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是三國的終結者,年少時立下豪言壯志,卻直到古稀之年才實作

俗話說得好,有志不在年高,一個人能否建立一番事業,實作自己樹立的遠大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他們自己究竟是不是有真才實學,跟年齡的大小其實倒是并沒有什麼太大的關系,縱觀我國曆史,不乏直到垂垂老矣的暮年才建立功業的仁人志士。

而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就有這樣一位人物,雖然早在年輕的時候就立下了遠大志向,卻一直等到年過古稀才實作了建功立業的夢想,然而正是這位經曆了漫長歲月考驗的人才,最終一舉為晉朝攻滅吳國,徹底結束了魏蜀吳三家互相争鬥的曆史,他就是終結三國時代的晉初名将——王濬。

此人是三國的終結者,年少時立下豪言壯志,卻直到古稀之年才實作

家世顯赫,少年浪蕩

後來憑借着滅吳功績名揚青史的王濬,出身于弘農郡的官宦世家,家裡幾代人都擔任過俸祿兩千石以上的高官,王濬自幼成長在如此優渥的家庭環境中,是名副其實的官宦子弟,也正因如此,王濬得以博覽群書,進而精通兵法,按常理來說,王濬這樣典型的高富帥人物,應該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嘉許和贊揚才對,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原來,年少輕狂的王濬雖然有着相當不錯的學識和才華,還是個相貌俊俏、一表人才的美男子,卻不太注重個人的品德修養,十分浪蕩不羁,終日無所事事、浪蕩鄉間的王濬自然很難讨人喜歡。

是以盡管王濬的确才華出衆,卻因為品行不端經常受到鄉裡人的鄙視和貶低,認為王濬輕佻無行、有才無德,直到王濬痛定思痛,決心痛改前非,立志用自己的才華建立一番功業後,他的性格才逐漸開始改變,不再浪蕩不羁的王濬開始得到人們的贊揚。

此人是三國的終結者,年少時立下豪言壯志,卻直到古稀之年才實作

立下壯志,進入仕途

王濬在學有所成後,有意向自己的家中祖輩學習,立志自己也要建立一番功業,出人頭地,有意思的是,當時還隻不過是一介草民的王濬在翻修家宅的時候,居然主動修整拓寬了自家門前的道路,足足有數十步之寬,有人“提醒”王濬說,把自家的道路拓展得太寬也并沒有什麼用,王濬卻相當高傲地回答說:“我打算使路上能容納長戟幡旗的儀仗。”同鄉人聽到後紛紛嘲笑王濬狂妄自大,王濬則反唇相譏說他們是“燕雀安知鴻鹄之志”。

後來,王濬接受了當地州郡的征辟,離家擔任河東從事,正式開始進入仕途,這時,王濬的地位隻不過是一個根本不入流的小官,卻能夠執政嚴明,辦事果斷,謝絕任何人的請托,久而久之,王濬清廉正直的名聲越來越大,一些貪贓枉法的官吏一旦聽說王濬要來給他們當上司,竟然會吓得放棄官職,落荒而逃。

遇到伯樂,平步青雲

經過幾年間在官場上的曆練,王濬的才能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和傳頌,恰逢當時鎮守一方得到晉武帝司馬炎重用的羊祜征召王濬為幕僚,經過一番考察和了解後,對王濬的才能十分欣賞,有意提拔他。

而羊祜的侄子羊暨卻對羊祜重用王濬的想法不以為然,認為王濬或許有一定的才能,但是性格高傲,不是什麼大才,不值得栽培,幸好經驗豐富的羊祜有識人之明,深知王濬的軍事才能不可多得,認為隻要任用他,就可以為晉朝平定天下。

于是,在羊祜這位伯樂的舉薦和栽培下,王濬得以由一個下層官吏出任中郎将,最終輾轉前往巴蜀,出任巴郡太守,成為了一方父母官,正是在羊祜這位官場伯樂的幫助下,名不見經傳的王濬得到了嶄露頭角的機會。

