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錦衣衛:

隻奉皇命,完成任務,是錦衣衛唯一的尊嚴!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鸾司,改置

錦衣衛

它的主要職能為

掌管刑獄

巡察緝捕

,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将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

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并進行不公開的審訊。其下還設有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及收集軍情、策反敵将等活動。

因其權利太大,行事過于嚣張,激怒太多文武官員。

為平民憤,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下令焚毀錦衣衛刑具,廢除錦衣衛并處死指揮使

蔣瓛

(huán)。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永樂元年(1402年)朱棣恢複了錦衣衛,任命

紀綱

為錦衣衛指揮使。

後因錦衣衛權勢過大,為制約和監視錦衣衛,朱棣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東緝

事廠

(簡稱東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

自此百年間,東廠就一直壓着錦衣衛。

陸炳

(1510-1560),字文孚,浙江平湖縣人。錦衣衛世家出身,其祖父陸墀為錦衣衛總旗。父親陸松為儀衛司典杖,協理錦衣事。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當嘉靖為興獻王世子時,陸炳随母親居住在興獻王府,和興獻王世子(嘉靖帝)吃同一個女人的奶長大(他的母親是嘉靖乳母),嘉靖和陸炳作為童年的玩伴,應該沒少在一塊捉雞摸鳥吧。也正是因為這種兒時結下的純粹、真誠的情誼,他才一直備受嘉靖的信賴。

陸炳在20歲那年考中

武進士

,22歲時随軍與蒙古鞑靼部作戰斬殺一名敵人,被授予

錦衣衛副千戶

嘉靖十八年(1539年),陸炳跟随嘉靖帝南行巡狩。

夜裡,行宮突然起火。太監宮女們都倉皇出逃,結果把皇帝遺落在行宮之中。隻有陸炳一人沖進了火場内,從沖天大火中把嘉靖背了出來。他的官途之路也因為此次救駕開始騰飛。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可憐的嘉靖帝又遇到一次性命危機。

因為嘉靖性格比較孤僻,經常折磨宮女。終于有一天,一個小宮女不堪折辱。趁嘉靖睡着後,用繩索打了個結,想把嘉靖勒死。

不知是緊張還是興奮,結果繩結打成了死結,雖然套進嘉靖的脖子裡,但繩索始終沒法收緊,自然也就無法控制住嘉靖。驚醒後的嘉靖連忙高聲呼救,在外面的陸炳聽到動靜後三下五除二地控制住了局勢。

這是曆史上有名的“

壬寅宮變

”,《明書》記載:“

宮變之夕,(陸)炳心動,帶衛士急趨侯門外,門開,皇後懿旨出,立應,縛逆人正法

。”

宮女的此次謀殺,雖然沒有勒死嘉靖,但也把嘉靖吓個半死。

而救駕有功的陸炳便更加受到嘉靖恩寵,此後便被提升為錦衣衛都指揮同知,開始執掌錦衣衛事務。

大明錦衣衛自此,開啟了

陸炳時代

,一個徹底把東廠壓在身下的時代,東廠廠公都向他下跪請安。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一、翻案

沒錯,陸炳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翻案。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從錦衣衛200多年曆史來看,好像除了陸炳就沒有别人辦過這事,他們隻負責辦案,辦大案,辦冤案。可陸炳不,他認為以前用酷刑審案帶來的冤假錯案給錦衣衛臉上抹黑,影響錦衣衛的形象,是以要整治、要平冤。

他召集所有辦案人員,挑了幾件案子讓大夥講講情況,大家都是在同一個系統混的,其中的套路都清楚,知道沒法忽悠這個頂頭上司,都低着頭,不肯說話。

既然大家都不說的話,那大家誰都别走,直到說清楚才能走。

看到上司這是要杠到底的态度,大夥沒轍了,再說反正法不責衆,錦衣衛成立100多年來都是這個套路,罰也罰不到自己,便都坦白說了實情。

于是冤情真相大白,該判刑的判刑,該平冤的平冤。

二、救良臣

1、楊繼盛

字仲芳,号椒山。有“

明朝第一谏臣

”之稱。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五日,楊繼盛在家中開始準備戒齋三日,因為他準備彈劾一位朝中權臣。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本來在明朝彈劾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在朝為官,若是不彈劾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不罵罵皇帝都不好意思說你是在大明當的官。但楊繼盛此次戒齋三日所準備的彈劾不是普通的彈劾,他準備

“死劾”

的對象也不是普通人,是權傾朝野的

嚴嵩

。罵皇上或許隻是貶官、廷杖緻死,不會丢命。罵嚴嵩的結局往往都是有死無生的。三天後楊繼盛上疏《

請誅賊臣疏

》彈劾嚴嵩,曆數嚴嵩“

五奸十大罪”

