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本事的人總是讓人印象深刻,朝廷和羊祜都很看重杜預

作者:品讀二十四史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杜預,這個哥們也是名門世家出身,他爺爺杜畿是魏國的名臣,曾經做過尚書仆射,他父親名叫杜恕,做過幽州刺史,不過杜恕跟司馬懿不太對付,在曹爽被殺之後,他也受到牽連,被免官囚禁而死。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杜預都因為身份問題,得不到重用。

有本事的人總是讓人印象深刻,朝廷和羊祜都很看重杜預

等到司馬昭掌權以後,為了鞏固勢力,開始招攬各方面的人才,杜預又娶了司馬昭的妹妹,這才一點一點的走上前台。他先是做了尚書郎,後來又做相府參軍,當年鐘會讨伐蜀國的時候,任命杜預做他的鎮西長史,後來鐘會反叛,他的幕僚和助手幾乎都遭到殺害,隻有杜預憑借非凡的智慧得以保全。晉武帝司馬炎接受禅讓做了皇帝以後,杜預順理成章的為晉國效力,做了河南尹。

公元270年的時候,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杜預得罪了司隸校尉石鑒,被他一通彈劾,從河南尹的職位上下來了。不過有能力的總是會被人記起來的,就在這一年的六月,隴右一帶有鮮卑人起兵造反,朝廷幾次派兵前去鎮壓,都以失敗告終,司馬炎就任命杜預為安西軍司,給了他三百士兵,一百匹馬,讓他趕往長安。

到了長安以後,又改任杜預為秦州刺史,兼東羌校尉,輕車将軍。這樣看起來,杜預的前景似乎還不太壞,可此時他的直接上司,也就是安西将軍,正是剛剛彈劾了他的石鑒。石鑒這個人特别不講究,明知道對面的兵力十分強大,還硬要杜預帶兵出戰。

杜預可是一點也不傻,手頭這麼點兵力,就去跟敵人厮殺,那跟送死也沒什麼差別了,他就直接頂撞石鑒說,現在敵人兵強馬壯,敵我雙方實力懸殊,不能魯莽出戰,應該先集中兵力進行休養,等到春天的時候再出兵去讨伐。為了支援自己的論點,杜預還提出了“五條不可,四條不須”。

那石鑒擺明了就是想整杜預的,他可不管你的什麼四條、五條的,他直接就給朝廷上奏疏,說杜預擅自修繕城門和住所,不聽從指令出擊耗費軍需,而後派人用囚車把杜預押回了朝廷治罪。

有本事的人總是讓人印象深刻,朝廷和羊祜都很看重杜預

上級找借口治理下級,還是比較容易的,杜預也是以被治罪了,好在他的夫人是司馬炎的姑姑, 當時有個制度,皇親國戚在某種條件範圍内是可以免罪的,杜預正好符合,這才丢了爵位保住了性命。

不久以後,石鑒在一次戰鬥之中被對方打的慘敗,這也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杜預準确的判斷力,雖然沒有能讓他是以恢複爵位,可大家也了解到了他這方面的能力,都知道杜預有這個謀劃全局的本事了。

公元271年,山西一代的匈奴人劉猛起兵反叛,一時是來勢洶洶,朝廷就再次起用杜預,讓他以散侯的身份,參與軍國大事的謀劃工作。不久以後,又任命他為度支尚書。

度支尚書這個官,主要就是管理稅收這一塊的,杜預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幹的是風生水起,他前後一共提了五十多條合理化建議,都被朝廷給采納了。幾年之後,石鑒從西部回到了朝廷,在他上報軍功的時候,杜預出于職業的敏感,外加個人的細膩感情,發現他虛報了不少軍功,就開始彈劾石鑒。

那石鑒也不是好惹的,既然敢謊報軍功,他就早有準備啊,石鑒一方面為自己辯解,一方面又開始從各個方面找杜預的問題,兩個人是吵來吵去,你告我來我告你,最後兩個人誰也不清白,雙雙獲罪免官了。

不過在那個時候,官員犯法免官也不是太大的事情,畢竟國家還是很需要人才的,是以在幾年以後,朝廷再次發現需要稅收人才的時候,很自然的想起了杜預,就又起用杜預,讓他做了度支尚書。

衆所周知,晉武帝司馬炎一直有平定吳國的打算,朝廷裡的大臣們,大多數都不支援這個,我們在前面講羊祜的時候提到過,羊祜寫了那份著名的《請伐吳疏》以後,把司馬炎整的熱血沸騰,可大多數大臣還是以西北不穩為由,不同意出兵伐吳,支援羊祜觀點的,隻有杜預和張華等少數幾個人。

本來同意自己觀點的人就不多,那麼對于杜預,羊祜肯定是特别考察過的,他覺得這個人是可以替自己完成伐吳大業的,是以在臨終之前,羊祜向司馬炎舉薦杜預,讓他接替自己在荊州的位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