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作者:朝史暮想

楊繼盛,字仲芳,号椒山,直隸容城人氏。

朝史暮想說嘉靖朝,聊了很多的人物。權重位高者如張璁,夏言,嚴嵩,徐階等;封疆大吏如南直浙總督胡宗憲,宣大總督翁萬達;也有南剿倭寇,北禦蒙古的儒将戚繼光;又有以清廉剛直聞名後世的海瑞。但還有一個人我們不得不提,他就是嘉靖朝著名的谏臣——楊繼盛。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楊繼盛 畫像

了解這段曆史的朋友應該清楚,楊繼盛的出名得于他的兩篇文章和其悲壯的結局。一篇《請罷馬市疏》,直抒胸臆,點評時局,辭藻華麗,擲地有聲;一篇《請誅賊臣疏》,慷慨激昂,铮铮傲骨,憂君憂民,一往無前。其後被嚴嵩一黨陷害入獄,斬于菜市口的悲慘結局,更是增添了幾分悲壯的英雄主義色彩。時人哀之敬之,後人歎之仰之。可諸位還需知曉,楊繼盛除了他不屈的風骨,其才學人品亦毫不遜色。這次,朝史暮想和大家聊聊楊繼盛。

<h1>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h1>

楊繼盛出生在一戶貧苦的農家。5歲時,父親納妾。楊繼盛的母親便帶着楊繼盛和他的姐姐出去單過,相依為命。7歲時,母親逝世,姐弟倆隻得再次投奔父親。期間人情冷暖,楊繼盛苦甜自知。

好不容易能夠一邊放牛一邊讀書了,11歲那年父親卻也亡故。因為哥哥嫂子對他不待見,楊繼盛隻得寄居在一間破廟裡和一名僧人為伴。僧人時常外出念經化緣,楊繼盛便在廟裡做些雜役。期間仍不忘專心學業,夜裡常借着月光讀書。《楊忠愍公集》有載:

夜嘗缺油,每讀書月下,夜無衾,腿肚常凍,轉起繞室疾走始愈,其苦蓋難言萬一矣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楊繼盛 題詞

稍長之後,楊繼盛拜入一李姓老師門下學習。老師獨具慧眼,非常看重楊繼盛,傾囊相授,楊繼盛學業進步很快。不幸的是,不久老師便病倒了。别的同學都另覓他處,隻有楊繼盛留下來日夜服侍老師。楊繼盛沒錢,但是為了求藥不惜忍饑挨餓,徒步百餘裡。老師最後還是走了,楊繼盛悲痛萬分。

時瘟疫流行。那個曾經陪伴他僧人病倒了。所有人都遠遠避開,隻有楊繼盛依然留下來照顧他。楊繼盛哥哥見狀,驚懼萬分,不準楊繼盛回家。在楊繼盛的精心照顧下,僧人最後痊愈。諷刺的是,這個時候楊繼盛的哥哥嫂子也染病了。楊繼盛毫無怨言地又去照料二人,以至康複。其義舉受到衆人的一緻贊譽。

嘉靖二十六年,苦學的楊繼盛終于中了進士,二甲第十一名,時年32歲。後任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掌文官封爵,褒增,議恤等事宜),從六品。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嘉靖帝 劇照

嘉靖二十九年,楊繼盛因考核成績優異,升兵部車駕司員外郎,從五品。南京吏部對于楊繼盛的評語也被記錄于《楊忠愍公集》:

器深而志遠,學懋而守嚴,儒行占其,夙成壯獻,可以大受。

同年,蒙古俺答部南下,兵臨京師,劫掠五日而去,即“庚戌之變”。

時朝中嚴嵩,仇鸾等人準備同俺答部開市議和,楊繼盛遂上《請罷馬市疏》,提出開市之“十不可,五謬”,未果。楊繼盛入獄,被貶,谪為狄道典史。

狄道,當時是少數民族與漢人的雜居地區,多回,藏之民。而所謂的典史,是掌管縣裡緝捕,刑獄之事,已經沒有品級了,算是吏這一個階層。

可楊繼盛并沒有自暴自棄,任職期間,走訪民情,緩和民族沖突,興辦學校,疏通河道,開辦煤礦,期間缺錢的時候甚至典當了家财。

之後馬市作罷,仇鸾被清算,楊繼盛重新被起複。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蒙古騎兵

嘉靖三十一年,楊繼盛曆山東諸城知縣,南京戶部主事,刑部員外郎,兵部武選司員外郎。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楊繼盛上《請誅賊臣疏》,矛頭直指嚴嵩,細數嚴嵩“十大罪,五大奸”。嘉靖帝震怒,下昭獄。

嘉靖三十四年,終被處死,時年40歲。

<h1>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h1>

嘉靖二十六年,楊繼盛正式步入仕途。在嘉靖二十九年之前,楊繼盛一直是在南京做官的。

我們知道,自朱棣遷都之後,南京是作為戰略陪都的性質而保留的。盡管擁有一套完整的中央辦公體系,但是除了南京兵部有點實權有事情忙,其他的衙門基本上都是非常清閑的,幾乎被當做了很多官員閑置休養的地方。