。 結局自然是可以預料的,楊繼盛的

"死劾"

奏章剛送出不久,便被抓進了錦衣衛的诏獄,令錦衣衛打六十大闆!錦衣衛的闆不是普通的闆,上面都包了層鐵皮。若正常打,普通人也就十個大闆保證皮開肉綻,若用心打,十個大闆有死無生。楊繼盛作為一個文弱的書生,六十大闆下去,命是肯定沒了的。這時陸炳訓示負責打的錦衣衛

“棒下留情”

,可這也讓楊繼盛丢了半條老命。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楊繼盛在此情形下還不服,繼續和嚴嵩鬥争,虧得陸炳的庇護才使他在獄中未受嚴刑拷打。

為了保全楊繼盛性命,陸炳多方奔走求救,最終也隻拖延三年時間。

三年後,楊繼盛被處決棄市。

死前寫下

“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的人生格言。

在獄中時,有一天,看守他的錦衣衛給他送去燈火,楊繼盛請求他換一盞亮一點的燈。

因為有陸炳的關照,這位錦衣衛沒有多問就答應了。

換了燈以後,這人便一邊歎息一邊回頭的去了,可當他再一次回頭的時候,卻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隻見楊繼盛打破了一個碗,然後用一塊碗片掙紮着把自己臀上的腐肉一點一點的割掉,直到完全割去,連骨頭都能清晰的看見了。

楊繼盛用碗片在割腐肉的時候,肯定很費力,每割一小塊都要來回拉好幾次,而每拉一次都會很痛,很痛的。但楊繼盛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在昏暗的燈光下,楊繼盛獨立完成着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壯舉。當年關公刮骨療毒已被驚為天人。相比而言,楊繼盛此舉更是天人之外的天人,他不需要華佗的幫忙,僅僅用吃飯的破碗片完成此等壯舉。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2、俞大猷

,字志輔,晉江(福建泉州)人,著名抗倭名将,有“

俞龍戚虎

”之稱,一生成就不低于戚繼光。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進犯岑港,俞大猷與戚繼光對倭寇展開猛烈的進攻,倭寇逃往柯梅,俞大猷和戚繼光趁機追擊,擊沉倭船一艘,其餘倭寇于是流竄到福建、廣東一帶。俞大猷先後擊殺倭寇四五千人,幾乎平定倭患,但是由于當地官軍将倭寇圍攻一年也未能剿滅,胡宗憲覺得此時讓倭寇出走更有利,于是暗地讓倭寇逃跑,并不追擊。

禦史

李瑚

就此事彈劾胡宗憲時,

胡宗憲

将罪責推到俞大猷頭上,皇帝大怒,下令逮捕俞大猷,并剝奪他的世襲蔭庇的特權。

陸炳深知俞大猷性格不可能做出此事,也知此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良将。

俞大猷又是一個直爽、廉潔的人,從不克扣軍饷中飽私囊。

此次危機自是沒錢拿出來跑門路,于是陸炳動用自己的錢财去賄賂嚴世蕃,俞大猷才得以被釋放出獄。

3、沈煉

,字純甫,今浙江紹興人,錦衣衛官員。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沈煉于嘉靖十七年考上進士。

沈煉這人清正廉潔,品性剛直,是以受陸炳喜愛。

但也正是因為其剛直看不慣當時的權貴們。

閑暇之餘,沈煉最樂意做的一件事,就是彈劾各種不稱職的官員。直到又一次他彈劾了當朝最大“蛀蟲”。

而這當時最大的“蛀蟲”,則非嚴嵩莫屬。

嚴嵩乃内閣首輔,位高權重,沈煉不過是錦衣衛機構中的一個下等文官。

這一彈劾,麻煩果然來了。雖然有陸炳從中斡旋沒有進大獄,丢腦袋,可最終還是被貶。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雖然被貶,沈煉仍然對官員腐敗之舉深惡痛疾,沈煉在明朝邊境保安終日用嚴嵩與李林甫、秦桧這些出了名的大奸臣的畫像當作靶子,擺在一起練習射箭。

嚴嵩終于終于忍無可忍,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除掉沈煉,誰求情都不行。

但決心歸決心,當他陸炳拿着錢财在他面前求情時,又抹不開面子。

雖然他是當朝首輔,但陸炳好歹也是錦衣衛指揮使還和當今天子有過命的交情。

若真把他得罪死了,誰知道錦衣衛那邊有沒有自己的黑材料,萬一他去皇帝那打小報告自己也是麻煩,最終還是給了點薄面将沈煉廷杖數十,貶為庶民。

被貶後陸炳也時常贈送些錢财給他家人。

嘉靖多次制造大案,陸炳對案中牽連的人多方都給以保全。

《明史》的《陸炳傳》中記載“

帝數起大獄,炳多所保全,折節士大夫,未嘗構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稱之者。”

