席和朱德等人也沒閑着。通過觀察,毛主席發現大柏地是一個由大山圍起來的小村子,這裡道路狹窄,兩邊山高林密,是個設伏的好地方。如果紅軍在此高地埋伏,完全可以打一場殲滅戰。

毛主席将這個想法告訴了朱德,朱德也認為這個想法不錯。為了統一意見,朱德便組織大家一起開個軍事會議。

此時賀子珍的情報也已經送到,通過報紙,毛主席知道了追兵為劉士毅旗下的兩個團。毛主席認為,該團雖然士氣旺盛,但是多次擊敗紅軍,早已經驕傲自滿。驕兵必敗,肯定對埋伏不以為意。

<h1 class="pgc-h-arrow-right">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h1>

作為團長的林彪卻在會上提出反對,林彪認為目前人困馬乏,打下去有再敗的風險。毛主席不認同林彪的看法,但他發揚軍事民主,讓各級指導員召開戰鬥會議,了解一下戰士們的意見。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出人意料的是,戰士們普遍認為,目前紅軍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已經退無可退。再加上一路上不斷被劉士毅部隊打敗,戰士們早已經對劉士毅咬牙切齒,紛紛願意和劉士毅的部隊拼一把。

特别是羅榮桓,一直向毛主席要求請戰。在全體戰士的要求下,前委終于作出了在大柏地打伏擊戰的決定。

軍事民主,是我革命軍隊與舊式封建軍隊、軍閥軍隊最大的不同。在我軍的成長曆程中,軍隊民主化充分調動了戰士的積極性,讓軍事決策更加科學化,是我軍百戰百勝的法寶之一。

在這裡筆者不禁感慨革命者意志的堅定。當時紅軍已經如此困難,逃跑者也大有人在。在戰鬥前夕,還傳來了井岡山失守的不好消息。

然而這群革命者的鬥志依舊昂揚,并時刻準備戰鬥。這股志氣和意志,是國民黨不具備的。這股志氣伴随着中國革命渡過了艱難的紅軍初期,也将伴随着紅軍走過更為艱難的長征。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h1 class="pgc-h-arrow-right">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h1>

雖然全軍統一了思想,但部隊依舊面臨吃不飽的問題。人是鐵,飯是鋼。意志力再強的隊伍,沒有飯吃也是沒有戰鬥力的。

2月10日是除夕,為了給大家吃一頓好飯,紅軍親自去老鄉家借東西,并登記造冊,發放憑證。

老鄉們紛紛主動拿出過年的物資資助紅軍,在老百姓的支援下,紅軍飽飽地吃了一頓年夜飯,這讓紅軍士氣大振。

<h1 class="pgc-h-arrow-right">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h1>

在2月11日上午,敵人開始靠近伏擊圈。這股敵人十分張狂,在能見度不足的大霧天氣中,依舊大搖大擺地前進,連個偵察兵都不派。

此時毛主席指令先頭部隊前去誘敵,先頭部隊與敵人交火之後,很快就佯裝撤退,在撤退途中,紅軍還在沿路丢下行李。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劉士毅看紅軍丢盔棄甲,認為紅軍已經沒有戰鬥力,是以他下令全軍加速前進,以便全殲紅軍。等敵人全部進入伏擊圈後,朱德下令發起總攻。

漫山遍野響起喊殺聲和槍炮聲,敵人瞬間亂作一團。劉士毅一開始也是頗為慌張,但很快鎮定下來,組織部隊進行反擊。

雖是包圍戰,紅軍當時隻有一千五支槍,無法發揮居高臨下的優勢作用。劉士毅的部隊裝備精良,依靠着火力優勢進行抵抗。

如果讓敵人掌握了主動,那麼紅軍在彈藥耗盡後,将會陷入危險,很可能會被反沖鋒。情急之下,朱德親自帶上預備隊,向敵人發起沖鋒。

毛主席也從賀子珍手上抓過一把槍,率領部隊向山下沖鋒。看到毛主席和朱德都沖了上去,戰士們的鬥志都被鼓舞起來,整個紅軍如洪水一樣向敵人襲來。

毛主席唯一一次持槍沖鋒,四位元帥一同參戰,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前委做好了最壞打算毛主席決定在大柏地進行絕地反擊軍事民主統一了軍心吃完年夜飯後再打仗毛主席親自沖鋒 大柏地終成勝利之地

劉士毅看到紅軍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顧不上部隊,自己就先撤退了。看到劉士毅撤退後,敵軍頓時大亂,劉士毅手下的兩位團長很快被俘。

到中午時,敵人基本已經投降,紅軍終于獲得了一次勝利。大柏地之戰,紅軍殲滅敵人兩個團,殲敵800餘人。

紅軍徹底扭轉了不利局勢,還補充了大量的槍支彈藥,為中央根據地的創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大柏地之戰鍛煉了革命隊伍,革命者憑借着頑強的信念,讓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在這場戰鬥中,湧現了朱德、陳毅、林彪、羅榮桓等元帥。

中國共産黨能從弱小到強大,離不開共産黨員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因為共産黨員的理想是偉大的,是以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是偉大的。

文/羽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