是以楊繼盛在南京,是接觸不到北京具體的核心圈子和相關機密事宜的。而這三年,幾乎成了楊繼盛最平淡最悠閑快樂的時光。

嘉靖二十九年,楊繼盛調入北京。南京三年悠閑平淡的為官曆程,并沒有培養出他官場的圓滑和老練,也同樣沒有消磨他忠君報國的赤子之心。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楊繼盛 文集

請罷馬市

庚戌之變中,蒙古鐵騎在京郊的猖獗,讓他悲憤不已;嚴嵩,仇鸾請求開市通商的提議,讓他憂懼萬分。于是,一沒錢,二沒關系,一個剛剛調入京城人生地不熟,椅子還沒坐熱的楊繼盛,毅然奏上《請罷馬市疏》,請求朝廷不得恢複與蒙古的朝貢。

從長遠客觀的角度來說,恢複明朝與蒙古的朝貢總體是利大于弊的,朝史暮想曾經也專門就此有過作文說明。楊繼盛以貧苦出身,僅有三年官齡,又常年遊離于朝政核心圈子之外,很多東西不是當時的他能夠看明白,看透徹的。

《請罷馬市疏》一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其中有大量的篇幅都在講恢複與蒙古的朝貢,如何喪權辱國,損害君王朝廷顔面,緻使百姓心寒,邊備不穩等。如:

......夫開馬市者,和議之别名也......此忘天下之大仇......此失天下之信義......此損國家之重威......此隳豪傑效用之志......此開邊方通虜之門......此長胡虜輕中國之心......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邊境互市場景

而嘉靖帝之是以在看到這份上書後會覺得為難,是因為楊繼盛關于開市會損害顔面的這一說法,其實合乎嘉靖帝心意的。然當時之勢,蒙古勢大,多次以戰促談,甚至還打到了京郊,嘉靖帝猶豫之後,還是準許開市。但楊繼盛的名字,卻被嘉靖帝記住了。

但是也千萬不要小看了楊繼盛,如果朝廷必須要開市,他還提出過五點建議:

其一,必令俺答愛子入侍;其二,令盡還所捕虜邊民;其三,議開市後,他種落入寇,俱責保約;其四,欲平馬價,分為三等;其五,欲整兵為戰守備,毋玩忽生虜心。

可以吧,是不是沒想到楊繼盛還有這種眼光。讓俺答派質子,放還俘虜,聯合守疆,下調馬價,整頓邊備,楊繼盛這套組合拳,可以說是很大限度地保證了大明的權益和試探俺答的誠意。可惜終未予采納。

而楊繼盛請求朝廷罷市,隻是簡單地出于忠君報國的儒家理念。以小小兵部員外郎之職,以憂君思民之情而敢于直議朝中軍政大事,這份果敢和剛直不得不讓人欽佩。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彈劾嚴嵩

請求罷市的訴求并沒有被嘉靖帝接受,相反楊繼盛入了獄,受了皮肉之苦,還被貶官外放。不久,楊繼盛在之前《請罷馬市疏》部分不好的預言實作了,仇鸾向俺答行賄的事情也敗露了,馬市停擺。而嘉靖帝也重新想起了楊繼盛。

嘉靖三十一年,楊繼盛再次回調北京,嚴嵩刻意伸出“橄榄枝”,推舉他為兵部武選司員外郎。因為武選司負責武将的升遷調動,是以是個十足的肥差。但楊繼盛依然不為所動。嘉靖三十一年楊繼盛回京,同年年底,即準備彈劾嚴嵩,并于嘉靖三十二年正月,正式上文彈劾,名震古今的《請誅賊臣疏》正式出爐。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嚴嵩 像

在這裡,朝史暮想打算先和大家看看之前部分彈劾嚴嵩的官員和下場。

嘉靖十六年,禦史桑喬,彈劾嚴嵩負國恩,被廷杖,戍九江;嘉靖二十年,禦史葉經,彈劾嚴嵩貪腐徇私,被廷杖,奪職;嘉靖二十一年,給事中沈良才,禦史童漢臣聯名彈劾嚴嵩A錢,沈被奪職,童被貶官;嘉靖二十二年,給事中周怡,彈劾嚴嵩營私弄權,被廷杖,下獄;嘉靖二十九年,主事徐學詩,彈劾嚴嵩克扣軍饷,被奪職;嘉靖三十年,錦衣衛沈煉,彈劾嚴嵩十大罪,貶官斬殺......