之評語。

陶大臨

,翰林編修,嘉靖三十十七年(1558)三月為幫好友吳時來得罪嚴嵩父子。

後來他母親去世,因他為官清廉,連給母親買棺材錢都沒有。

嚴嵩父子勢大,雖然未必記得陶大臨是否得罪過他,但其他官員還是害怕沒人過去幫他一把。

最終還是陸炳知道後就送了一口上等的棺材給他并資助他錢财讓他籌辦喪事。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明朝的言官是最不怕死的,也是最愛鬧騰的,有很多言官因為進言得罪嘉靖帝而被廷杖。

若武官還好身子硬朗,扛個十幾二十下不存在問題,文官可不行,身體太差。

但在嘉靖年間廷杖官員雖多但杖斃的屈指可數,其實這都是在陸炳的授意下才得以生還的。

庚戌之變,蒙古襲擾京郊。面對京師城外的難民,陸炳上書嘉靖帝,懇求打開城門放難民入城。僅此一舉,陸炳就解救了數萬百姓免于蒙古鐵騎的蹂躏。

三、除奸逆

1、仇鸾

,字伯翔,甘肅鎮原人,襲封

鹹甯侯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年七月,當時的大同總兵

仇鸾

以“

力孤勢散,守備單弱

”為由,上疏請求調整大同鎮口堡邊防部署,實行收縮戰略,請求将“小堡歸并大堡,讓老弱者進行哨望,精壯者守堡。擇機截殺,以逸待勞。”的方案對抗蒙古。這種主動放棄地盤,收縮戰略要地的方略得到了嘉靖的同意。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八月,俺答汗率兵進犯大同,仇鸾頓時吓得沒了主意。

于是仇鸾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就是花重金前去賄賂俺答汗。

跟俺答汗說:

你要錢我直接給你,我們也别勞民傷财的打來打去了,萬一打起來人死了多麻煩。你出兵就是為了錢,我給你,你就别在我的地方鬧騰了,你去其他地方打秋風去。

俺答汗一看:

“這感情好,出兵就是求财的,既然你給了保護費,那我也不打你,我再去其他地方收去”。

于是調轉馬頭轉而向東面的宣府、薊州等地進犯。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仇鸾這邊沒事了,丁汝夔那邊可急壞了。

面對突然來襲的蒙古兵馬,丁汝夔倉皇調邊兵一萬二千人馬,京營兵馬二萬四千人,來守衛宣府、薊州等關隘。

“喲,這家夥不上路子,那就打呗”。

結果久攻不克。

俺答汗想:

這邊的保護費不好收,我再換個地方收去。

這一換就壞了,直接威脅到大名的京師了,而當時京師守城的僅有老弱殘兵四五萬人。

嘉靖急命各路兵馬前來勤王增援,前來增援官兵共有五萬精兵。

這時,嘉靖看到自己的隊伍又強大起來,封仇鸾為大将軍,節制各路兵馬,下令出擊,痛毆俺答汗。

然而當時守軍、援軍各自為戰,損失慘重。

俺答汗的騎兵不斷地在各城外遊擊、劫掠。仇鸾他們卻不敢打。

不僅如此,仇鸾的部下還在民間趁火打劫,又以平民首級冒領軍功。

此戰最後以俺答汗滿載而歸,兵部尚書

丁汝夔

和都禦史

楊守謙

被斬而告終。

多行不義必自斃,兩年後仇鸾失寵。

趁他病,要他命。

陸炳果斷出擊,向嘉靖告發他當年的不軌之事。

嘉靖下令徹查此事,結果事情還沒有查完仇鸾就被吓死了,後來事情查明,仇鸾最終落得個被剖棺戮屍的下場,他的家人、同黨斬首的斬首,流放的流放。

2、李彬

,司禮監太監

司禮監太監李彬因監守自盜,偷竊皇陵施工現場材料為自己造墳墓,規模還不小,甚至超過皇陵。

被陸炳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上疏彈劾,上疏後,嘉靖命錦衣衛逮捕李彬及其同黨送鎮撫司拷訊,并下刑部拟罪,後将李彬同黨定罪論斬,其餘人等發配邊塞。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十二月,錦衣衛指揮使陸炳死在任上,贈忠誠伯,谥武惠。

陸炳是明代唯一一位獲得

“三公兼三孤”

頭銜的人,他也是明朝最有權勢的錦衣衛指揮使,也是最好的一位錦衣衛指揮使。

他個很正直的人,雖與嚴嵩同朝為官,卻從來沒有誣陷過一個好官員。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為皇帝的輔佐官,職位崇高,無定員,無專責,實為虛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