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地分居,蘇雪林與丈夫各自領養孩子:無愛婚姻,互不打擾一、可以反“魯”,卻陷“愚孝”二、理工男,不懂文學女三、各自領養,互不打擾

作者:靈楓曆史閣

中秋月圓,蘇雪林對丈夫說:“今天的月亮真圓。”

丈夫看了蘇雪林一眼,不解地回答:“月亮再圓,也沒有我用圓規畫的圓。”

這,便是文學女與理工男地對話。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柴米油鹽磨滅人對愛情的幻想。

可對于有些人而言,婚姻更像是一座死死的圍城,進去之前沒有期待,進去之後滿是寂寞。

張愛玲的好友,蘇雪林便是如此,一段婚姻,寂寞了一生。

兩地分居,蘇雪林與丈夫各自領養孩子:無愛婚姻,互不打擾一、可以反“魯”,卻陷“愚孝”二、理工男,不懂文學女三、各自領養,互不打擾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可以反“魯”,卻陷“愚孝”</h1>

蘇雪林,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她的童年,沒有私塾,沒有新式學堂,所有的文學積累都靠“偷學”。

兄弟上私塾,她在一旁偷上,兄弟們的名著,她家中偷看。18歲那年,她才求得祖母,上了女子學校。

于蘇雪林而言,這是接觸新世界的機會,但在祖母看來,這是讓她學規矩的地方。16歲定下愛的婚約,女子學校畢業剛好嫁人。

可後來,蘇雪林以死相逼要去北京上大學,将婚約一再拖延。在北京,蘇雪林在思想上成就了全新的自我,追求平等和自由。

兩地分居,蘇雪林與丈夫各自領養孩子:無愛婚姻,互不打擾一、可以反“魯”,卻陷“愚孝”二、理工男,不懂文學女三、各自領養,互不打擾

作為魯迅的學生,她也有過激進的觀點,令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反潮流罵魯迅。

可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思想叛逆的人,最後在婚姻上妥協。

祖母是家中的“掌權者”,她不許蘇雪林上學,一向懦弱的母親苦苦相求,換得她女子學校的機會;祖母不許蘇雪林升學,蘇雪林以絕食相比,母親偷偷送飯,最後祖母也無奈應下。

蘇雪林越是激進、越是叛逆,她對始終暗中相助的母親,便越是感恩。于是,在這種感恩之下,她以“愚孝”心理,聽從母親建議,嫁給了未婚夫張寶齡。

兩地分居,蘇雪林與丈夫各自領養孩子:無愛婚姻,互不打擾一、可以反“魯”,卻陷“愚孝”二、理工男,不懂文學女三、各自領養,互不打擾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理工男,不懂文學女</h1>

張寶齡,曾留學國外,在歐洲獲得工科學位。從學識上看,他與具有新式思想的蘇雪林還算相配。

可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即便同是新思想青年,但一個工科、一個文科,要想聊到一起,依舊存在很大障礙。

不管婚姻的開始是否擁有愛情,每一對新婚夫妻,都曾嘗試國彼此靠近。

當年,魯迅再厭煩朱安,也依舊嘗試與她交流,隻不過被朱安接二連三的自欺欺人擊退,隻能選擇離去。

而蘇雪林與張寶齡最大的問題,便是太過“實事求是”。

兩地分居,蘇雪林與丈夫各自領養孩子:無愛婚姻,互不打擾一、可以反“魯”,卻陷“愚孝”二、理工男,不懂文學女三、各自領養,互不打擾

正如文章開頭那一幕,中秋佳節,浪漫月光下,張寶齡的一句話直接将氣氛降到冰點。她氣哄哄地回到房間,這樣枯燥無趣的工科男,蘇雪林無法接受。

中秋賞月的“煞風景”隻是冰山一角,他們是夫妻,還有漫長的幾十年要如何度過?

随着婚姻生活的日漸推進,蘇雪林與張寶齡并沒有越來越熟悉,反而越來越生疏。從最開始的沒話找話,到最後的相顧無言。

張寶齡雖然粗枝大葉,但也能感受到枕邊人的變化,可他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每一次和蘇雪林交談,大都不歡而散。

頂着夫妻的名份,沒有夫妻的情分,他們不過是同住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發展到後期,他們甚至都很少聚在一起吃飯。

後來,蘇雪林以工作為由,離開了有張寶齡的城市,一走就是幾十年。

兩地分居,蘇雪林與丈夫各自領養孩子:無愛婚姻,互不打擾一、可以反“魯”,卻陷“愚孝”二、理工男,不懂文學女三、各自領養,互不打擾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各自領養,互不打擾</h1>

後半生的幾十年,蘇雪林沒有再嫁,張寶齡也沒有再娶,他們都默契地領養了孩子,定居在不同的城市。

在這場有名無實的婚姻裡,蘇雪林與張寶齡都沒有錯,他們隻是彼此不合适。

剛結婚時,張寶齡也曾為婚姻做出過努力,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設計了一座船型小洋樓作為愛巢。在張寶齡的期望中,他将會開着愛的小船,與蘇雪林一起駛到彼岸。

隻可惜,天不随人願,他們的愛情死在了泥土裡,連萌芽的機會都沒有。

兩地分居,蘇雪林與丈夫各自領養孩子:無愛婚姻,互不打擾一、可以反“魯”,卻陷“愚孝”二、理工男,不懂文學女三、各自領養,互不打擾

沒有愛情,也就無需打擾,各據一城,安穩生活未嘗不是一種快樂。

多年後,蘇雪林得知張寶齡去世,她的心中充滿愧疚,未盡妻子義務,天南地北白白耽誤彼此一生。

其實,相比諸多民國才女,蘇雪林的一生也能算得上幸運。

即便是被包辦婚姻,但她遇上的不是封建男子,從未禁锢她的自由。

沒有遇上愛情固然遺憾,但這也同時避免承受愛情的傷痛。

蕭紅因為愛情,一生漂泊,一生漩渦,一生痛;張愛玲因為愛情,被傷得遍體鱗傷,異國尋溫暖。

萬物有得失,缺了愛情,有了自在。

繼續閱讀