這還隻是冰山一角,除了嘉靖四十一年,徐階主持發動的那次彈劾,嚴嵩之前在嘉靖朝是無敵的存在,所有彈劾他的官員都沒有一個好下場。

如此衆多的前車之鑒,楊繼盛不是不明白自己可能會面臨的下場。而嚴嵩為了拉攏他還舉薦過自己,此份彈劾一出,嚴嵩定然怒不可遏,形勢必然兇險萬分。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嚴嵩 劇照

其妻張氏幾番哭訴,請求楊繼盛作罷,甚至讓他辭官回鄉。在奏疏完成之後,楊繼盛也幾次猶豫,甚至燒掉了自己的奏疏。但是楊繼盛依然是楊繼盛,親人的哭訴,生活的困苦,官場的名利,甚至依稀可見的悲慘下場都不能動搖他剛直谏言,為國為民的那份熱衷,“雖千萬人,吾往矣”!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初八,楊繼盛齋戒沐浴三日後,上疏彈劾嚴嵩,列其“十大罪,五大奸”,舉朝沸騰。

同樣是彈劾嚴嵩,為什麼楊繼盛的《請誅賊臣疏》反響這麼大?因為這是死谏,文中列舉的嚴嵩罪狀樁樁件件都足以緻嚴嵩死罪,大有一幅你死我亡之勢。而楊繼盛無權無勢,又無派系撐腰,此次彈劾完全出于個人的義憤填膺,朝中很多人都感歎楊繼盛的勇氣,也非常認同他說出藏于他們心中多年的積怨,一時輿論嘩然。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楊繼盛 信劄

嚴嵩自然反擊,以文中“皇上或問二王,令其面陳嵩惡”作文章,在嘉靖帝面前挑撥嘉靖帝與二位王子的關系,借以将事情往黨争奪嫡上牽扯。嘉靖帝果然中計,将楊繼盛下獄。

楊繼盛因為自己的剛直再次付出了代價。被有心人看來,雖然《請誅賊臣疏》全文都在講嚴嵩的罪狀,但其實都是在打嘉靖帝的臉。如:

......皇上左右皆賊嵩之間諜......皇上之納言乃賊嵩之攔路犬......皇上之爪牙乃賊嵩之瓜葛......皇上之耳目皆賊嵩之奴仆......皇上之臣工多賊嵩之心腹,此為其五奸。

雖是剛直實言,但也無異于在說嘉靖帝昏庸無能,已經被嚴嵩完全架空。是以觸怒嘉靖帝是必然的。而這和之後徐階用嚴世蕃做文章,保全嘉靖帝的顔面,從側面挑動嘉靖帝對嚴嵩的反感的招數相比,顯然是稚嫩了很多。但,這就是楊繼盛,一身傲骨,從不屈服的楊繼盛。

<h1>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h1>

古語雲:願為良臣不為忠臣。因為忠臣的下場往往都不盡如意。同時代的徐階選擇了良臣,而楊繼盛義無反顧地做了忠臣。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徐階 像

忠臣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在被錦衣衛打了闆子之後,楊繼盛雙腿開始感染腐爛。先是右腿,楊繼盛用碎碗片割掉腐肉;之後是左腿,由于潰爛程度很高,向獄卒借來針線和刀,用針線将表皮提起,用刀剜開傷口,“肉盡,筋挂膜,複手截去"。

牢房陰暗潮濕,楊繼盛深受重傷,身體和精神的壓力都達到極緻,期間幾次昏迷不省人事。但楊繼盛依然在咬牙堅持,他還在對抗。對抗着世道,對抗着奸邪,對抗着命運。

朋友要來看望他,為他送衣送藥,楊繼盛幾次拒絕。因為他怕嚴嵩會遷怒他們。他深知自己妻子性格剛烈,于獄中寫下遺書一再告誡妻子不得從死。

而對于孩子,楊繼盛在遺書中更是以樸素的語言,教導他們如何為人,治學,治家,滿懷着父親的殷切期望和不能陪同的傷感無奈。

嘉靖三十四年,嚴嵩終以詭計殺害了楊繼盛。不久,楊繼盛之妻張氏亦自缢殉夫。

大明直臣——楊繼盛劍從砺出,楊繼盛生平略述一個崇高偉大而又真實平凡的楊繼盛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好人

楊繼盛 祠堂

苟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楊繼盛是明代衆多言官中的典型代表。而明代很多言官的風骨氣節,的确讓人敬佩不已。當國事艱難,百姓困苦的時候,總是需要有人站出來于國于民說點什麼,做點什麼。楊繼盛絕非愚忠,相反,支撐他的是一種愛國愛民的信念。這是一種信仰。

楊繼盛沒有白死,隆慶元年,明穆宗為其平反,谥号“忠愍”。隆慶二年,家鄉百姓為他建立了祠堂,用以紀念。而楊繼盛的铮铮鐵骨和剛直不屈,為國為民的精神,将永遠激勵着後人。

最後,朝史暮想以清代順治帝的評語結束此文:

朕觀明有二百七十年,忠谏之臣往往而有,至于不為強禦,披膈犯顔,則無如楊繼盛。而被禍慘烈,殺身成仁者,亦無如楊繼盛。

參考資料:《明史》,《楊忠愍公集》等

朝史暮想,總有些幹貨可以在曆史中挖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