此人是三國的終結者,年少時立下豪言壯志,卻直到古稀之年才實作

治理地方,嶄露頭角

來到巴郡任職的王濬發現,由于巴郡與吳國接壤,百姓經曆多年戰亂,當地的人口數量銳減,而當地的百姓們又苦于沉重的徭役,不願意生養,甚至于有了孩子也會殘忍地棄養,以免加重家中的負擔。于是,王濬下令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保護父母沒有能力贍養的嬰兒,同時減輕賦稅徭役,撫恤民生,積極推動百姓恢複生産,在王濬的治理下,巴郡逐漸從民生凋敝的嚴峻局面變得政通人和,王濬也是以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

泰始八年,益州的牙門将張弘由于不滿上司益州刺史皇甫晏發動叛亂,殺害了皇甫晏,縱容兵馬擄掠群眾,此時已經轉任廣漢太守的王濬臨危不懼,聽從部下的建議,主動集結部隊參與平叛,盡管是第一次領兵打仗,王濬卻迅速地表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能,設計斬殺了作亂的張弘。

在王濬的努力下,益州的叛亂很快就得到平息,而為了褒獎王濬的功績,同時也是為了消滅仍然割據在江南的吳國,伯樂羊祜極力推薦由王濬擔任益州刺史,希望王濬在益州訓練水軍,一起完成伐吳的事業。

經營益州,訓練水軍

王濬上任益州刺史後,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肩負的使命,同時也迫切希望通過伐滅吳國來完成自己一直以來想要建功立業的夙願,作為亂世的終結者,王濬的功績一定足以彪炳史冊,于是,王濬兢兢業業地處理政務,勸課農桑,鼓勵百姓發展生産,将原本經曆叛亂洗劫而百業凋敝的益州逐漸經營成為繁榮富庶的後方,錢糧充足。與此同時,王濬開始了伐吳的軍事準備。

在接到規劃滅吳的訓示後,王濬就開始大力訓練水軍,興建戰船,王濬深知吳國之是以能夠偏安一隅與晉朝對峙,就是倚仗長江天險和精良的水軍,是以自己必須要正視吳軍的實力,自己也要訓練一支裝備精良、能征善戰的水軍才能完成滅吳的計劃。

在王濬的不懈努力下,晉軍造出了每艘規模都足以容納兩千多人的艦船,船上還有城樓望台,甚至可以騎馬,規模之大可謂前所未有,晉軍為了造船,削下來的木屑甚至浮滿了江面。

然而,盡管王濬的滅吳準備堪稱聲勢浩大,朝廷中卻對究竟是否伐吳經過了長時間的争論,始終沒有定論,乃至于主張籌備滅吳的羊祜病逝後,王濬也沒有收到進軍吳國的指令,這無疑讓渴望建功立業的王濬心急如焚。

此人是三國的終結者,年少時立下豪言壯志,卻直到古稀之年才實作

上書請戰,如願以償

自王濬出任益州刺史以來,進行了多年的伐吳準備,然而直到王濬年逾七十都沒有收到朝廷同意出兵的指令,不堪忍受的王濬最終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主動上書晉武帝司馬炎,陳說必須出兵伐吳的理由。王濬在給晉武帝的奏章中,首先客觀的分析了吳國的情況,認為吳國如今是由殘暴不仁的昏君孫皓統治,吳國上下對孫皓離心離德,十分有利于晉軍出動,然而,如果一再懸而不決,一旦孫皓死去,吳國換了一位英明賢良的君主繼位,不但伐吳的時機失去了,吳國還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強敵。

其次,王濬表示自己在益州苦心經營多年,水軍戰船都已經早早準備妥當,可是如果一再拖延出兵的時機,那辛苦造好的戰船就有可能會随着時間流逝逐漸腐朽損壞,從前的努力就白費了,最後,王濬還毫不諱言的表示,自己已經接近古稀之年,死期将近,再拖延下去,隻能是錯失良機。

