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鹗大事年表(三 )(轉發:原創 Forward 文經哲史 6月12日)
劉鹗祖上,三代進士。
父劉成忠(1818-1883),字子恕,鹹豐壬子進士,講求治河之策,宣障有功,旋以剿撚勞績升河南南汝光道,調開歸陳許道,益以治河為急務,著有《河防刍議》,大府深器之。光緒元年(1875年)被賜布政使官銜,從二品。長子夢熊(味青),候選直隸州知府、工書、精算術;次子夢鵬(鹗)直隸候補道,亦通天算、醫術、金石考訂諸書。
劉成忠善于河工算學,熱衷于西方新興的科學技術。
劉鹗秉承家學,結合一八八八年在河南、山東等地治理黃河的實踐經驗,著有“治河五說”、“三省黃河全圖”、“曆代黃河變遷圖考”、“河工禀稿”。
其中,“治河五說”、“三省黃河全圖”和“曆代黃河變遷圖考”,再加上算學著作“弧角三術”、“勾股天元草”等,在劉鹗生前即有刊本。
這五部著作,使劉鹗的治河業績被清朝統治者初步認可,并因“學術淵源、通曉洋務”被推薦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考驗,“以知府用”。
早年學醫的劉鹗,在揚州一度懸壺濟世,就寫有“溫病條辨歌訣”和“要藥分劑補正”。
劉鹗精通樂律,是廣陵琴派的傳人,曾為其琴師張瑞珊先生刊刻了“十一弦館琴譜”,還刻有“抱殘守缺齋手抄琴譜”(現存殘稿)。
劉鹗喜歡收藏古琴,他所藏的唐琴“九霄環佩”,琴面有黃庭堅題記,後來歸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近世四大名琴之中。

中國現存最有名的古琴“九宵環佩”出自唐代 藏故宮博物院
在繁忙實業之餘,劉鹗還熱衷于收藏古物碑帖,研究三代文字。他的“抱殘守缺齋珍藏碑帖”、“抱殘守缺齋中頭等碑帖”(殘頁),“抱殘守缺齋書畫碑帖目”,以及近人鮑鼎所輯的“抱殘守缺齋藏器目”,雖非他藏品的全部,也足見其收藏的廣博精深。
劉鹗早年即與羅振玉結識于淮安,聘請羅振玉為家庭教師,之後更是結為兒女親家。劉鹗四子劉大紳,娶羅振玉長女羅孝則。
羅振玉對劉鹗始終抱着感恩的心态。他比劉鹗小九歲,雖祖籍浙江上虞,但他出生于江蘇淮安。
羅振玉敦賢公以紹興師爺起家,流寓江淮,至羅振玉已曆四世,為淮上書香世家。
羅振玉從幼年時期開始,就非常喜好讀書,且聰穎善悟,為師長所鐘愛。
當時,劉鹗家境優渥,而羅振玉青少年時期,家境貧寒、負債累累,他曾先後在山陽劉氏、邱氏執教。
劉鹗看到羅振玉家庭生活窘迫,出于同情,同時,也欣賞羅振玉的才華,遂聘請羅振玉當家教。
無奈,羅振玉生活捉襟見肘,同時,還為人制印,但卻因親人相繼亡故,而使教館生涯難以為繼,直至光緒乙未年(1895年)生活才有所改觀。
羅振玉在童幼時代即學習訓诂,是新的文學批評形式。内容包括記事、專證和文學批評幾個方面。
羅振玉和最早接觸甲骨文字的日本學者内藤湖南,接觸殷墟甲骨,便是得見劉鹗收藏。
受羅振玉影響很大,後與羅結為姻親的王國維,與劉鹗四子劉大紳友情深厚,同随羅振玉遊學東瀛。
是以,可以這麼說,“甲骨四堂”中的二堂,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劉鹗的影響。
而劉鹗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鐵雲藏龜”,“鐵雲藏貨”,“鐵雲藏印”和“鐵雲藏陶”,更是其拓印、系統研究古文字及其演變過程的代表作。
劉鹗生逢封建王朝統治即将徹底滅亡的前夕,同時對清末殘敗的政治局勢感到不安和悲憤。
他認為,當時“國之大病,在民失其養。各國以盤剝為宗,朝廷以口削為事、民不堪矣,民困則思亂”(給黃葆年的信)。
他要求澄清吏治,反對“苛政擾民”,以緩和階級沖突。
在西方文明潮水般湧入的情況下,他開出的“扶衰振敝”的藥方是,借用外國資本興辦實業、築路開礦、改革開放,使群眾擺脫貧困,國家逐漸走向富強。
他在給羅振玉的信中說:“晉礦開則民得養,而國可富也。國無素蓄,不如任歐人開之,我嚴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礦路歸我。如是,則彼之利在一時,而我之利在百世矣。”
在當時,這屬于先進的經營理念。
但在帝國主義對中國加緊侵略步伐,并大肆進行經濟掠奪的情況下,劉鹗的主張如杯水車薪,不能撼動大清王朝岌岌可危、每況愈下、朝不保夕的“曆史局面”。
《老殘遊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是劉鹗的代表作,流傳甚廣。
《老殘遊記》的藝術成就在晚清小說裡是比較突出的。
青衫匹馬萬人呼,幕府當年急急符。
正如作者所自言:“野史者,補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諸子虛,事須征諸實在。”(第13回原評)
小說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遊曆為主線,對社會沖突開掘很深。
尤其是,他在書中敢于直斥清官誤國,清官害民;指出,有時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貪官好多少。
這一點,對清廷官場的批判,是切中時弊、獨具慧眼的。
其描寫技術,受到胡适盛贊。
《老殘遊記》作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之間。
據劉鹗四子劉大紳說,共有14回,今殘存9回。
1934年,在《人間世》半月刊上發表4回;次年,良友圖書公司出版6回的單行本。
出版的《老殘遊記資料》收錄了後3回,續集前6回。
雖然,也有對官僚子弟肆意蹂躏婦女惡行的揭露;但主要的是,通過泰山鬥姥宮尼姑逸雲的戀愛故事,及其内心深入細微的思想活動,來描寫整個社會的世态炎涼。
後3回則是描寫老殘遊地獄,以寓其懲惡勸善之旨。
其他作品(待續)……
Forward 二〇二一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