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樣一句話:“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自以為是;做人最大的失敗,就是狂妄自大。”
話雖紮心,卻是金玉良言。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喜歡看輕别人,高估自己。
然而,太過自以為是,到頭來隻會給自己挖坑。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自認為很有能耐,喜歡挑别人的毛病,從來發現不了自己的缺點。
習慣把别人的成功歸于運氣好,把别人的失敗歸于能力差,堅信自己無法達到的,别人也遙不可及。
低估别人的實力,最終隻能暴露自己認知的局限性,被事實打臉。
晚清重臣左宗棠,棋藝高超,其屬僚都甘拜下風,他是以自信滿滿。
有一次,他奉命去新疆讨逆,路過一個茅舍,隻見茅舍外挂着一杆大旗,赫然寫着“天下第一棋王”幾個大字。
左宗棠不服,當場下馬入内,與茅舍主人連弈三盤。
沒一會兒,就赢了老人三局。
左宗棠沾沾自喜地說:“你可以将此匾額卸下了!”
說完帶走了那杆大旗。
後來,左宗棠又路過此處,仍見“天下第一棋手”的匾額,頓時覺得老人是個招搖撞騙的騙子,要敗敗他的威風。
于是,他又進去和老人下棋,但這次他連輸了五六局,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顔面盡失。
左宗棠大惑不解。
老人說:
你帶兵打仗,貴在一鼓作氣,我若赢你就挫了你的銳氣;如今凱旋,貴在收斂傲氣,我便不需要再讓着你。
有人說:“當你看不起别人的時候,你離失敗就不遠了。”
因為一點點成績就自信感爆棚、盛氣淩人,隻能暴露自己的無知。
做人,千萬不要低估别人,更不要對任何人輕易下結論,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你想不到的優勢和長處。
有句話說得好:一根火柴,也能點燃一片森林;離了兩塊錢一包的鹽,再高大上的飯局也會索然無味。
懷有敬畏之心,正視别人的優點,時刻保持謙遜的态度,才能讓自己走得更久遠。
心理學家鄧甯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讓心理學專業的大學生估算自己的分數,以及相對其他人的表現。
結果,得分最低的學生,對自己的成績高估得最厲害;得分墊底的學生,竟然認為自己的技能優于其他2/3的人。
得分最高的群體,反而低估自己的表現。
這就是著名的達克效應。
能力欠缺的人往往沉浸在自我營造的優勢之中,無法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
看過一個寓言故事,有一隻驢子生活在寺廟裡。
一天,僧人帶着它下山,回程途中,人們虔誠地跪在兩旁頂禮膜拜,驢不禁飄飄然起來。
有行人路過時,它便趾高氣昂地停在馬路中間,心安理得地接受膜拜。
回到寺廟後,它再也不肯幹活了,僧人隻好放它下山。
走到半山腰,驢子看見一群人,敲鑼打鼓迎面走來,它想人們肯定是來迎接的,于是大搖大擺地走到馬路中間。
誰知那是一支迎親的隊伍,被驢子擋住了路,人們憤怒不已,對它棍棒交加,驢子倉惶逃回寺廟時,已經奄奄一息了。
它感慨人心險惡,卻不知之前人們跪拜的不是它,而是它背上馱的佛像。
這正如我們遇見的某些人,弄不清形勢,過于高估自己的能力,結果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行為。
詩人魯藜有一句名言:“還是把自己當成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
有位網友的話一語中的,他說:“我從來不敢請假,不是因為我愛崗敬業,而是我怕請假之後,老闆會發現公司有我沒我一樣。”
其實,每個人都不是不可替代的。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沉浸在虛幻的優越感中,高估自己的重要性。
相反,他們敢于直視自己的渺小,腳踏實地地去努力,讓自己站得更穩。
有句話說:“越是無能的人,越瞧不起人;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會尊重他人。”
若能看透自己,便不會看輕别人;若能發現别人的長處,便能彌補自身的短處。
清代名醫葉天士醫術很高,人們都很尊崇他。
他被巨大的虛名包圍着,漸漸變得自大起來,非常瞧不上同行,尤其是薛雪,因為兩人有着不同的醫學觀點。
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倒了,高熱大汗、口幹舌燥,他開了幾種藥方,母親服後仍不見效。
他束手無策,心急如焚。
薛雪聽說了這件事,不計前嫌,對症下藥,治好了葉天士母親的病。
葉天士自愧不如薛雪,主動登門拜訪,向他虛心求教,兩人成為了至交好友。
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他尋訪天下名醫,刻苦學習,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道德經》有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别人,隻能算是聰明;對自己有一種通透的認識,才算是真正的大智慧。
因為阻止前進的往往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神谕說蘇格拉底是雅典最聰明的人,但蘇格拉底自己卻不這麼認為,于是去驗證這個說法。
他走訪雅典,與許多公認的聰明人進行談話和辯論,卻發現這些所謂的聰明人自命不凡,從不承認自己有不足之處。
蘇格拉底學識豐富,還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向别人虛心學習,這正是神谕說他聰明的原因。
泰戈爾說:“這個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指責别人;最難做的事,就是認清自己。”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驕不餒,不會盲目自信,也不輕易否定自己。
有知人之明,更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修煉自己,不斷超越自己。
懂得越多的人,越感覺自己無知;懂得越少的人,越掂不清自己的分量。
人最怕的,就是太自以為是。
心理學家榮格說:“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内審視的人才清醒。”
為人處世,不低估别人是修養,不高估自己是修行。
懂得收斂鋒芒,放低姿态,以平等平和的态度看世界,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隻有看到别人的優勢,看清自己的不足,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掌控好前進的方向,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作者 | 徐小栩,吞得下煙火氣,裝得了文藝範。
圖檔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