晉武帝對王濬的主張深以為然,明白伐吳的時機已經成熟,在杜預、張華等大臣的進一步推動下,晉武帝最終下定決心,釋出了伐吳的指令,王濬苦等多年的立功機會終于出現了。

此人是三國的終結者,年少時立下豪言壯志,卻直到古稀之年才實作

順流而下,大破吳軍

太康元年,晉武帝正式下發指令讨伐吳國,晉軍由王濬統領的西路軍、杜預統領的中路軍、王渾統領的東路軍組成,兵分三路直取吳國而來,時年已經七十四歲的王濬總算等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立功機會,統率訓練多年的水軍從益州出發,順長江而下,攻入吳國腹地。

而當年受王濬德政才得以存活的巴郡嬰兒們,如今都已經到了從軍服役的年紀,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在王濬的隊伍中效力,他們的父母都勸勉提醒他們,千萬不要忘記王濬的恩德,一定要奮勇殺敵,報效王濬當年的救命之恩,這樣一來,王濬率領的晉軍士氣高昂,視死如歸,為之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王濬率軍由益州出發,順流穿過三峽,一戰擊敗了吳軍守将盛紀,迫近荊州,吳軍為了遲滞晉軍的進攻,在長江中布置了鐵索和尖銳的鐵錐,希望藉此攔截、摧毀晉軍的水軍戰船,王濬在得到前方的情報後,很快就想出了破解的辦法,王濬先命人做了幾十個大木筏,木筏上紮上稻草人,行軍前先讓木筏開路,吳軍預先布置好的尖銳的鐵錐都刺到木筏上被湍急的江水一起帶走。而後,王濬又命人制造巨大的火炬,提前灌好麻油,遇到鐵索就點燃火炬扔到鐵索上,火炬燃起的熊熊烈火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阻礙航道的鐵索燒掉了。

于是,王濬見招拆招,輕而易舉的破解了吳軍設定的障礙,率軍接連攻克荊門、樂鄉等地,摧毀了吳軍的主要力量,由于王濬屢戰屢勝,長江沿岸的吳軍隻要看到王濬的旗号,就望風披靡,不敢再戰,是以,王濬很快就率領東路軍兵臨吳國的都城建康。

勢如破竹,一舉滅吳

老當益壯的王濬率軍水陸并進,沿着長江順流而下,勢如破竹的逼近吳國都城,而此時由王渾負責指揮的東路軍盡管也取得了一些戰績,卻害怕中埋伏沒有渡江合圍建康城,反而提出要王濬率軍先來與自己會合的要求。

按照晉武帝的安排,負責指揮東路軍的王渾同時也是三軍主帥,是王濬的上司,王濬理應聽命行事。然而,立功心切的王濬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果斷拒絕了王渾的指令,而是率先派遣部隊包圍了建康城,此時自知大勢已去的吳國末代皇帝孫皓畏懼王濬攻入建康,自己難以保全性命,最終決定向王濬投降。

于是,孫皓帶領吳國大小君臣出城向王濬投降,建康城不攻自破,就這樣,王濬接受了孫皓的投降,一舉完成了滅亡吳國、建功立業的夙願,此時得償所願的王濬沒有料到的是,自己拒絕王渾要求的行為會為他留下禍根。

此人是三國的終結者,年少時立下豪言壯志,卻直到古稀之年才實作

功成名就,遭人中傷

滅吳戰争結束後,王濬一方面總算實作了少年時期建功立業的夢想,得到晉武帝的加封與賞賜,成為功勳卓著的輔國大将軍,然而,另一方面,眼紅他功勞的王渾等人則開始對王濬惡意中傷,指責王濬沒有聽從合軍的指令是目中無人,不服從王渾的軍令“私自”進攻建康城是以下犯上,應該予以懲處。

按理來說,王濬是平定吳國的大功臣,晉武帝自然不會輕易聽信讒言去處罰王濬,然而,或許是王濬想要立功的心情太過急切,在上呈朝廷的戰報中不時誇大了自己的功績,甚至于謊報戰功,這就讓王渾等人抓住了把柄。

此外,與王濬步步為營的仕途生涯不同,王渾出身太原王氏,是當時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在朝中勢力很大,于是,王渾的同黨聯合上書,認為王濬不聽指令、謊報戰功,聲稱應該将王濬下獄盤問,所幸晉武帝沒有輕信讒言,隻是削去了一些原本賜予王濬的封賞。

憤憤不平,多次辯解

王濬自認為自己是平定吳國最大的功臣,卻因為得罪了王渾,而三番四次遭到王渾及其同黨的誣告和中傷,心中難免會感到憤憤不平,為了保住自己的封賞和官爵,王濬每次都對王渾等人的誣告予以反駁,多次向晉武帝辯解自己的行為。然而,心中憤懑不平的王濬或許是太過激動,向晉武帝分辯自己的行為時甚至會忘記了君臣之間的禮儀規範,有時告退都不向晉武帝行禮,可以說,王濬這樣的行為已經算是對君王的藐視和不敬了,晉武帝倒是能夠體諒王濬的心情,沒有與他計較。

王濬的親信範通察覺到了王濬的行為已經出格,提醒他說,“你建立的功業可以說是很盛大了,就是行為已經出格了。”王濬解釋說,自己之是以要這麼做,是因為害怕像鄧艾一樣因為功勞不被君王知道,含冤而死,才不得已反複提醒皇帝,自己平定吳國的功勞。

範通也明白王濬的處境,建議他當别人問起平吳這件事情的時候,隻說是皇帝的德行和将士用命才得以圓滿成功,絕口不提自己的功勞,這樣一來,晉武帝一定會因為沒有重賞王濬而感到慚愧,王渾等人也就不敢再輕舉妄動,就可以保全自己了,在親信的勸慰和指導下,王濬一轉常态,雖然還會對那些中傷自己的行為一一加以駁斥,但卻又不借機報複,從不向外人埋怨朝廷對自己的封賞不夠公道,果然讓讒言逐漸平息了。

此人是三國的終結者,年少時立下豪言壯志,卻直到古稀之年才實作

縱情享受,安度晚年

果不其然,王濬這種不争不搶的态度反而讓晉武帝對自己沒有重賞王濬感到愧疚,而太學博士秦秀、太子洗馬孟康等人也紛紛站出來為王濬說話,王濬受到王渾等人圍攻的日子總算告一段落了。晉武帝後來進一步加封王濬為後軍将軍、加散騎常侍。王濬年少時期立下的豪言壯志實作了,他拓寬的門前道路也總算是派上了用場,由于已經功成名就,王濬的晚年也開始了縱情享受,食則山珍海味、穿則绫羅綢緞,日子倒也過得逍遙自在。

當然,王濬與王渾兩人因争功勞而産生的心結也并沒有解開,王渾要是來到王濬家中拜訪,王濬都會布置好嚴密的防衛才會與王渾見面,雙方維持這種針鋒相對的防備直到王濬去世。

太康六年,王濬因病去世,終年八十歲,盡管王濬直到古稀之年才真正意義上實作了自己建功立業的理想,但的确給後人诠釋了“有志不在年高”的含義,少年立下壯志的王濬,苦等了半生才終于立下功業,平定吳國的王濬一躍成為三國時代的終結者,功勞不可謂不大。然而面對别人的中傷和污蔑,處境艱難的王濬也不得不夾着尾巴做人,小心翼翼保全自己。

明明是立下豐功偉績的功臣,卻不得不使盡渾身解數來保全自己,王濬的晚年遭遇确實讓人感到憤憤不平,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王濬懂得明哲保身,得以避免了兔死狗烹的下場,最終做到了善始善終,還有一個安樂惬意的晚年生活。話說回來,無論當時的人們對滅吳戰果進行怎麼樣的界定與封賞,曆史終究會記下的還是屬于王濬的功業,畢竟事實如此,這是誰也奪不走更無法抹滅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